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的水平如何?是当今的高中生作文能比的吗?

五月_殇


张爱玲的文字,是细节与细腻的美。

也不知是我这个没欣赏水平,还是不会看书,或者说看不懂,开始那几篇,看起来很一般,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没有我想像种的那种味道。不过,连续看了好几篇,大多数是一些回忆性的,或叙述性的经历。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是,一篇《路上过目》,这篇是写在路边,看到的景象,很普通的市井景象,描写的也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但她们文中,很细腻写出了一些细节,而且通过这些细节感悟到了人生的其它方面。比如,她说她喜欢听路边的喧哗,在六路的公寓里就能清楚的听到楼下的喧哗声,这是很细节性的地方。一般人虽然有经历,但如果不用心去捕捉或观察,是根本体会不到的。当时,我也就坐在五楼房间的窗台边,立刻体验了她的那咱楼下的喧哗的意境,真是如此。如不是看到这里,这原本天天有的现象,自己就没有发现,没有体会到。

《谈女人》篇,这篇的大多论点,或观点,都是掷地有声,可谓句句堪称经典。当然,我在这里终于看到了早已成为经典,而且被很多文人引用的句子“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原来,经典,无需华丽。


致印良知


《流言》收录了张爱玲在1943、1944这两年间断断续续写的文章,内容涉及音乐、美食、艺术、创造、生活、家国、人生等各个方面,分散而不集中,可是在庞杂多元化的同时,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独特洞见。

张爱玲散文集《流言》水平怎么样?

《流言》的名字其实是引自济慈的墓志铭——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rittenon river,意指水上的文字,仿佛是在指一种不持久性但却流散四起,像层层水波一样迅速的传到千万人的耳朵里。众多风格各样且内容不一的文章以“流言”二字一笔带过,无论是文字还是人生其实都不过如风流言,一切来的快去的也快而且常常也不为人所控,由此便足见张爱玲性格里的清冷孤高。

《流言》中的一篇经典之作便是《私语》。正如张爱玲在这篇文章开头所讲,“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也正是在这一篇里她从头到尾的回忆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不论是父母性格上的水火不容导致离婚,还是缺失的母爱,父亲的狂暴,以及后母的虐待,这些不愉快的经历都对她后来的悲剧意识和孤僻的性格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张爱玲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但煊赫的祖辈也依然没法掩盖父辈的衰落。她的父亲弄风捧月而暴戾乖张,但她却更像她的母亲,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并且孤傲独立,所以如她所说“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之后,她用一句“我在校园里隔着高大的松杉远远望着那关闭了的红铁门,还是默然,但渐渐地觉到这种情形下眼泪的需要,于是眼泪来了,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轻描淡写了那份缺失的母爱,而他父亲另娶了太太之后便让她的生活更加凄惨,所谓的高门巨族并没有让她得到任何高于常人的优越感,反而给了她无尽的孤独悲惨,让她体会到更多的世态炎凉。

慢慢地,那种阴暗和悲哀逐渐在她体内孕育出孤僻冷淡的性格,“仰脸向着当头的烈日,我觉得我是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了,被裁判着像一切的惶惑的未成年的人,困于过度的自夸与自鄙。”仅此一句,便充分表现了她对人生的否定情绪和浓郁的悲观气质。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经历在带给她创伤的同时也让她更加透彻的去冷眼审视人生,形成一种自立于人世的孤高态度。同时,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性陶冶更是让她具备

高超而独特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写出后续的《谈音乐》、《谈看书》、《谈画》、《谈跳舞》等审美艺术性散文,这些文章表面上是谈艺术,实则是孤独幻境中的意识流动,让她超拔于这些普遍的艺术形式,“沉入一种自我放逐、自我埋没式的寂寞。”(余秋雨)

对于高中生提升作文能力来说,张爱玲写作的办法,有很多值得学习:

张爱玲曾在《谈画》中研究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名画,也详细描写过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的一系列作品所画。在平日生活里,她不仅对他人的名画有所研究,更热爱画一些自身感兴趣的东西。她凭其对艺术的敏锐嗅觉,希冀着中国艺术事业的进步,也呼吁着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美术影视设计的发展。

