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

198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李鸿章代表清朝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因此受到全国人民的抗议和朝臣的弹劾。清政府免了李鸿章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务,只保留了文华殿大学士的闲职。

1896年俄国政府邀请清政府望派员参加借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慈禧太后让李鸿章作为全权特使到俄罗斯参加典礼,并趁此机会出访欧美。

1896年3月28日,73岁的李鸿章从上海出发,于10月3日回到天津,历时190天。其间,李鸿章访问了欧美8个国家,主要是欧美五大强国:俄、德、英、法、美。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

1896年6月13日,李鸿章从俄罗斯乘火车前往德国访问。德国政府热情招待了李鸿章,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李鸿章之所以受到欢迎,因为清政府是德国军火器械的大客户,德国希望通过他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6月14日,李鸿章晋见德皇威廉二世,呈递国书,并致颂词,对德国介入归还辽东、帮助中国训练军队、购械铸船表示感谢。15日,李鸿章应邀参加国宴,并参观德国军队。

6月25日,李鸿章专程前往汉堡,拜访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参加了俾斯麦的家宴并与其并深入交流。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

俾斯麦是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曾任普鲁士王国首相,发动了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1871年,在他的铁血手段下,把分散的各邦统一起来,最后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并扶植威廉一世为皇帝。

李鸿章对俾斯麦一直非常仰慕。他在亲笔信中写道:"仰慕毕王(指俾斯麦)声名三十余年,今游欧洲,谒晤于非得里路府第,慰幸莫名。"

当时俾斯麦和德皇威廉二世因德国扩张殖民地事,意见不统一,已经被罢官好几年了。在这期间,俾斯麦闲置在家养草种花,不问国事。李鸿章游欧来德,在给俾斯麦的信中写道:毕士麻(指俾斯麦)相王阁下久挹,大名镇越海国,每恨东西睽隔,会晤无由,何期垂暮之年,忽有绝域之使,遂于并世,得接伟人,实为天假奇缘,自谓自行不负弟于六月十三号税驾柏林……拟于本月二十三号前赴汉倍克(指汉堡)海口游观,计二十五号返辔,顺道敬诣园居,稍伸积年景仰之成。李鸿章提名。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


李鸿章与俾斯麦会面之后,借助翻译对话。李鸿章夸奖俾斯麦,大意是说:早就听说您的大名和伟大功绩,今天能见到您,看到您的眼神,更觉您的伟大。

俾斯麦也回敬说:也很高兴能招待一个建立伟大功勋的总督。李鸿章谦虚地表示:不能与阁下相比,您的贡献有世界意义。

李鸿章说:"我这次很高兴来到您这里,有一个问题想向你请教。"

"请问是什么问题?"

"怎样才能在中国进行改革?"

"在这里我不能断言。"

李鸿章说:"在我们那里,政府、国家都在给我制造困难,制造障碍,我不知该怎么办?"

俾斯麦回答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

李鸿章问:"如果皇帝一直受其他人影响,接受他人的意见,那我怎么办?每天都有一些麻烦,让做臣子的很难开展工作。"

俾斯麦麦说:"在我当首相的时候,也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来自女人方面……"

李鸿章笑笑说:"但您有一个坚强的性格,难道都能够平和地化解这些矛盾吗?"

俾斯麦说,"军队决定一切,只要有军队就行。"俾斯继续解释说:"兵不在多哪怕只有5万人,但要精。"

李鸿章回答说:"我们有的是人,就是缺少受过训练的部队。现在我终于看到了德国优秀的部队。即使以后我不在任上,我仍将在能力范围之内根据阁下的建议施加影响。我们需要聘用普鲁士军官,以普鲁士军队为榜样来训练我们的军队。"

俾斯麦说:"问题不在于把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而在于你是否能把这个部队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如地调动他们,使他们很快地从一地到另一地。"

俾斯麦表示,他对中国很关心,而且一直愿意和中国建立密切关系。接着,他开始和德国驻中国大使交谈起来。

在告别时,俾斯麦语重心长地说:"您过于低估自己。对于一个国家人物来说,谦虚是非常好的品德,但是一个政治家应该有充分的自信。"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


在访问德国的20多天里,李鸿章总想请教德国富强的秘诀。德国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迅速崛起,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居世界领先地位。而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和工业实力是无法跟德国相比的。不仅如此,德国的科技实力不断提高,而德国当时的医疗机械实力相当强大,X光照片能清晰地显示出李鸿章左肩上的弹头。

李鸿章深感清政府落后于德国,内战不断,国家和政府腐败,官员也腐败,人民贫困。可以说,清政府没有实力赶上德国。德国实力与日俱增,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李鸿章一直想找到一个让清政府崛起的办法,但是面对种种现实,他也是无能为力。

反观清政府,外有列强欺凌,内部又腐败无能,官员贪污百姓钱财,民不聊生,整个国家陷入了死气沉沉的状态。除此之外,国家还欠下了大量的外债,整个国家羸弱不堪。病态的清政府和蒸蒸日上的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如此现实,73岁的李鸿章只能发出了一声无奈的长叹,叹清政府破败不堪的局面,叹自己已年迈,纵有报国志却无报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