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养老地,年轻人的渡假村,这个地方你一定不陌生

临近年关,村里又热闹起来!

上学的、在外务工的、走友探亲的,熙熙攘攘、零零散散具集在村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小卖部)门口,讨论着国家政策、在外奇遇……

一、本份

农民的根本是种地,用体力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一份劳做一份收成,不能有一点偷工取巧。犁田种地,就像老黄牛一样,老老实实做人,是农民的本份。

老人的养老地,年轻人的渡假村,这个地方你一定不陌生


改革开放后,国家把土地承包给了农民,大干、苦干的劲头一个比一个高。在短短的几年里,冒出了产粮万斤户,紧接着出了万元户。政府为了鼓励他们,给万元户带上大红花,敲锣打鼓,游街串巷,老佰姓心中乐开了花,也从此看到了希望,只要跟着党和政府走,外加自己的勤劳终能脱贫致富。

二、时代变迁

时间一慌,耕田的牛已经换了三代,农人还是保持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

有一天,农具公司带着一头“铁牛”进了村,铁牛不吃草,只喝柴油。相比圈养的老黄牛,省去铲圈、喂料的麻烦。


老人的养老地,年轻人的渡假村,这个地方你一定不陌生

农人们争相购买,于是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再也听不到老黄牛的叫声和农人犁地时的吆喝时。

农业机械化至此走向了农村底层的千家万户!

三、思想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开始舍田务工,一天就能挣几十元至百元。种地一季才会有收成,还要看老天的脸色。


老人的养老地,年轻人的渡假村,这个地方你一定不陌生

从此,村里年轻体壮者,离开了家,走向城市,开始了漫长的打工之路。

四、进城

几年过去了,他们有钱了,城里有房了,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但是,农村这个农民的家,怎能丢掉,随着国家对广大农村政策的投资力度,拆旧盖新,道路硬化,圆林绿化。每个村庄,都像花园一样,然而环境美了、房子好了,人确少了。

人都进城了,农村成了他们的歇脚点。每逢佳节,小汽车停满大街小巷,人头传动,笑声浪浪,小山村一片生机勃勃景象。

老人的养老地,年轻人的渡假村,这个地方你一定不陌生

假满了,车走了,小村子一遍宁静,只有鸟语花香,我们农民自豪的说:"农村就是我们的度假村”。

五、生机


老人的养老地,年轻人的渡假村,这个地方你一定不陌生

有一天,老刘家的大小子刘能回来了。

刘能曾经是第一个走出山村进城务工的人。短短几年时间,开上了小轿车、取了城里媳妇。

然而他回村后整天玩弄着手机,用手机的相机拍这里、拍那里。

老头老太太们质问他:你回来怎么不干点正经事?整天带着媳妇游山玩水,启不是再吃老本?

刘能呵呵大笑:你们老古董了,我游山玩水就可以赚钱!

老人们搞不懂,为什么游山玩水还能赚钱。

时间一晃,又是一年。

村里来了一个车队,村主任、镇长、县长陪着一位老人,去了刘能的家!

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那位老人是市里的领导,专门来看望新时代的致富能手——搞自媒体的刘能。

从此,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了农村老家。小山村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