在音乐方面,她在《谈音乐》中以“我不喜欢音乐”开篇,但读罢全文,却发现她其实对音乐并不是太讨厌,但总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她对各种音乐有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她称“凡哑林”(Violin)是乐器中的“悲旦”,千回百转太赚人眼泪,称大规模的交响乐又过于浩浩荡荡如五四运动一般冲了来。她不仅对外国乐器有一番研究,也对外国通俗音乐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苏格兰的民歌没有张爱玲讨厌的那种半新旧的音乐的饱闷的感觉,而有一种我国《诗经》里的干净;南美洲的曲子太过于如火如荼;夏威夷的音乐又永远只有吉他的琮琤显得太过于单调。而中国的通俗音乐里,大鼓书被她嫌太像赌气;弹词在她看来是一种软性刺激,不顶喜欢;还是串曲最为老实恳切,对于不同风格的曲子,虽调子类似,却能有着不同的氛围。张爱玲年少时学过钢琴,接触过音乐,却又不满于当时的中国对音乐的审美。比如对于中国流行歌曲,她是持有批评态度的,她认为当时中国的流行歌曲没有底子,不是应着时代凑出来的,便是借鉴外国的音乐。但当时的社会便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传统社会,所产生的音乐自然有它时代的痕迹。张爱玲对于她的时代的音乐,可谓是恰到好处的评价,就像是努力的用她的文字来勾画出当时大时代里的小型音乐社会。

至于《谈跳舞》,我读罢全文却发现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观点。她从中国是一个没有舞蹈的国家开始讲起,描写了唐宋时期的歌舞与明清歌舞形态,笔锋一转又谈到了她所处时代的社交舞。她在感叹社交舞以社交为目的没有舞蹈真正的味道之余又回忆起了国外的舞蹈,在她看来,跳舞真正的情调便是浪漫。说完国外的舞蹈,她的目光又回到了香港与上海。在上海的回忆里,张爱玲谈起了跳足尖舞的情景和感受。既而又谈到了根据拜论长诗编排的舞剧《科赛亚》和话剧《海葬》。随后张爱玲又漫不经心地谈起了她看中欧女孩阴蒂拉•黛薇表演的两支印度舞的详细经过和感受,回忆中穿插着关于“母爱”的议论。洋洋洒洒的几千文字,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生活中的,还是艺术作品中的,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著名大家,她都愿意娓娓道来,从跳舞说到了跳舞人背后的故事,可见她的艺术修养之高。

对于高中生提高作文能力来说:

在《流言》中,很多文章都是着力于描写生活中的细节,着力于目光所及的真实世界。在这些对生活的点滴记录中我们不难看出张爱玲对生活一直充满着热情,时而灵动风趣时而又犀利敏锐。

比如在《公寓生活记趣》中,张爱玲这样写着“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她热爱着生活,所以她仍然以自食其力的市民自居,从来没有把自己远远地排除在世俗之外。她观察卖臭豆腐干的小贩,开电梯的人如何教大家煮红米饭,家里做饭打扫的柴米油盐生活,米缸里的虫,六楼的两三个蚊子,屋顶花园溜冰的孩子,而怕楼上的灰尘荡到楼下晾的毯子上,更是因一念之慈带来的顶上灿烂圆光。

而《姑姑语录》、《炎樱语录》更是体现了那种周边人物的清平机智和见识,他们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小精明和小智慧本身就是平凡生活中多姿多彩的部分。

所以,我觉得张爱玲其实是一个入世者,而不是人人口中的那般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世俗尘埃的超拔脱俗。正是因为她入世,所以她深谙生活里的乐趣并过分珍惜,所以她才能从衣食住行这些琐事以及周围人群的生活中去挖掘那些阴暗和闪光,她才能比常人更明白和体谅生活在尘世中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苦衷和不易。

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她从来不会故作清高的去贬低和排斥世俗的生活,而是深刻的觉得世俗生活本来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她在《必也正名乎》里面写着“我自己有一个恶俗不堪的名字”,但是“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但也正是这个“俗人”,她对自己的文字自觉自知,“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正是这样,即便她有时对生活细节的刻画平淡而不含诗意,但却依旧别样诱人,令人回味无穷。

