诺贝尔奖得主齐聚一堂,爱因斯坦连续六次参加,这是什么神仙聚会

即使你不是一个物理爱好者,那你至少也知道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薛定谔这些物理学家的故事,他们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注定了他们名留千史。但如果你刚好是一个物理爱好者,你或许还会知道,包括他们在内的很多物理精英,都曾经三年一次参加一场物理界的“派对”。这场“派对”,就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峰会,索尔维会议。

诺贝尔奖得主齐聚一堂,爱因斯坦连续六次参加,这是什么神仙聚会

索尔维会议参加成员

索尔维会议由20世纪初一位比利时的实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创立,他不仅是一名家财万贯的实业家、慈善家,也是一名科学家,他发明的工业氨碱法沿用至今。资产的丰硕加上对科学的热爱,让索尔维产生了让物理精英们齐聚一堂,华山论剑的想法。于是索尔维不仅对科学家们发出了邀请,更承包了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物理学家们的路费和住宿费,促成了这场物理界的狂欢。索尔维会议除去特殊情况,每3年举行一次。每次会议的主题不同,但都是当前最新最热门的物理化学话题。

1911年,第一届索尔维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物理界的半壁江山都到场了。这一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辐射和原子理论”。但或许是第一次聚会,科学家们或许有些拘谨,并没有展开太激烈的讨论。当时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原子核的欧内斯特·卢瑟福,在自己的座位上始终保持沉默,相反,在场唯一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侃侃而谈地分享着自己对“原子放射性”的新发现。于是,第一次会议几乎变成了居里夫人的独秀,而卢瑟福和其他科学家作为谦虚的听众,默默地赞同着居里夫人的观点。虽然在这次会议上,对于“辐射和原子理论”,卢瑟福和居里夫人的状态截然相反,但他们最终都获得了一尊与量子和辐射相关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得主齐聚一堂,爱因斯坦连续六次参加,这是什么神仙聚会

卢瑟福和居里夫人分别获得了诺贝尔奖


第一次索尔维会议虽然没有迸发出激烈的火花,但它仍然是成功的。后来,索尔维会议又成功举行了四次,前几次的会议,更像是物理学家们愉快的分享派对。直到1972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召开,才慢慢有了火药味。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主题是光子和电子。围绕着这个领域,科学家们分成了三大派系,分别是以布拉格为代表的实验派,以波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和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爱因斯坦派。会议刚开始,大家还能心平气和地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毕竟在场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又怎么可能一家独大。有人赞同发言者的言论,就一定就有人反对。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的立场开始慢慢变得尖锐。最后,三大派系围绕“测不准原理是否违背了物理确定性”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而其中玻尔和爱因斯坦之间的博弈最为精彩。玻尔一遍又一遍地试图将爱因斯坦的思维拉进自己的阵营,但他每提出一个观点,就被爱因斯坦以更为尖锐的问题驳回,但玻尔同样见招拆招,虽然说得口干舌燥但都一一破解。直到会议结束,科学家们也并未分出胜负,只能暂时休战。而后,与会代表进行合影留念,拍下了那张经典的“全明星”阵容合照。

诺贝尔奖得主齐聚一堂,爱因斯坦连续六次参加,这是什么神仙聚会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合影


三年后,第六届索尔维会议如期召开,“爱玻之战”迎来续集。爱因斯坦提出了“爱因斯坦光盒实验”,本以为胜券在握,但没想到被玻尔以广义相对论反击,败下阵来。而这场量子力学大战,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诺贝尔奖得主齐聚一堂,爱因斯坦连续六次参加,这是什么神仙聚会

爱因斯坦和玻尔


第七届索尔维会议,爱因斯坦由于纳粹德国的迫害而背井离乡,没有出席。群龙无首的爱因斯坦学派也无心恋战。索尔维激情燃烧的岁月,慢慢趋于了平淡。

索尔维会议直到现在还在如期举行。虽然很难再见当年科学家们在会议上唇枪舌战的气势,但会议中创造的科学价值却始终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会议流传下来的精神和意义更是科学史上的无价财富。在通讯落后的二十世纪,索尔维会议不仅激励了科学家们探索科学的精神,更给了他们一个表现的舞台和更多为人类做贡献的机会,这,或许就是索尔维创办这个会议的初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