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聚焦退役运动员转型》,突然回忆起2016年和一些职业运动员的交际。所以突发奇想,想写一篇关于退役运动员的文章。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赛场上的运动员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退役运动员转型,有这样一段话

“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年纪轻轻已然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职业生涯,退役后开始新的生活,相当于他们的“第二次人生”。竞技体育的金字塔结构,注定登上塔尖的只是少数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是“练出来了”,即便转身也有不错的选择。恰恰是那些“没练出来”的众多普通运动员,他们的出路如何,不只决定着家长们愿不愿意送孩子练体育,更关乎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近期,人民日报刊发系列报道,聚焦退役运动员转型问题。”

退役这个词

对每一位运动员都是敏感的

同时也是每个运动员必然会经历的阶段

离开那个曾经的舒适区

面对“第二人生”的选择

以往的平衡被打破

角色的转换,职业的选择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冠军只有一个,运动员却有千万个

之前在看一篇报道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

冠军只有一个,运动员却有千万个,退役的人群分两种,一种是运动成绩不错的,转型后有一定资源,他们的困扰经常是找不到职业方向,不知道自己擅长和喜欢做什么。另一种是成绩一般的普通运动员,从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成长,退役后进入社会,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00多名运动员面临退役。我国运动员10-20年的竞技奋斗之路,谁都想成为那个站在最高荣誉的领奖台光宗耀祖、正面自己!而不同项群奥运选手的培养期在7.6-11.2年之间,这就涉及到一个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

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其中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这一阶段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高低可以看作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成果的主要评价。在这个阶段,是运动员冲击荣誉与奖项的最佳阶段。

但是,冠军只有一个,运动员却有千万个!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冠军只有一个,运动员却有千万个

第一种取得优异成绩的世界级著名运动员,且掌握有较好资源的他们,他们在退役之后可能会有一些好的就业渠道和职业方向,不管怎样,他们对自己退后的人生已经做好了相对充分的规划。

我们先看看下面这几位世界级著名运动员:

邓亚萍

  我国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不仅是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更是获得清华大学外语系英语学士、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博士三重学位的超级学霸。

许海峰

我国传奇的奥运射击冠军,是我国奥运会史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退役后的他,热衷于自己的项目,成为了一名教练,随后也成为国家射击队的金牌教练,曾经带领国家射击队获得多枚奥运金牌。

  2003年,许海峰出任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分管现代五项(包含射击、击剑、游泳、马术和跑步的多项目运动)。

王楠

  世界乒乓球史上获得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三大赛女子“全满贯”的第一人,在运动员时期曾获得24个世界冠军。

  退役后的她2009年3月进入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工作,现任团中央宣传部文体处处长,继续为国家文体事业注入能量。

杨威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全能金牌获得者、体操“全能王”——杨威。他除了在真人秀中为自己和儿子挣得超高人气外,他还现任湖北省体育局体操管理中心主任,属于正处级干部。

刘翔

  被称为我国短跨第一人。据有关报道,刘翔参加了超过48场世界级重要田径赛,获得过36次冠军,1次跑平世界纪录,1次打破世界纪录,5次打破亚洲纪录,3次打破亚运会纪录。除了运动员,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则是——上海市体育局团委副书记。

  上海市体育局团委领导称,刘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因为他不属于公务员,算是兼职,目的是为了是凝聚优秀青年人才。除此之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刘翔也一直致力于体育推广。

姚明

  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 。1998年4月,他入选王非执教的国家队,开始篮球生涯。1999年5月,他入选蒋兴权执教的国家男篮和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2002年,他以状元秀身份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队选中。2011年7月9日,NBA官方网站称姚明已决定从NBA退役。7月20日下午2时,姚明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退役。

现任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职联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宁

1988年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后,以其姓名命名创立了“李宁”运动品牌,如今李宁公司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运动品牌公司。

还有很多很多转型成功的运动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以上这些优秀运动员退役后都走上了从政之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有较强的学习力、文化素养较高,人际关系很好,社会适应能力很强等等。

所以这些优秀的退役运动员,非常值得即将退役的运动员学习!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做一个成功人士

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谈一谈第二种运动员(成绩一般的普通运动员,从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成长,退役后进入社会,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这类退役运动员普遍会面临一个问题:退役之后做什么。

