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她叫杨小飒


可能是这几年丰产的时间有点长了,很多人都忘了我们以前的生活。

我们先回顾下历史,建国之前的就不多说了,建国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是粮食不够吃的,那时候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分配粮食,直到1978年左右,我国开始推行土地承包改革,粮食生产开始出现迅速增加。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3亿吨,但当时粮食依然不够吃,1990年粮食达到4.6亿吨时我们算是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1990-2000年之间,我国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肉蛋奶消费都非常低,因此,在1995年前后,我们都一定数量的粮食出口,但我们翻阅资料会发现,建国以来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品种为玉米,最高出口量约为400万吨——这与我们的产量比起来还是相差太远,我们的粮食整体供应情形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更多的是省吃俭用积攒下来一些陈化粮。

为此,我们在2004年开始对粮食市场进行全面改革,提出了托市收购。这期间我们注意到,粮食产量在政策、科技的支撑下,我国粮食产量接连突破5亿吨,6亿吨关口——简单点说,4.6亿吨时,我们刚刚解决温饱,能够出口很小部分的粮食,但肉蛋奶消费量很小,当我们的产量达到6亿吨时,我们的食品供应极大丰富,肉蛋奶消费稳居全球前列,但同时我们的粮食进口数量也突破1亿吨。

之所以会是如此状况,其实也正是题主所描述的那样:第一,我们现在粮食供应充足,日常生活中的浪费从来都不再关注;第二养殖业、蛋奶业发展迅猛,这些也是需要消耗粮食的,主要的消耗品种有玉米和大豆,尤其是大豆,占我们粮食进口量的7成以上。

可以说,我国现在进口这么多粮食,大部分是补充给了养殖饲料行业。


每日粮油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说两个名词,一个叫“结构性失衡”,一个叫“供给侧改革”,这两个名词来形容我国最近的粮食问题再合适不过了,虽然是两个学界的专有名词。

正如你问题中所讲的那样,我国不缺粮食!小麦、稻谷、玉米不管是别人诋毁也好,嘲讽也好,确实是年年丰收,但是大豆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造成了小麦供给平衡,稻谷供应稍多,玉米库存高企,大豆进口激增的情况,这样的不平衡也被称为“结构性失衡”。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明确指出,2016年全年,我国大豆消费量9300万吨,国内产量才1000多万吨,也就是说80%以上需要进口;去年进口大豆8169万吨、豆油881.79万吨,占国际大豆、豆油贸易量的80%。

著名大豆遗传育种家、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孙寰在接受记者回答时说了进口大豆激增的三个原因:

第一,这跟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有关:生产一吨大豆比生产一吨玉米多用三倍土地。世界大豆主产地巴西,全国有2.3亿公顷荒地,用1亿公顷放牛,剩下还能有19.5亿亩,是我国耕地的全部。

第二、这跟人们富裕起来有关:从吃饱到吃好。吃好的主要标准就是优质蛋白加植物油。我国人均大豆消费量已达66.9公斤,为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植物油消费量88.7公斤,也很高。“如此大的消费量,必须进口”。

第三,这跟产业化有关: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中,只有大米基本自给,其他的如玉米、大豆等,进口到岸价都低于国内价,大量进口是客观规律。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除了大豆以外,我国所有的粮食都能自给自足,但进口大豆总量高居不下的现状近期内很难改变。

于此同时,难以改变的有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及价格的低迷;

国内玉米库存量高企不下的情况;玉米价格不如往年的情况......

大家关于三农行业,特别是粮食、油脂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或者提问直接@粮油市场报。

本报作为全国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行业报纸,无论是出于专业角度还是职业道德,都会为你提供精准的行业资讯。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在悟空问答等你!

9.19


粮油市场报


中国国际环境比较恶劣,粮食安全像能源安全一样始终是悬在兔子头上的剑,天生的粮食(炮火)不足恐惧症,导致中国就算有能力自给自足,也会不停买买买。

从经济上看,中国农业还是比较传统,效率低,导致中国本土粮食价格居高不下,从国外购买会比自己种要便宜。另外,庞大的人口,导致完全自产,就不得不用绝大部分耕地种植水稻小麦,会使得耕地质量快速降低,更不利于国民饮食结构多样化——进口粮食可以释放很多耕地,用来种植多种多样的作物。

