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說】趙偉:2021年經濟逐步迴歸常態,政策重心重回“調結構、防風險”

1

01

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或已接近尾聲

金融界:近日美元進一步下探前期低點,但人民幣匯率卻走出了橫盤整理的形態,這是否意味著人民幣在連續衝高之後,進入了修正狀態?

趙偉:6月後人民幣匯率的大幅升值,與中美經濟週期出現“錯位”、中美利差的持續走擴等密切相關。一方面,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有序推進經濟重啟,而美國疫情出現二次爆發,經濟重啟進度滯後,中美經濟週期出現“錯位”。同時,中國貨幣政策迴歸正常化、美國極度寬鬆政策立場不變,導致中美利差持續走擴、吸引外資大舉流入中國,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匯率走強。

但從最新情況來看,隨著庫存週期重啟,以及疫苗有望年底入市、開始大範圍推廣,美國經濟的修復將逐漸加快。這一背景下,中美經濟週期“錯位”問題將開始修復。對於人民幣匯率而言,前期大幅升值的表現,或已接近尾聲。

02

政策重心重回“調結構、防風險”,貨幣政策已然開始迴歸“常態”

金融界:宏觀政策取向已由“穩增長”轉變為“穩增長與防風險並重”,您認為此時是否應該收緊貨幣政策?

趙偉:2016年以來,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思路一直一脈相承,始終強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穩中求進”為政策主基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候,依然保持理性剋制,緊緊圍繞“調結構”展開。

2020年的託底政策,是應急之策、並非“常態”,中國相較於主要經濟體而言,政策總體保持理性剋制。財政政策來看,以財政刺激規模與2019年財政支出之比進行刻畫,2020年美、歐、日分別高達34.5%、16.7%和59.5%;相比而言,我國更注重“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財政刺激規模佔比僅10.9%,主要通過提高赤字率、特別國債和專項債發行等實施。貨幣政策來看,相較於主要發達經濟體,我國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國家。美歐等央行普遍實施零利率或負利率,加碼量化寬鬆。中國央行則通過下調MLF利率等,引導融資成本下降;同時,運用再貸款、定向降準等結構性工具,重點加大對受疫情衝擊較大領域的融資支持。

“後疫情”時代,伴隨疫情壓制減弱、經濟逐步修復,政策“退潮”是大勢所趨;從“加”槓桿到“穩”槓桿,政策重心重回“調結構”、“防風險”,貨幣政策已然開始迴歸“常態”。5月以來打擊資金空轉、地產調控“三條紅線”,7月底以來中央層面頻繁提及“防風險”、“穩”槓桿等,都是政策逐步迴歸“常態”的體現;4月中下旬開始,流動性環境逐步迴歸常態,SHIBOR3M和R007中樞逐步抬升至疫前水平。

03

明年經濟逐步迴歸常態, 下行壓力較今年明顯緩解

金融界:按照當前的經濟增長趨勢,預計明年GDP實際增速將顯著高於疫情前水平,這種“V形反轉”是否意味著經濟已經擺脫了下行壓力?

趙偉:短期來看,伴隨“穩增長”邏輯對經濟支持的逐步體現、後疫情時期製造業和居民消費內生動能的逐步修復,2021年經濟逐步迴歸“常態”,下行壓力較2020年明顯緩解,但絕非“週期復甦”。伴隨政策思路重回“調結構”,“信用收縮”將是2021年經濟的核心邏輯;政策“退潮”下,信用收縮通道已然打開,對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

中期來看,我國自2011年開啟轉型,總量經濟增長中樞逐步回落,經濟在下行通道中“提質增效”。2021年,經濟告別疫情導致的短期經濟壓力,重回“轉型”邏輯;對投資而言,淡化總量,關注結構層面對投資的指引。例如,國內線下消費活動的進一步修復,美國等經濟體庫存週期重啟對我國服務於生產活動的出口等。

金融界: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疫情仍有在局部地區出現反覆的可能性,疫情變化會否對國內經濟帶來不利影響?您認為來年能否順利達到既定的經濟增長預期?

趙偉:進入冬季,我國出現散發的本土病例,11月累計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9例。這些病例的感染源以境外輸入為主,零散分佈於全國多地。總體來看,各地對於疫情的防控較為嚴密,並未有連續性的社區二代病例發生,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範圍。散發疫情可能對局部地區的經濟行為產生擾動,伴隨海外防疫的進展和國內疫苗研發的推進,疫情對經濟的擾動可能相對可控。

04

多層面構建“雙循環”格局,部分行業和領域或迎巨大機遇

金融界:中國即將跨入“十四五”時期,在新時期,哪些行業和領域會成為風口?

趙偉:結合近期重要會議表述和政策導向來看,從內需、產業、科技等多層面構建“雙循環”格局,將是“十四五”期間的重要方向,並將催生部分行業和領域的巨大機遇。

擴大國內需求方面,政策或著力培育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增長點,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產業循環方面,鍛造產業供應鏈長板,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新基建、推動數字化發展。科技創新方面,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突破“卡脖子”技術限制,推動產業升級轉型。

從“十四五”規劃《建議》內容來看,支持政策具有較強的指向性,比如重大科技領域的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戰略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等,以及廣義新型基建、數字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這些行業在創新驅動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過程中,或迎來較大機遇。

系列專題:

【首席說】張燕生:RCEP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有助於構建區域內更有彈性韌性可持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

【首席說】民生證券解運亮:10月通脹數據:食品價格持續拖累CPI走低,明年PPI有望明顯上行

【首席說】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網絡小貸“野蠻生長”時代結束,高准入“門檻”洗牌網貸格局

【首席說】中原地產張大偉:房地產行業復甦穩中有序,四季度成交量有望繼續衝高

【首席說】安信證券韋志超: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拉抬經濟內生動力才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