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除了上映半月有余的《少年的你》,上周新上电影,几乎无人能与《霹雳娇娃》抗衡。

超级IP的多年重启,中美电影巨鳄联合制作,人气美女克里斯汀领衔主演

可谓要颜有颜,要肉有肉,要情怀有情怀,即便是故事平平,其自带的“女权”色彩也足够让她成为影院最亮眼的那个仔。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出人意料。

开画一周,这部斥资5500万美金的好莱坞大片中国内地入账仅7000万,不及同期华语爱情片《大约在冬季》的1/2,北美入账1000万美金,亦不及预期,电影质量更是遭到北美影评人的炮轰。

有颜有肉,有枪战,有女权,“新娇娃”诚意满满,唯独缺了“霹雳”。

《霹雳娇娃》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前段时间,《致命女人》大火,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好莱坞华裔女演员刘玉玲,也让我们回忆起那群有颜有肉、身手矫健的娇娃。

观众有需求,片方自然会回应,于是新《霹雳娇娃》借势上映。

高空跳伞、狂野飙车、赤身肉搏、激烈对决,新版的枪战场面远超前作,甚至不次于某些男性主演的特工电影。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开场,克里斯汀饰演的萨拜娜与埃拉饰演的简就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极具女性魅力的击杀。

夜色笼罩,长发美女萨拜娜勾引目标,当着一众保镖,将富商五花大绑;长腿美女简负责支援,身着紧身黑衣,轻轻松松放倒一众保镖,身手了得。

几分钟,一场难度极大的击杀活动被两个“致命女人”完美完成。

还有该IP招牌式的“抓卧底”戏份也被导演设计成了职场柔弱女人对花心老男人的无情反击,看着颇为解气。

简、萨拜娜、埃拉三位女特工在女前辈波利斯的带领下,KO退休男领导,不仅抢他的工作,灭他的梦想,还要让他晚年不幸。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说到这,你可能发现了影片中的反派角色都是男的,而正派角色全是女的。

只要是女性,无论其肤色、长相、年龄、身手,通通都是娇娃的好朋友,都会对主角施以援手,即便是颇具反派气质的波利斯也会瞬间洗白,获取主角的信任。

只要是男性角色,无论其财富、学识、长相,通通都是娇娃的对手,是罪该万死的狗男人,即便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男保安,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用性别区分好坏已经够无趣了,导演还为影片中的所有女角色赋予了包括睿智、性感、健壮、高知、知性在内的超强技能,时不时还会给免费buff,强行回血。

反观男性,皆是贪财好色、为了梦想抛妻弃子的渣男角色,更可气的是,他们的智商还普遍不高,动不动就大喊大叫,自觉送人头。

老版《霹雳娇娃》中,三位女性之所以能惩恶扬善很大程度上倚仗于她们火辣的身材,以及对老男人猝不及防的突然袭击。

玫瑰虽美,却潜藏危机。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新版中,惩恶扬善的倚仗成了性别,成了智商再创新低的男角色,所有的进攻煞有其事,所有的设置看似合理,但仔细想来,一切不过是女导演对女权的真情流露。

不过是一场伟大的意yin。

Charlie's Angles(查理的天使,《霹雳娇娃》英文直译)成了天使KO查理,女权正确了,但该系列的底色却变了。

对男性观众而言,这样赤裸得对男性歧视足够让人咋舌,三位女主演的身手气质也与刘玉玲相差甚远,完全不在一个level;对女观众而言,三个女人一台戏,但“娇娃”间的塑料友谊宛如一碗清水,寡淡而无味。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上映一周,内地票房仅7000万,对于出品方而言,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血本无归,赔大发了,但就当前市场而言,好莱坞经典IP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经算不错了。

艾默里奇执导的《决战中途岛》,成本1亿美刀,内地票房勉强突破2亿人民币;“州长”主演的《终结者:黑暗命运》,经典IP重启,中国票房不过3亿人民币;还有华裔导演李安执导,押宝中国市场的《双子杀手》,也没有收到华语市场的热烈反馈。

相似的,还有《新木乃伊》、《阿拉丁》、《新黑衣人》……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内地资本大佬助推下,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佬、大厂为钱折腰,拿着手中的IP资源,推出了一系列满足中国观影需求的超级大片。

新故事搭配老导演,配上观众喜欢的老熟脸;新演员就配上老IP,搞一个重启版。

单看预告片,每一部大片都显得看点十足,剧情更是爽到飞起,但如果将这类电影连在一起,我们却感受不到特定电影有别与其它电影的特质。

流水的故事,翻来覆去的枪战,如出一辙的特效,即便偶有像“小丑”般大胆表达的电影,其主旨内涵也很快会被后来者用烂。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雳娇娃》有肉有颜,就是不“霹雳”

《霹雳娇娃》上映前,影片导演伊丽莎白•班克斯接受采访时曾说:“如果这部电影没有赚钱,这就强化了一种成见:在好莱坞,男人不看女人演的动作片”。

流水的故事,搭配所谓的情怀,以及并不动人的“女权”,真的只是好莱坞影评人不喜欢这样的“女权”吗?

诚然中美审核制度不同、观众接受力不同,但对于好电影,观众依旧没有抵抗力,会共同为“小丑”欢呼,为漫威宇宙狂热。

至于中国资本巨鳄投资的好莱坞“流水线作品”,北美不买账,中国观众亦然。

码字民工:小配角

免费编辑:威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