正如知乎网友携笔从农所言,导致我国大量进口粮食的内在原因就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存在大量的、高成本的、低端的产能,以至于没有竞争优势。因此,需要对这部分产能进行改造、淘汰、升级。

1、国际市场的粮食品种价格普遍低于国内这点是很清楚的。

在粮食作为饲料和工业消费的额时候,加工企业肯定会选择更便宜的原料。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进口的粮食中,有近70%的大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价格更便宜,出油率更高。而国内因为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与国际粮价无比较优势,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都无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竞争。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欧盟等国家,对出口的农产品进行了大量补贴,使其农产品可以倾销到他国。正因为价格的驱动,即使国内的粮食有库存,足够自足,依然会进口粮食。2015年国内玉米产量过大,今年2016年,玉米临储被取消。用2016年粮食行业内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讲,即使今年全国农民不种一颗玉米庄稼,释放这些库存,国内也不会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但是,我们依然在进口玉米,不过是比例降了一些。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3月我国已累计进口玉米65万吨,其中3月份进口量达57.54万吨。

2、国内粮食需求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现在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口粮,现在工业和其他方面的用粮在日益增加。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也看出,我国粮食的口粮消费,虽然占大头,但增长很慢,年均增长只有0.7%。粮食不再单单只是解决国人的食用需求,还有工业上的需求。

3、国家正在逐步放低粮食自给自足的警戒线粮食安全是国家关心的,更是很多民间的爱国人士、民族主义者所关心的。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粮食安全确实是必须的。但自给率达到多少还是合适的,民间的民族主义者几乎很少去关心,还好,我们的政府做了决策。如果仅仅单纯从口粮消费的角度来说,我国要养活13亿人口,是没有问题的,完全是可以自给自足。但如果加入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以我国的人口基数和农业产能来说,很难达到足够的自给自足。而且,从上述2的分析来看,我国自己生产出的粮食,没有比较优势,在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领域没有竞争力,而进口更具优势。因此,无论从实际情况出发,还是经济的客观规律角度出发,无论是否愿意,我国都不得不面对和放低粮食自给自足的警戒线,不断温性加大粮食进口,与此同时,加大国内的粮食产能。以目前的大豆形势来说,我国想要维持大豆较高的自给率已然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国家强行减少粮食进口,甚至禁止粮食进口,那些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企业都将受到重大的影响,甚至影响民生。


政商参阅


用数据说话!必须要进口!

看两个权威数据:

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粮食生产总量(下表)。

2017年的粮食总产量61790.7万吨,其中谷物56454.9万吨。谷物中的玉米21589.1万吨、水稻20856.0万吨、小麦12977.4万吨、豆类1916.9万吨!先看到这,记住这些数。

二、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粮食进口量

2017年进口粮食总量13062万吨,其中小麦442万吨、稻谷403万吨、玉米283万吨、大豆9554万吨。

那么进口的三大谷物总量是1128万吨,这只是国内谷物生产总量56454.9万吨的2%左右。所以说,我国主粮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但是,大豆进口量(9554万吨)是国内豆类生产量(1916.9万吨)的五倍左右!所以,大豆消费是严重依赖进口的

为什么不自己种足够的大豆呢?因为耕地面积有限,从上图可以看出,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作物的单产是大豆2-3倍。若用国内的耕地生产足够量的大豆,那么意味着三大主粮的生产量将严重不足。预计差多少呢——生产大豆进口量的9554万吨——需要耕地50000多千公顷(按豆类的单产来算)——

这就相当于稻谷和小麦的种植面积之和了——需进口水稻20856.0万吨、小麦12977.4万吨!这是多么庞大的进口量!本来我们进口的大豆就占全球的大豆贸易的70%,真的很怀疑这些水稻小麦的量是否有国际市场能够满足这个需求。我们进口403万吨稻米就已经是世界第一稻米进口国了,很难想象20856.0万吨稻米的进口量是个什么情况

所以,各位看清现实,不要人云亦云!我们只有种高单产的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作物,而大量(但相对小量的)进口低单产的大豆。


柳小庆


中国粮食已经连续12年增产丰收,从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9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粮食进口量却也在一直攀升,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我国粮食虽然连年增产,但是相对需求还是有一定的缺口的,像大豆和大米、小麦、玉米,这些需求还需要进口来满足。

