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呼腸孤病毒病的綜合診斷與防治

1 病原學

禽呼腸孤病毒(ARV)屬於呼腸孤病毒科正呼腸孤病毒屬,而新型鴨呼腸孤病毒病初步劃歸呼腸孤病毒科正呼腸孤病毒屬新型鴨呼腸孤病毒。ARV為二十面體、球形、無囊膜、雙層衣殼,外殼直徑5nm,內殼直徑50nm,基因組雙股RNA,分為10個節段,在感染細胞內,ARV晶格狀排列,在胞漿中增殖。

2 流行病學


禽呼腸孤病毒病的綜合診斷與防治

ARV可感染多個品種的家禽。雛番鴨、半番鴨最易感,主要發生於7~45日齡,5~l0 日齡居多,潛伏期3~11d,病程長短不一,發病率60%~90%,死亡率50%~80%,發病日齡越小發病率死亡率愈高;櫻桃谷鴨主要發生於1月齡以內,若無繼發感染,發病死亡率較低;雛鵝主要發生於1~10周齡,其中2~4 周齡發病死亡率最高,發病率10%~70%,死亡率2%~60%,以雛鵝癱瘓不能行動為主要特徵;雛雞主要發生於1~50 日齡,發病率可達100%,死亡率一般低於2%,部分轉為慢性,由於感染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導致對其它傳染性病如大腸埃希氏桿菌、新城疫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本病可水平傳播,也可垂直傳播(傳播效率不高,經種蛋傳播率低於1.7%),糞便汙染是接觸感染的主要來源,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潮溼更易誘發該病。

3 臨床症狀

患病禽表現為精神沉鬱,擁擠成群,嘶叫,少食或不食,少飲,羽毛蓬鬆、直立且無光澤,全身乏力,呼吸急促,下白痢、綠痢,喜蹲伏,跛行,頭頸無力下垂,死前以頭部觸地,部分頭向後扭轉,死亡喙呈紫黑色(發紺)。

4 解剖病變

本病的特徵性病變主要出現在肝臟、脾臟及腎臟:肝臟腫大,出血呈淡褐色,質脆,表面及實質密佈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壞死點;脾臟腫大呈暗紅色,表面及實質有許多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壞死點,有時連成一片,呈花斑狀;腎臟腫大,色澤變淡並出血,表面有黃白色條斑、出血斑或針尖大小的白色壞死點。


禽呼腸孤病毒病的綜合診斷與防治

不同家禽或品種病變主要部位有所區別:雛番鴨呼腸孤病毒病又叫雛番鴨花肝病,主要病變部分在肝臟;櫻桃谷肉鴨感染後引起脾臟壞死,也稱為脾壞死症;雛鵝感染此病毒後可引起出血性、壞死性肝炎;雞感染後引起腱鞘炎、肝炎(1~7 日齡),病毒性關節炎、心肌炎、吸收不良綜合徵(4~7周齡)等。

5 實驗室診斷

病毒分離:接種雞胚、鴨胚和鵝胚,均可致死,尿囊膜接種部位有痘樣壞死灶,尿囊液清澈;死亡胚全身點狀出血;胚肝脾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淡黃色或灰白色壞死灶,心內膜及心冠脂肪出血,胰臟、腎臟出血。

目前已有針對呼腸孤病毒的常規RT-PCR 法、熒光定量RT-PCR 法、LAMP 法等多種直接檢測方法和針對機體感染病毒後產生的特異性抗體的中和試驗、ELISA、熒光抗體檢測等多種間接檢測方法,用於該病毒的鑑定或快速診斷。

6 防治要點

ARV無所不在,對環境有較強抵抗力,既可垂直傳播又可水平傳播,使得消除對禽群的感染較為困難,但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

6.1 加強飼養管理

由於糞便汙染和潮溼是本病的主要誘因,加強日常禽舍衛生及消毒工作,保持場地乾爽,及時補充維生素和鹽,能有效預防該病;暴發本病時,對發病禽進行隔離飼養,嚴防發病禽群與未發病群接觸;生產上實行全進全出,空舍期對禽舍進行徹底地清掃消毒,可有效預防下批禽群的感染。

6.2 疫苗接種


禽呼腸孤病毒病的綜合診斷與防治

對本病高發區的家禽,可在1~7日齡接種弱毒疫苗,保護率可達90%以上,但因與馬立克氏病毒疫苗有免疫干擾,應注意與馬立克氏病毒疫苗免疫期進行間隔;對種禽接種滅活疫苗,可防止由ARV導致的產蛋下降,還可通過母源抗體保護1日齡雛禽,對垂直傳播也有較好限制作用;各種基因工程疫苗如亞單位疫苗、核酸疫苗和活載體疫苗還處於研發試驗階段,擁有一定優勢,但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在易感日齡段使用高免卵黃進行預防,也能有效控制本病的流行。

6.3 治療

發病禽群應及早使用高免卵黃進行治療,同時配合使用抗菌藥物和黃芪多糖控制繼發感染;抗病毒藥和清熱解毒類中草藥可以減少病禽的死亡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