站在“第二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确实是即将退役运动员的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体操世界冠军樊迪:中国女子体操第二个世界冠军,也是上世纪80年代晚期中国女子体操最优秀的队员之一。然而,樊迪的经济状况很一般,前几年她的恩师、国家体操总教练黄玉斌还时常资助她。

举重冠军邹春兰共获得过9块金牌,拿过全国举重冠军。1993年退役后,邹春兰很快在经济上陷入困境,最后不得不在一家大众浴池靠搓澡谋生。

曾获得世界长跑冠军的艾冬梅,退役后一家三口租住在北京一个10多平米的小屋里,2007年她声称要变卖金牌,以缓解家庭生活困难

我国著名长跑运动员孙英杰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说,她的队友很多退役后都无所适从,即便是像自己这样成绩好点的,上面给安排了工作,可是因为自己文化素质不够,很难胜任。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上述运动员的悲惨人生,值得即将退役运动员的警惕!

如果对“第二人生”计划不明确,规划不清晰,退役之后的安置又不理想,很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不好的连锁反应,因为退役后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经济来源。

把赛场上的那种自信,充分利用在“第二人生”的计划与规划中,拒绝惶恐不安。不要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要多看世界的发展,关注自己小世界之外的一切信息。

近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各省市体育局都在不断的为退役运动员安置出谋划策。

目前,大多数省区市体育部门均设有运动员保障机构,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对于即将退役的普通运动员来说,是一个极佳的转型时机,要大胆突破自己,规划自己,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结合自身的优势去选择。

从2010年开始,体育总局人力中心对十几个省份进行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的扶持,除了职业指导,还有专业心理指导。

体育总局人力中心都面向全国进行专项培训,包括教练员、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证等通用能力培训,还分门别类对户外指导员、健身教练、冰雪从业人员等进行教学。

虽然各类培训不一定为退役运动员直接提供工作,但却是增长自身社会技能的一个好机会,从0到1,终会成功。转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即将退役的运用在成长中自我总结。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总结几个方向,希望能够对即将退役的普通运动员一些启发。举办的各种培训一定不要排斥,要积极参加。

1.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培训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如果对教师行业有兴趣的运动员,建议参加体育总局组织的这类培训,虽然过程会很“艰辛”但是只要坚持下来,拿证之后就可以考取教师编制!

当体育教师是很多人退役后的优选,但进入校园的通行证并不容易拿到。在竞技生涯中,几乎将全部精力用于竞技提升的专业运动员,像全日制学生一样文化学习不现实,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缺乏竞争力。若要参加培训,就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念。

2.健身教练培训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这类培训相比教师资格证的培训稍微简单一点,但是也需要大家学习理论知识,参加考试!

3.健康管理师培训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健康管理师是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体检医生、预防医学医生、健康教育专家、医学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体,是一个高端职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逐步推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的转变,市场对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健康管理师证书的含金量也是越来越高。今年发生的“冠状肺炎”,也必定会在今后助推这种职业的兴起,所以大家要抓住机会。

4.雪上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倒计时,雪上项目在全国的推广也越来越多,考取雪上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对退役后的就业选择有很大帮助。一方面结合自身专业,一方面持有相关证书,可以进入一些俱乐部、培训学校承担相应的培训工作。

5.教练员的培训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参加这类培训,可以为今后的进入省、市级运动队从教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过培训能够尽快适应教练员岗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所在运动队提供更好的服务。

6.外指导员的培训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随着国民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只是简单的跟团旅游,而是向往独自或者跟着户外俱乐部背上背包走向自然,为户外指导员行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运动员】赛场的我信心满满,却对“第二人生”惶恐不安

愿你的“第二人生”始终光明

除了政策托底、保障后移,破解退役运动员转型难题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社会专业机构、公益组织也逐步参与进来,或与体育部门达成合作,或借助自身资源建立平台,帮助退役运动员开启“第二次人生”。相信不久之后,便会形成长效机制,打通退役运动员的就业输出通道,让他们多年挥洒在赛场和训练场的青春能换回一个新的人生。

不管在哪里,你始终是那个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人!

致为中国体育事业付出的所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