二是,我国是世界WTO贸易国,完全禁止进口别国的粮食,从自由贸易的规定上也说不过去。就好比,别人完全禁止进口我们的粮食,没有理由的话,也是说不过去的。

三是,国外部分农产品成本低,加工企业进口用来加工饲料等等,能降低相应的生产成本。

而在事实上,在进口的2400亿斤粮食中,大豆占了大头。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169万吨,比2014年增加了14.4%。

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进口的以油料作物为主,小麦、玉米进口量并不算多。

至于养殖业、蛋奶业并不存在大量进口这一现象,美国牛肉等才是今年刚刚登陆中国市场,而且没有任何竞争力,至于鸡蛋等至今没有允许进口。

从这点来说,其实我国对粮食的保护是非常严谨的,并不是像网上传得那样大量进口,适当的进口粮食、保证一定的粮食进口渠道,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都是非常必要的,希望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下载云种养app,专业回答农业相关问题】


云种养


中国的粮食一般包括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薯类,国际上一般还包括杂粮。其中主粮作物是玉米、大米和小麦。根据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最新的供需平衡表数据显示,我国玉米预测2016/17年度玉米期末库存为25779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22.117%。16/17年度小麦库存量4684万吨,库存消费比为40.31%。16/17年度我国稻谷期末库存展望为10691.3万吨,库存消费比53.74%。小麦和稻谷都在国际上18%的安全线以上,而玉米更是能够再吃一年多,即使没有新收获玉米。但是大豆的情形比较糟糕,进口量占国内总供给量的85%以上了,可以说我们基本上都是在吃进口大豆及豆油等产品。所以说我国粮食自给自足,应该不包含大豆。

但是,我们看到2015年和2016年,除了大豆,玉米、小麦和稻米的进口量也暴增,2016年中国进口稻米353万吨,创纪录高位!2016年中国进口小麦337万吨。 中国2015年玉米进口量为473万吨,大麦进口总量为创纪录的1,070万吨,同比增加98%。高粱进口量达创纪录的1,069万吨,同比增85%。

其中原因各不相同,除了大豆是实际的严重供需矛盾,人们对蛋白和油脂的需求,继续催生对大豆的强烈进口需求。稻米和小麦的进口,除了稻米进口承担了债务处理、平衡与周边国家贸易逆差等政治功能外,还有质量结构矛盾问题,中国人对优质小麦和优质大米的强烈需求,使得小麦和稻米的进口剧增。而玉米、高粱和大麦进口的大增则是由中国玉米价格过高导致的,使得南方地区进口玉米和从东北运输玉米的价差过大,而高粱、大麦都可以做饲料,又没有进口限制。玉米是有配额管制和国有企业掌握绝大多数配额,都则玉米的进口量将会超千万吨。


布瑞克农业数据


首先,大家应该明白,所谓的自给自足,指的是吃饭,是人吃的饭。但是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吃饭,还得吃肉,还要用油做菜,还得穿衣,有田地种棉花等经济作物。这些都需要土地来种。这些年,工业和房地产发展很快,农田被占用十分严重。好的耕田越来越少,我们的土地能把人吃的粮食种够就不错了,哪里有闲的土地种其它东西呢?

之所以进口那么多的大豆和玉米,那都是做饲料用的。美国的大豆和玉米都是机械化耕种,而且一年可以收获不止一茬。美国的耕种效率高,成本也低。一个人种几千亩地是轻轻松松的。这样种出来的粮食当然成本很低。全世界生产的粮食不都是给人吃的,大部分是给牲口吃的,这包括帮我们工作的牲口,如马,驴,牛等,它们也是要吃粮食的,而且胃口也不小。吃的肯定比人多。有统计资料,全世界生产的粮食70%都是给牲口吃的,占了绝大部分了。我们饲养业中,猪牛羊等畜类都要吃很多饲料。禽类和鱼类也要吃饲料。只不过禽类吃同样多的饲料转化成肉的比率高一些。最不合算的就是牛,吃一斤饲料能长出来的牛肉远远低于鸡。以前网民还责备为什么要养白羽鸡,肉太嫩,根本比不上走地鸡。要知道,白羽鸡长肉多,消耗饲料少啊!

