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平:2021年更重要是讓經濟快速、平穩迴歸“常態增長”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日電 題:《黃益平:2021年更重要是讓經濟快速、平穩迴歸“常態增長”》

  作者 黃益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2020年中國經濟成功實現“V型”反彈,復甦速度之快遠超預期,但經濟復甦的步伐並不平衡。目前,三駕馬車中,出口表現非常好,投資表現也不錯,但投資內部的結構性差異非常明顯。其中,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投資表現不錯,但製造業投資相對較弱。消費方面,高收入、低收入差異非常大。所以,總體來看,經濟反彈的力度很大,但增長的推動力量並不平衡。

  這種情況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疫情衝擊。在有效控制疫情之下,中國的部分經濟活動得到快速復甦,因此中國的出口增長非常突出。二是政策因素。2020年中國實施了很多積極的財政、貨幣和金融政策,在推動經濟復甦和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到目前為止,經濟反彈具有突出的“非常態”特性,是疫情和政策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

  預計今年中國經濟的表現仍然會引領全球經濟增長。但相對而言,中國與世界經濟增速的差距會明顯縮小。這個相對變化有可能會對投資者信心、市場走勢產生影響。

  2021年經濟政策的目標可能還是要關注經濟增速,但更重要的是讓經濟快速、平穩地迴歸“常態增長”,更加可持續地“常態增長”。但這個“常態”不是一個靜態的概念,一方面,要回歸到即使沒有大力度的宏觀政策支持也能持續增長的狀態。另一方面,經濟要穩步走向新的發展格局,只有這樣,經濟增長才有可能持續。

  在2021年,需要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政策。

  第一,要有效控制住疫情,在正常生產經營和有效控制疫情之間達成平衡。總體來說,今年疫情帶來的挑戰要低於2020年;但即使如此,每當出現新增病例,對市場和社會的信心還是會產生很大影響。

  第二,宏觀經濟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繼續支持經濟增長。這一政策定位的內涵,就是今年的經濟復甦還會繼續,但復甦的基礎還不是很牢固,所以宏觀政策還要進一步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持,但政策力度可能會有一些調整。雖然今年經濟增長的態勢已經發生變化,但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非常重要,也就是積極的財政政策還要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還要繼續穩健,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還要持續,就是“不急轉彎”。但今年的經濟形勢好於去年,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支持力度的必要性已經明顯下降,所以宏觀政策的支持力度可能會有所調整。

  第三,推進改革,重建“常態增長”的基礎,推動走向經濟發展新格局。要從“非常態”復甦走向常態增長,歸根結底,還是要挖掘三駕馬車的動能,以此推動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對此,決策部門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格局。一是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體。這方面工作雖然難以在一年內達成,但也是迴歸常態增長必不可少的步驟,這涉及如何刺激消費、推動產業升級。從消費來看,中長期前景比較樂觀,但短期消費相對疲軟。2020年消費增長趕不上GDP增長,背後的因素很多,比如社保體系不健全、城市化水平偏低等。如果這些問題能得到顯著改善,讓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趕上甚至超過GDP增速,中國消費市場的前景是非常樂觀的,它不但可以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甚至可能成為新的國際經濟大循環的重要引擎。(本文據黃益平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近日召開的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核。)(中新經緯APP)

黃益平:2021年更重要是讓經濟快速、平穩迴歸“常態增長”

黃益平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