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高智商的刘禅,是如何一步步丢掉刘备留给他的江山的

刘禅,小名阿斗,蜀汉后主,刘禅当皇帝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广为流传的事故,他的光芒都被诸葛亮给掩盖了,但是蜀汉灭亡之后,反而让他名声大噪,原因来自于那句著名的评价:乐不思蜀。

历史上高智商的刘禅,是如何一步步丢掉刘备留给他的江山的

现在人动不动就说谁被误解了千年,但是我认为对刘禅不存在误解,过分黑化是事实,但是洗白却也不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

历史上的皇帝当中,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案例其实并不多,尤其是当一个皇帝特别厉害,而他的某个皇子早早被立为太子,而且太子位置稳固没有受到什么冲击的情况下,这个太子大都都没有什么能力和作为。

为何?安逸,过分的安逸和享受,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

历史上高智商的刘禅,是如何一步步丢掉刘备留给他的江山的

范仲淹说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非常赞同,李世民生于忧患,拼命打天下,是因为他不是嫡长子,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功劳来争取皇位,可是最后还是发生了玄武门之变。

朱棣生于忧患,要被削藩,全家老小性命难保,选择了造反。

雍正生于忧患,是因为夺嫡是场淘汰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能够走到最后的都是强者。

他们几人的老子都厉害,但是他们也厉害。

历史上高智商的刘禅,是如何一步步丢掉刘备留给他的江山的

可是除了这种需要自己拼命力争才当上皇帝的,老爸越是厉害,儿子很安逸的情况下,废材的几率反而越高。

这里所说的废材不是指智商低,能力差,而是因为从小过的他安逸,缺乏一个明君的基本素养,也就是缺乏决心、毅力、意志不够坚定,也没有为国为民的心,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刘禅是其中的典型,很多人说刘禅是个很聪明的人,可是聪明是成为一个好皇帝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明君都是聪明透顶的人,但是聪明的人却不一定能够从成为好皇帝,而且聪明和政治才能的关系也一样,拥有政治才能的人都聪明,但是聪明人不一定拥有政治才能,或许他的聪明是表现在其他方面。

历史上高智商的刘禅,是如何一步步丢掉刘备留给他的江山的

刘禅生在战乱中,虽然小时候吃了不少苦,但是他吃的苦没有磨砺他,反而让他因此更害怕吃苦,而且他十四岁就被立为太子,而且太子之位非常稳固,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和冲击,当了两年多太子就登基成为皇帝。

刘禅在位前期,诸葛亮辅政十二年,“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并没有得到什么锻炼的机会,因为诸葛亮的存在,刘禅很憋屈,这个憋屈不是取决于他多想有所作为,而是一个帝王在这种时候必然会产生的心理,那就是权力不在自己手上,但是也因为诸葛亮的存在,蜀汉发展的不错。

历史上高智商的刘禅,是如何一步步丢掉刘备留给他的江山的

诸葛亮死后,刘禅大权独揽,但是他并没有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在位期间不但没有什么作为,反而使得蜀国国力日衰,后来更是宠幸奸臣,对于忠言完全听不进去,以至于加速了蜀国的灭亡速度,最后兵临城下,刘禅更是主动投降,并没有组织兵力顽抗到底。

蜀国灭国之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整日夜夜笙歌,只顾享乐。

很多人会说,这就是刘禅的生存智慧,因为他只要敢表露丝毫复辟的野心,就一定会被杀,刘禅自己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做样子给司马昭看,用来保全自己。

历史上高智商的刘禅,是如何一步步丢掉刘备留给他的江山的

我承认,刘禅有故意的成分在内,他为了活命选择了屈服,装傻,这不能否定刘禅软弱无能的事实,刘禅是自私的,他这么做不是因为智慧,不是韬光养晦,而是单纯的因为怕死,单纯的只是为了保全自己。

如果这就是很多人说的聪明,我无话可说,崇祯在灭国后选择自杀殉国,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却时刻不忘复辟,刘禅却只会选择投降,选择为了活命装傻,这其中的差距和品格不言而喻。

刘禅会思蜀么?那是肯定的,当阶下囚的生活怎么可能比得了当皇帝,但是他思蜀的原因不是为了复国,不是觉得耻辱,在我看来只是因为失去了觉得可惜,觉得当皇帝更舒服而已。

历史上高智商的刘禅,是如何一步步丢掉刘备留给他的江山的

看到刘禅软弱的那一面之后,连司马昭都感慨道:“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是啊,诸葛亮复生恐怕也没用了,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刘禅的懦弱本性,他薄弱的意志,平庸的政治才能,也就只能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了,让他去打天下?让他去复辟?让他提着脑袋过日子过提心吊胆的生活?算了吧,对刘禅来说与其如此,还不如在洛阳当一个阶下囚苟且偷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