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灘:奮鬥脫貧路 幸福來敲門

紅網時刻10月7日訊(冷水灘站記者 周淑芳 通訊員 雷澤劍)“政府安排了工作後,我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脫貧。”每天,胡巧鳳都會沿著冷水灘區馬坪社區大院子和橫塘兩個組的通組公路進行保潔,對於這個可以為她帶來持續收入的公益性崗位,她格外珍惜。

現年62歲的胡巧鳳家中勞動力缺失、生活很困難。丈夫彭光斌中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自己年老體弱,女兒彭小豔(化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孫女還在讀小學,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女婿鄧小超(化名)種田種地的微薄收入支撐。2014年5月,胡巧鳳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冷水灘:奮鬥脫貧路 幸福來敲門

奮鬥脫貧 從公益崗位做起

2020年上半年,馬坪社區設置了6個保潔員的公益性崗位,在推薦人選的時候,大家首先想到了胡巧鳳。不僅僅因為她們一家困難,也因為胡巧鳳做事認真靠譜。

“我會好好幹,盡全力去做好。”胡巧鳳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每天清早,天還是矇矇亮,胡巧鳳就開始搞衛生。從村組公路到縣道聯結處,長3公里的路段以及大院子和橫塘、財裡院三個組居民院落都是由她負責清掃。原本只要求保潔員一週清掃二次,但勤懇的胡巧鳳幾乎每天都要清掃一遍。

“做保潔員,她是真的很用心、很積極。”馬坪社區扶貧專幹郭豔妹這樣評價。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工作,胡巧鳳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冷水灘:奮鬥脫貧路 幸福來敲門

拆了危房建新房 一家人實現安居夢

“胡巧鳳一家住進了新房!”——這個消息已不再是新聞。但在半年前,大部分村民不會相信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因為大家不相信胡巧鳳家能住新房。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家進行了危房改造,以後再也不用為下大雨漏水和房屋倒塌擔心,可以安心過日子了!”在閒聊中,胡巧鳳告訴記者,以前的老房子存在房屋地基下沉、牆體開裂、屋頂漏水等問題,住在裡面,一家人提心吊膽。扶貧工作人員瞭解了他們的情況後,立即為他們一家申報了危房改造項目。

“原本以為報了危房改造項目後,還得再等個大半年,結果申報到新房建成、搬家入住,前後都不到2個月時間!實在太快啦!”女兒彭小豔欣喜地說:“建這棟新房子一共花了8萬,由政策扶持了3萬,馬坪農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支持了1萬,社區愛心人士捐了2萬餘元,我家基本沒花什麼錢,真的太感謝了!”

住在寬敞、明亮的新房裡,胡巧鳳一家心裡頭暖暖的,對未來也更有盼頭。

冷水灘:奮鬥脫貧路 幸福來敲門

因時制宜發展種植 一年收入5萬元

基本生活無憂,住房有了保障,胡巧鳳一家又通過種植走上了增收致富路。一大早,胡巧鳳的女兒彭小豔和女婿在地裡忙活開了。蔬菜地裡,絲瓜、南瓜、豆角、空心菜、秋玉米等蔬菜在他倆的打理下長勢很好,這些農作物不僅是一家人餐桌上的美味,也被銷往永州中心城區農貿市場,成為家裡的收入主要來源。

利用位於永州市中心城區郊區的區位優勢,再根據自家實際情況,胡巧鳳家選擇發展蔬果種植來增加收入。今年,她們家種了8畝蔬菜、3畝水稻、3畝秋玉米,成熟的農作物會被運送到農貿市場銷售。這幾日,女婿鄧小超又種下了1畝小白菜、2畝大白菜、1畝大蒜,希望年前能賣上好價錢。

彭小豔興奮地告訴記者:“之前種了西瓜,8月份賣了5000斤,收入8000元左右。現在秋玉米進入採收期,畝產新鮮糯玉米2500斤,4元一斤,收入能到1萬元。為了支持我們發展種植產業,馬坪開發區政府給我們找了技術員,還辦理了5萬元小額無息貸款。”

2019年底,鄧超群還用賺來的錢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買了三輪車之後,上街賣菜不僅裝得多,而且更方便了。”他開心地說道。

靠著勤勞自立,胡巧鳳一家在今年的收入有近5萬元,很快就能脫貧,日子也會一天天紅火起來。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馬坪農業經濟開發區堅持“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堅持一戶一策、因人施策的工作方法,以發展產業、改善民生和強化服務為抓手,按照城鄉低保抓規範、困難救助抓標準、醫療救助抓補充、臨時救助抓及時、扶貧攻堅抓銜接的工作思路,圍繞兜、保、補、急、融做文章,極大地保障了困難群眾生活。截至目前,馬坪社區建檔貧困戶40戶159人,已脫貧37戶148人,未脫貧3戶11人。未脫貧的3戶通過發展產業,勞務輸出、低保兜低等辦法有望在今年全部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