再比如《道路以目》中爱玲那段对老母亲坐在自行车后座的描写,“做母亲的不惯受抬举,多少有点窘。她两脚悬空,兢兢业业坐着,满脸的心虚,像红木高椅坐着的告帮穷亲戚,迎着风,张嘴微笑,笑得舌头也发了凉”,几个心酸而真实的形容词和动作描写,数十年后穿越时空读来依旧让我们感慨良深。她把生活中一个如此微小的细节描写得如此精致,用“兢兢业业”来形容“坐”,那种卑微的紧张总是让我们做子女的读来愧疚。

另外,我觉得在《论写作》中张爱玲其实充分体现了她与世俗的关系以及她扎根世俗的态度。在这篇散文中,她用心阐述了如何写出为人所广泛接受的作品的方法,她提倡写文章要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读者的趣味和需求,不能曲高和寡,更不能存心迎合——“自处甚高,不把读者看在眼里,这就种下了失败的根。既不相信他们那一套,又要利用他们那一套为号召,结果是有他们的浅薄而没有他们的真挚。读者们不是傻子,很快地就觉得了。”她的文字简单明快,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她对写作以及对她的读者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有一种古典的,同时又有一种热带的新鲜气息,从生之虔诚的深处迸溅生之泼辣。”曾经挚爱胡兰成对爱玲的评价其实还是精确而到位的。她对生活爱的深切,却仍不疾不徐,冷淡平静。

张爱玲在她公开承认的处女作《天才梦》里写了这样一句话——“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啮齿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便是她17岁时对于生命的美丽的敬重,以及对世俗中艰辛丑恶的敏锐感知和些许自嘲。

生于尘世,长于尘世,却高于尘世。

余秋雨在他的著作《霜冷长河》中这样评价了张爱玲——“在中外文学史上,身前寂寞,身后热闹的故事很多,却很少有像张爱玲那样,满世界都在为她热闹,她却躲着,躲得谁也找不到她,连隔壁邻居也不认识她。这种自我放逐,自我埋没式的寂寞,并非外力所迫,而是一种深刻的敌意。”

所以,她的作品虽然将生活艺术化,但是又始终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让人们一步步走近,却又不能让别人窥见她的内心。一面明亮一面灰暗,一半盛着海水,一半长出火焰。所以她始终都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总是那样隔着一层玻璃在其他人的故事外静静地注视着,带着一身冷淡的高傲和悲悯的温柔。如此精致的世俗着实直击人心。

《烬余录》中爱玲对历史和香港战争的描述,“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即便对历史不甚评论,但她也没有选择一个极度悲悯的视角去审视战争,去判断它的正义与非正义属性,去浓墨重彩的描绘战争带来的创痛,而是将着眼点置于战争时代中的人,他们在战争中的的表现和态度,语气冷淡平静。其实生命和历史都是那样一刻一刻的转动过去,秒针、分针、时针,拖着虚影转动成无数密密麻麻的样子,最终汇聚成时间的长河,变成那些连天涌来又滚滚而去的时代。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最最渺小微茫的一个部分。看似遥远,却始终无法抽离。

而在那篇《到底是上海人》中,张爱玲则准确分析了上海和上海的特性,一语中的。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赋予了上海人奇异的智慧。说上海人坏但是他们坏的有分寸,他们趋炎附势但又精明得体,所谓善于奉承但这又是不容置疑的处世之术。所以,这就是上海,它这样微妙的维持着所有人的白日梦,它在浩渺辽阔的天空上悬浮着一架巨大的天平,让这座城市维持这一种永不倾斜、永远公平的,不公平。

“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颗敏感的灵魂,一种精致的生态,风韵永存。”(余秋雨《霜冷长河》)

陈子善曾经这样说“张爱玲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没有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列。”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她以小说著称,但她却从来没有厚此薄彼。

