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

1 病原学

禽呼肠孤病毒(A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初步划归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新型鸭呼肠孤病毒。ARV为二十面体、球形、无囊膜、双层衣壳,外壳直径5nm,内壳直径50nm,基因组双股RNA,分为10个节段,在感染细胞内,ARV晶格状排列,在胞浆中增殖。

2 流行病学


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

ARV可感染多个品种的家禽。雏番鸭、半番鸭最易感,主要发生于7~45日龄,5~l0 日龄居多,潜伏期3~11d,病程长短不一,发病率60%~90%,死亡率50%~80%,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愈高;樱桃谷鸭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若无继发感染,发病死亡率较低;雏鹅主要发生于1~10周龄,其中2~4 周龄发病死亡率最高,发病率10%~70%,死亡率2%~60%,以雏鹅瘫痪不能行动为主要特征;雏鸡主要发生于1~50 日龄,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一般低于2%,部分转为慢性,由于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导致对其它传染性病如大肠埃希氏杆菌、新城疫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本病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传播效率不高,经种蛋传播率低于1.7%),粪便污染是接触感染的主要来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潮湿更易诱发该病。

3 临床症状

患病禽表现为精神沉郁,拥挤成群,嘶叫,少食或不食,少饮,羽毛蓬松、直立且无光泽,全身乏力,呼吸急促,下白痢、绿痢,喜蹲伏,跛行,头颈无力下垂,死前以头部触地,部分头向后扭转,死亡喙呈紫黑色(发绀)。

4 解剖病变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主要出现在肝脏、脾脏及肾脏:肝脏肿大,出血呈淡褐色,质脆,表面及实质密布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点;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表面及实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点,有时连成一片,呈花斑状;肾脏肿大,色泽变淡并出血,表面有黄白色条斑、出血斑或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


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

不同家禽或品种病变主要部位有所区别: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又叫雏番鸭花肝病,主要病变部分在肝脏;樱桃谷肉鸭感染后引起脾脏坏死,也称为脾坏死症;雏鹅感染此病毒后可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鸡感染后引起腱鞘炎、肝炎(1~7 日龄),病毒性关节炎、心肌炎、吸收不良综合征(4~7周龄)等。

5 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接种鸡胚、鸭胚和鹅胚,均可致死,尿囊膜接种部位有痘样坏死灶,尿囊液清澈;死亡胚全身点状出血;胚肝脾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淡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心内膜及心冠脂肪出血,胰脏、肾脏出血。

目前已有针对呼肠孤病毒的常规RT-PCR 法、荧光定量RT-PCR 法、LAMP 法等多种直接检测方法和针对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中和试验、ELISA、荧光抗体检测等多种间接检测方法,用于该病毒的鉴定或快速诊断。

6 防治要点

ARV无所不在,对环境有较强抵抗力,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使得消除对禽群的感染较为困难,但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6.1 加强饲养管理

由于粪便污染和潮湿是本病的主要诱因,加强日常禽舍卫生及消毒工作,保持场地干爽,及时补充维生素和盐,能有效预防该病;暴发本病时,对发病禽进行隔离饲养,严防发病禽群与未发病群接触;生产上实行全进全出,空舍期对禽舍进行彻底地清扫消毒,可有效预防下批禽群的感染。

6.2 疫苗接种


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

对本病高发区的家禽,可在1~7日龄接种弱毒疫苗,保护率可达90%以上,但因与马立克氏病毒疫苗有免疫干扰,应注意与马立克氏病毒疫苗免疫期进行间隔;对种禽接种灭活疫苗,可防止由ARV导致的产蛋下降,还可通过母源抗体保护1日龄雏禽,对垂直传播也有较好限制作用;各种基因工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和活载体疫苗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拥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在易感日龄段使用高免卵黄进行预防,也能有效控制本病的流行。

6.3 治疗

发病禽群应及早使用高免卵黄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使用抗菌药物和黄芪多糖控制继发感染;抗病毒药和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可以减少病禽的死亡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