除了肉,我们生活中需要大量的食用油。进口的大豆除了做饲料,也有很大一部分榨油了。国产大豆只够中国人做豆制品吃的,不够榨油,也不够做饲料。这是为什么,中国要大量进口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现在大米也不少进口了。如果中国土地生产效率低,成本高,那还得进口更合算些。


海外美食作家冰清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收藏的人很多,回答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核心问题是供需结构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生产的东西很多但不是急需的,急需的又没有生产出来。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十几年增产,近三年来稳定在12000亿斤左右,但从粮食总产量来讲已经能够满足自给,但因为粮食生产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农产品仍需要大量的进口。我国的粮食结构一般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薯类、杂粮构成。其中小麦和水稻的产量能够满足自给,玉米的产量有较高的库存,而大豆则需要大量进口。从11月份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得知,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有可能突破9000万吨,2016年我国大豆消费量9300万吨,国内产量才1000多万吨,80%以上需要进口;2015进口大豆8169万吨、豆油881.79万吨,占国际大豆、豆油贸易量的80%。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调整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并积极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政策机制,提高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预计今年我国大豆产量能超过1400万吨,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缺口。

另外,优质小麦的进口量连年增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强筋、弱筋等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小麦的品种结构仍以中筋高产小麦为主,小麦内部的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开展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的就是这类问题,相信在全盘统筹考虑下,我国粮食能够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南繁北育2017


这个问题我被问过很多次,因为涉及有关粮食的基本概念和农情,在此作个简要介绍。

粮食分几个层面:

1、口粮。在中国特指大米和小麦,消费群体特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南米北面”。这两种粮食的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也就是说进口数量不到2%。这2%基本上是进口用来搞加工品的东南亚大米和西点专用小麦粉。

2、主粮。除上述两个口粮外,再加上玉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大谷物”。玉米进口量要大一些,大概每年在两三百万吨,主要用作饲料和工业用途。把玉米进口的情况加进来,中国的三大谷物——或者说三大主粮——自给率仍然在95%以上,高于一般来说的90%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其它还有些跟玉米有关的进口是DDGS(酒糟蛋白饲料),是玉米加工成燃料后的副产品,大概有每年有六七百万吨吧,基本上是作为饲料用途。

3、粮食。当然粮食这个概念的范围最广,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品种,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种外,还要加上薯类和豆类。这其实也是目前世界各地人们的粮食品种了。薯类主要是马铃薯,豆类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大豆,但大豆在国际上基本不作为粮食而是油料作物统计,而中国是把大豆算作粮食的。

这下说到大豆了。中国大量进口的粮食正是大豆,去年超过9000万吨。如果把大豆算进来,得,粮食自给率一下子就跌到90%以下了。大豆虽然在国际上算作油料作物,但其实最主要的用途,和玉米一样,也是饲料。玉米提供基础能量、大豆则提供蛋白质,这两种东西支撑起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养殖业大国地位。

所以,中国不断扩大的粮食进口集中在大豆,这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肉蛋奶和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61624万吨,比上年减少520万吨。全年谷物产量56517万吨,比上年减产1.2%。其中,稻谷产量20693万吨,减产0.6%;小麦产量12885万吨,减产1.0%;玉米产量21955万吨,减产2.3%。

亮点是油料产量3613万吨,增产2.2%。肉类总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299万吨,下降3.4%;牛肉产量717万吨,增长2.4%;羊肉产量459万吨,增长4.2%;禽肉产量1888万吨,增长3.4%。禽蛋产量3095万吨,增长3.2%。牛奶产量3602万吨,下降4.1%。年末生猪存栏43504万头,下降3.6%;生猪出栏68502万头,下降3.3%。

整体上我国的粮袋子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口粮能够自给自足。

下面言归正传,答主从以下几方面回答问题:

1、题主的问题不精准。中国的粮食自难自足,仅仅是个总量的概念,部分品种,比如大豆缺口很大,必须依赖进口。

2、我国谷物进口极少,2016年进口2199.7万吨,同比减32.8%,仅占国内产量的3.89%,主要是品种的调剂余缺。

3、我国大量进口的粮食只有大豆,2016年进口8391.3万吨,同比增2.7%。国产大豆仅1300万吨,不进口怎么行?有人说,我们能不能少进口点?很难。因为我国的猪鸡牛羊鱼都需要它们。除非我们降低肉蛋奶的产量,改从国外进口。还有人说,那我们不能多种点大豆?也是很难,因为我们自己种的大豆竞争不过国外,也没有那么多的土地。所以,较长一段时间内,大量进口大豆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粮食的适当进口是正确的,一是必须要进口,因为我们要遵守国际贸易准则。二是不能不进口,因为我们自己产的不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