散文是张爱玲情思的表达,所以她把流言体散文称作“身边文学”,她追求现实,但又与现实保持着距离,她源自世俗,但却始终遵从着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而“独语”,顾名思义便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种内敛而封闭的表达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和读者的交流,更加注重于涉猎自身孤寂的内心世界。于是,这部作品便具有了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

40年代的上海处在一个政治格局极度摇摆的大时代,但张爱玲却避开了时代的节奏,把自己放在整个时代意识的边缘。“像一切潮流一样,我永远是在外面的。”(张爱玲 语)所以她的作品难以从一个政治的角度赢得政界共鸣推动社会发展,而只是执着于展示自我对人生的体察感悟,但不容置疑的是她的文风在散文的审美趣味上独树一帜,并且推动了散文美感和语境空间的发展。

除此之外,她的这部散文集中也出现了很多为后世赞叹的经典语录。比如《爱》中末尾那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只一句,清浅柔和,却成了万千少男少女爱之箴言……

结语

张爱玲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性作家。那个时代作家作品少有不好的,像丁玲、苏青、萧红,但像张爱玲这样的,却属异数。她为人铭记不是因为显赫的家境,也不是流转的故事,而是那孤高悲凉的笔调,所以她就是以那种近乎心碎的惊艳出现在时代文坛上空,一照便是几十年。

而流言集更是她的散文精粹。其不仅开创了新的写作艺术方式,也充分显示了她骨子里的清冷和洒脱。尽管经历无数伤痛,但她从来不急功近利,而把生命慷慨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有时以街市的惯常眼光去看,我们觉得她的想法并不那么符合逻辑常规,甚至是孤芳自赏,但正因如此,她更是以一种强烈的稀有方式,去提醒人们超拔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

质本洁来还洁去。“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她的一生干干净净,干净的来,干净的走,人活一世就像流言,看似长存的瞬间我们都以为会有永恒,却也不过是在时光过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觉得张爱玲的文化人格始终是值得我们敬畏的。正如题目所示,对于张爱玲而言,人的一生恰如流言,可以随风扬起,随风散尽,然后不再回归。

不再回归,但追忆时,却朝向了全部生命。


五哥上树


张爱玲的散文剔透,风骚,颓丧,有一种灯光摇曳的蓝调美。

“像张女士般富有多面的修养而能充分运用的作家(绘画、音乐,历史的运用,使她的文体特别富丽动人)……”

从散文最能看出一个作家的真实个性。林文月日常碎碎念,林清玄造作,毕淑敏一股演讲稿的铿锵味,贾平凹朴素,龙应台温暖,席慕蓉的散文富有灵气,余光中老爷子的散文比他的诗好很多……

《流言》,很多年前看过,但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散文集

不幸

很多人喜欢拿她做心理学分析。她父母的婚姻不幸,所以她并不快乐。这本散文集里有收录相关的文章,提到了年幼时的经历。

后来她遇到了胡兰成,他有才是有才的,就是太风流。“屡次背叛”这种词,反正我是受不了的,张爱玲更受不了。她不属于能够自我开解的人,更压抑了。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公寓内去世,7天后才被人发现,享年75岁。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个女人都占。

看得透才能写得那么透,透到近乎刻薄。爱得深才会伤,才会自觉不自觉让笔下的人都活得那么荒凉、压抑。

“生活就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这句来自张爱玲的最负盛名的话也收录在这本散文集里,而这基本也是她的三观。

颓丧美

文人都挺喜欢哀愁的。总觉得哀愁特别有味道。

所以现在文人特别受鄙视,说一个人是文青跟骂人似的。这也不能怪普罗大众没品鉴能力,因为,那些引发大家不适的文人十有八九是真的很做作。

大部分人的生活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拉屎。风韵这种东西,没点智商和先天的灵气品不来。拉着包租婆听洋曲儿被啐口水,这是必然。

所以,不是谁都玩得转张爱玲女士的颓丧美。

有一位中国年轻作家试图玩张爱玲那一套,结果不伦不类,她的名字叫XXX。才气她是有的,只是没有阅历。所以仿不出张的才华,仿出了无病呻吟和做作。

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的等着你,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 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我们回不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