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境內這三個縣,因為一座山血脈相連,親如一家

濟寧境內這三個縣,因為一座山血脈相連,親如一家


濟寧境內有三個縣,因為一座山血脈相連,親如一家。這三個縣就是曲阜、鄒城、泗水,把這三個縣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座山就是孔子的出生地尼山。

尼山位於三縣交界處,在曲阜的東南方向,鄒城的東北方向,距離這兩個縣級市均20餘公里的路程。尼山最高處海拔344.6米,共有大小23個山頭,五座主峰,整體面積約7.2平方公里。

尼山目前主要山體處於曲阜市尼山鎮境內,所以現在一提起孔子誕生地尼山,人們往往說是曲阜尼山。不過有資料顯示,1968年8月曾有一份文件名為《關於調整尼山庫區有關村莊區劃的批覆》,在這份文件中,將鄒縣(現在的鄒城)田黃公社管轄的顏母莊、官樓、張馬等15個村莊劃歸了曲阜,也正是在這一次調整中,將原本屬於鄒城的尼山大部分劃歸了曲阜。


濟寧境內這三個縣,因為一座山血脈相連,親如一家


現在尼山的名勝古蹟尼山夫子洞、尼山書院、尼山文廟,都處在了曲阜境內,很多鄒城人提起當年的區劃調整都深感惋惜地說:“要不是當年的那一次調整,孔子的誕生地就是鄒城而不是曲阜了。”更有鄒城的朋友以鄒城火車站的“雙聖碑”為證,說:“孔子誕生地本來就是在鄒城。”其實,鄒城和曲阜一個是鄒國故地,一個是魯國故地,歷史上鄒魯文化並稱,相互融合,本來就是一家人,又何必分彼此?

至於泗水和曲阜,也因為一座尼山緊密相連,也有泗水的朋友說,尼山的夫子洞本來是屬於泗水的,泗水才是孔子真正的誕生地。其實這種說法也未必沒有道理,因為一座山連三縣,在以前旅遊經濟不發達的年代,一座荒山未必會有明確的界限劃分,對於夫子洞究竟歸屬哪一個縣也未必有人計較。


濟寧境內這三個縣,因為一座山血脈相連,親如一家


曲阜和泗水現在雖然是兩個縣,其實在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還曾經合併為一個縣,稱為曲泗縣呢。所以這兩個縣也是血肉相連,難分彼此。至於孔子和尼山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無論是屬於曲阜,還是屬於鄒城、泗水,但有一條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肯定是屬於濟寧的。只要上升一個高度,爭議就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