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之路之》“捡漏”机会无处不在,几百元捡的漏也能变几十万

古玩艺术品这一行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是品味高雅有钱人的“玩意儿”,要么就是觉得高深莫测,甚至有些匪夷所思,也很多人也不明白为什么玩收藏的人会这样“的沉迷”。但不管各位看官何种看法, 古玩艺术品确实是存在了有一千多年的行当。


《收藏之路之》“捡漏”机会无处不在,几百元捡的漏也能变几十万

古玩艺术品市场

说到“捡漏”在古玩圈或收藏界,只要是在这行有一定时间,滚打烂爬过来的人都会有过的经历,也早已不足为奇。“走漏”和“捡漏”往往都会是在你“一不小心”的时候意外出现。成与败,哭和笑就在你瞬间的决断当中。

蛇有蛇路,鼠有鼠道,古玩艺术圈也一样。笔者身边朋友去年就有一个真实的“捡漏”例子供大家参考。话说这位朋友八零后,文化也并不高,就一初中毕业,但人非常勤奋好学,脑爪也灵活。平时只要一有时间就逛地摊、溜古玩城,三流九教无论尊卑他都能厚着脸皮去交结。而这次让他捡到“大漏”的却是一个人们常觉得职业卑微、走街窜巷收破烂的大叔。


《收藏之路之》“捡漏”机会无处不在,几百元捡的漏也能变几十万

街边收垃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位收破烂的大叔骑着三轮车窜街时偶尔收到了一户人家要清理的废品,其中包括了一堆旧书和废报纸等。收完后大叔就往废品站走,中途停下来乘凉休息一下。这也是无巧不成书,休息的时候刚好被这位闲逛的朋友碰上了,朋友文凭不高,但平时倒也喜欢看书,看到大叔收的一堆旧书就来了兴趣就想要买几本看看,大叔也实在,如能论本卖那肯定要比拉到废品站按称论斤卖划算。

在挑书的过程中朋友在废报纸里发现有个发黄的大信封,出于对收藏这行的敏感,朋友拿出来后发现里面有练书法的废纸和几幅书画,均已有点发黄带旧。朋友看后心头一震,马上就问是什么?大叔大字不识几个更看不懂,但人也很直率,他说收之前也提醒过主人信封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文件,因为在大叔眼里哪怕多重要的文件只要成了废纸那就是贱到几毛钱一斤的事,主人拿出来看了几眼说是废纸不要的。朋友后来经过和大叔的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五百元买下了这堆书和“顺带”那几张“觉得有点好看,但看不懂”的书画。过程皆大欢喜,大叔如拉到废品站按斤卖可能也就是二三佰块钱……。

原来笔者朋友看到的这大信封里面其实大有来头,所谓“没用的废纸”里共有三幅赫赫有名的广东岭南画家、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的著名美术教育家杨之光老师于八、九十年代画的未裱人物画和三幅其它书画家的书法作品。这三张杨之光的作品后来经笔者和几个圈内朋友认真鉴别确为真迹无疑,是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也算是上品之作,估计是画家和朋友之间的友情赠送,那个年代书画不值钱,朋友之间也很少谈钱,和如今成熟的商业艺术品市场是两码事。


《收藏之路之》“捡漏”机会无处不在,几百元捡的漏也能变几十万

杨之光书画作品

可能很多网友对杨之光不是太了解,但在广东艺术界和岭南画派来说杨之光绝对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杰出的代表,自从2016年逝世后其作品价格更是一画难求,市场价格火爆,高峰时其价格达到了二十多万一平尺。虽然这两年受经济结构环境影响,价位也有所回落。但爱好此收藏的人还是大有其人。这三幅书画作品后来就此转卖就收获近五十万……。

凡是投资总是要讲回报的,也许有些网友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看待一些人性的问题,但事实上如果从古玩艺术收藏品的这个特殊的行业、特殊的经营还有特殊的交易规则中你就会明白:有学识有经验你就可以捡到“漏”,学艺不精你就有可能会看“走眼”花大价钱买回一些垃圾,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力量产生财富,你了解懂行就会把它当作宝,不懂就会把它当作草觉得没任何价值。


《收藏之路之》“捡漏”机会无处不在,几百元捡的漏也能变几十万

艺术品拍卖会

再换个角度来说如果笔者的这位朋友不把这书画买下来,那这些书画的命运就会毁掉成了一文不值的纸浆。君不见我国以前所谓的“破四旧”时所付出的沉痛历史代价,还有平时经常看到有报道说某人把一些珍贵的国宝文物当猪槽、把宋代瓷盘当喂鸡狗碗等。这才是国家和有识之士不愿意看到的,也就因为文物或艺术品的不确定性,国家才会逐步放开和鼓励文物和传统文化艺术品的流通,也只有充分的让文物、古玩、艺术品体现其价值所在,人们才会去关注、才会去珍惜爱护,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才能得以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保护下来。我国出台的《拍卖法》和《文物保护法》还有“文物流通和交易规定”等法律法规就是对文物的流通和保护等都起到飞跃式的促进作用。

(喜欢艺术品的朋友请加关注,本人将会陆续和大家分享一些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拍卖行有关的知识和行情动态,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