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些状况,血管被堵了,40岁后,3大添堵行为应当少做

人体的血管,遍布全身。血管,又被称为“生命的蜡烛”。

在医学界,更有“人与动脉同寿”之说。近年来,血管疾病高发,成为了健康的“杀手”。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血管健康。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血管被堵了,40岁后,3大添堵行为应当少做

身体出现5个异常,血管被堵了,莫忽视

1、脚部发冷,出现间歇性跛行

当血管发生堵塞时,处于人体末梢的双脚,会最先有感觉。

此时,脚会怕冷,脚背脉搏减弱,进而出现“间歇跛行”。

当走一段路时,会感觉腿酸,如果休息一会,便可缓解。

此时,是典型的动脉血管堵塞的症状,一定不要忽视。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血管被堵了,40岁后,3大添堵行为应当少做

2、头痛头晕、健忘

血管堵塞的人,一般头部也会有感知。

一个人变得沉默寡言、健忘;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耳鸣,频繁鼻出血等。

这些症状的发生,多为突发性的,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便会好转,需警惕脑部血管被堵所致。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血管被堵了,40岁后,3大添堵行为应当少做

3、脉搏减弱,血压降低

如果,上肢动脉堵塞,会产生一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

此时,手臂血压会降低,严重时,上肢还会主动"窃取"大脑的血液,导致大脑缺血,产生头晕、站立不稳的症状。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血管被堵了,40岁后,3大添堵行为应当少做

4、下肢不对称水肿

当血管堵塞,形成血栓,导致静脉血管堵塞,血液回流不畅,会引起形成血栓那一侧肢体的水肿。

同时,还会有皮肤发凉、易发溃疡等表现。

一旦下肢静脉中的血栓脱落,将堵塞肺动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血管被堵了,40岁后,3大添堵行为应当少做

5、手臂发麻

经常手臂发麻且无力,异常冰凉,甚至四肢时常出现单侧麻木且乏力,此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此类表现,往往是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无法到达肢体末端,是血管堵塞的前兆。

40岁后,3大添堵行为要少做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也会慢慢老化、变硬,甚至出现堵塞。

尤其是40岁后,不良的习惯和饮食,都会导致血管慢慢变得堵塞。

此时,要格外注意,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不给血管添堵,尤其是下面几个:

行为一:饮食吃得油腻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血管被堵了,40岁后,3大添堵行为应当少做

过于油腻的食物,含有较多的油脂,不利于血脂、血管健康。

尤其是油炸食物,易产生反式脂肪酸,易堵塞血管,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

所以,想要血管健康,一定要管住嘴,饮食清淡一点,荤素搭配,莫贪嘴。

行为2:吸烟喝酒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血管被堵了,40岁后,3大添堵行为应当少做

吸烟喝酒,对于血管损害,尤为严重。研究显示,心血管问题80%的人都有吸烟史。

吸烟伤血管,十年难修复,会增加动脉硬化进程,还会导致血管钙化。而喝酒,会导致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危害健康。

因此,想要血管健康,一定要尽早戒掉烟酒,不可忽视。

行为3: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使身体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使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变得更粘稠,从而增加血栓、斑块的形成,促使血管堵塞的发生。

不论如何,要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尽量在晚上十一点前,进入睡眠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