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诗还美的小说,比水还温柔的文字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流水般的文也能如此美。文章如流水,读者会乏味,可沈从文的流水不是胡同里水沟的流水,而是山涧清泉的流水。清凉平静,温和纯粹。

我在读《边城》的时候,就像是在看夕阳,明知故事的结局,却总是幻想着不一样的结果。当太阳全落,天地一片黑暗时,我更迫切的期待黎明的到来。我希望黎明马上到来。我知道只要我等得起,总会有天亮的一刻。而沈从文的《边城》让我不由得期待那一束光是从西边而起。或许总有一天,太阳会从西边出来。

“这个人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老最后用这么一段来完结小说。作为读者的我希望傩送明天就回来,然后翠翠渡着傩送回家;可我又害怕傩送回来,“眸子清明如水晶”“触目是绿水青山”的翠翠该如何面对他呢?我又忽然怜惜“小野兽”一般的翠翠。或许她会像祖父一样,永远的在摆渡他人;或许她会像她母亲那样,“明天”就会有人在河岸发现她的尸体。

完美超脱的女子是不该存在于世间的,然而世上总有纯粹的人。天真的女孩形象是我心中永远的翠翠。人都会随着时间变得面目可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让女孩们逝去,我虽为黛玉落泪,但我还是觉得死亡是黛玉最好的归宿。我害怕黛玉堕落成刻薄酸腐的赵姨娘模样。对于女孩的爱人来说,最痛心的不是美人迟暮,亦不是肤浅寡闻,而是她失去了少女的心性。

我有时也会写些故事,在故事里,但凡我最爱的女子,一般都只在漫长的篇幅里忽现惊鸿一面,如昙花;要不就沉浮于世间,葬身于美好的梦境里。沈老比我有勇气,文采更比我好得多。翠翠最终肉体沉浮世间,助他人渡过白河;灵魂葬身梦中,永远不失纯真。这种描写是无法在小说中直接说出来的,但是沈老水一般温柔的文字,涓涓地把这种意境写出来了。能把小说写得像诗一样,让人佩服。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句子能形容沈从文的《边城》。全书没有刻意写爱情,没有刻意写人物,没有刻意写城市,没有刻意写民风。可翠翠的爱情让人唏嘘不已,翠翠、傩送、天佑、爷爷等等,甚至那个被翠翠拦住的四川商人我都历历在目,城市的样貌,民风的淳朴,以及城市人的可恶,就好像发生在我身上一样。

其实《边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就是一个湘西小村落的女孩爱上了仗义船帮的二老。情节简单,但意境高远。独特的文字美学让人如痴如醉,就像中国书画似的。看似江畔无人,只见月华浮流水,实则君心已逐月光千里,送与佳人人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