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無為”的中層管理者不能要,他們正在毀掉公司

這四種“無為”的中層管理者不能要,他們正在毀掉公司

在企業中,中層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力量,企業的戰略執行要靠他們完成,企業文化和精神要靠他們傳播。一個好的中層可以為企業創造出良好的業績,一個不合格的中層會逐步毀掉公司的根基。管理者不合格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技能、素質、觀念等等原因,有四種"無為"的管理者,看似無害,缺具有侵蝕性,如果沒有儘早清除,會讓你的企業一步步喪失競爭力。

這四種“無為”的中層管理者不能要,他們正在毀掉公司

1、不能控制情緒的管理者

有一個經理,因為在公司時間久了,見到了公司的種種“不公平”,又感嘆於自己所受的不公平,於是見誰都抱怨,在領導那邊抱怨某某部門沒幹事,在其他部門經理面前抱怨領導不公正,甚至在下屬面前抱怨哪個部門新增了員工但事沒多幹,抱怨領導聽不進去自己的意見等等。有一天這個下屬跑到公司領導那裡要求加薪,理由之一就是某某經理增加了一個下屬,但是工作沒多做,所以他應該加薪。

企業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也做不到事事讓員工滿意,有抱怨是正常的,但應該適度,尤其是中層幹部,抱怨必須分事情、場合和對象。中層幹部的行為會對下屬造成最直接的影響,對下屬不分輕重的抱怨,輕則打擊員工積極性,重則讓員工失去對公司的信心。

掌控情緒是成熟管理者的標誌之一,控制情緒最好的辦法是改變對事情的看法。當一個事實發生了,刺激了我們對這個事情的看法(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消極的),然後產生結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事實已經發生是不可能改變,要改變結果的辦法就是改變對事情的看法。管理者在抱怨之後尤其是在下屬面前抱怨後,要做的是引導自己和下屬消除抱怨,建立積極的思維觀念。如果實在無法消除,至少所有人還有選擇權,如果實在覺得委屈,可以選擇離開公司,這樣對公司、對員工、對個人都有好處。

這四種“無為”的中層管理者不能要,他們正在毀掉公司

2、缺乏挑戰精神,關注自己的利益

有的中層管理者,利用公司管理漏洞、目標考核機制的不完善,為自己設定低標準的目標,迴避關鍵職責,將關鍵的任務作為獲取利益的工具,甚至不惜利用權力謀取私利。這樣的管理者,永遠用現在能達到的標準來設定他的目標,當你和他談考核指標,只要提高標準或者有難度的目標,聽到最多的就是“做不到",然後找客戶、市場、當前難題一堆的理由,讓他設定自己的目標,拿寫不痛不癢的事情來當做目標,整個考核下來成績非常好。當公司要求改善、處理某件事,他就和公司談獎金,要獎勵。

曾有一個主管讓他設定有明確結果,有點挑戰性的目標,他直接說這是在整他,他不能給自己挖坑。還有一個部門經理因為之前工作的不到位,導致公司租賃車輛的違章過多,要求他處理這些違章,他以激勵員工為由要求公司給予獎金。

在企業中,任何部門的設立應該要與經營目標有關,作為企業領導應當考慮這個部門的目標是什麼,它應該為企業做出什麼貢獻。如果領導沒辦法想的很清楚,那麼應當選擇一個有擔當的管理者,他會替你實現目的。

這四種“無為”的中層管理者不能要,他們正在毀掉公司

3、不會做體系的管理者

有這樣一種管理者,解決問題能力非常強,事情到了他手裡往往可以很好的解決,但是卻不會解決日常的工作行為和細節的問題,有些管理者擅長於寫制度流程,結果制度流程寫了一大堆,問題還是老樣子。中層管理者所肩負不僅僅是解決問題,更重要的建立一套體系,培養部門員工的良好的工作習慣和思維觀念,避免同一問題一再出現,除非是緊急情況下,優秀的管理者不應該做的是表現出自己是能人。體系的建設應當以結果來設計,部門內每個崗位要輸出的結果是什麼、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接收它的人需要的是什麼,搞清楚了這些,工作的思路也就有了,再來設計該如何滿足這些要求,流程中哪些是需要,哪些不需要的,應該要增加哪些,減少哪些。

有一個銷售部門,他們基本的產品知識培訓資料、競品培訓、基礎的銷售技能培訓都沒有,新業務員工入職簡單介紹了下公司情況,告訴他產品報價方法,然後直接帶出去見客戶,美其名曰現場教學。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離職率高居不下,新業務員對公司產品沒信心,出單週期長,部門整體業績沒有提升。另一個售後維修業務部門,前一任部門經理在的時候業績始終維持在110萬左右再也上不去了,換了一任經理,過了2個月業績提升到130多萬,再過2個月突破150萬,問他為什麼,他說公司的業務體量已經有了,他只是把業務流程和方法抓了一下,業績就起來了。

這四種“無為”的中層管理者不能要,他們正在毀掉公司

4、對業務不精通的管理者

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員工因為在公司乾的久了被提拔成主管;一個員工因為經常陪著領導喝酒被提拔成主管;一個員工因為給領導開車、幫領導辦事被提拔成了主管。這些人坐上主管以後,極好的部分人,知道自己基礎差,於是認真學習、努力提高,成為了合格的主管,這種情況應該要恭喜領導真是好運氣,可惜這種情況太少;稍好一些的,自己對業務一概不懂,乾脆少管,讓會的去做,他等結果就可以了;大多數的人,不懂裝懂,事事要管,結果弄的部門人心向背,抱怨連連。

一個好的管理者一要懂業務,二要會管人,對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有不小的要求。管理者的提拔要考慮三方面的情況:業務能力、品德以及綜合素質(比如組織能力、人際關係、規劃能力等等),但目前並沒有一個高準確率的測評工具能夠幫助我們評估一個人是否適合做管理者,因此在較成熟的企業對管理者的提拔有一整套的考察辦法,既有科學的評估工具,同時又有憑經驗的評估方法,並且有一整套的培訓課程,但是中小企業在人才培訓和測評體系上是比較缺乏的,選擇管理者更應該慎重,如果非要選,選個懂業務的好過你熟悉的,至少你的業務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在企業中特別是中小企業,可以只做管理不做業務的管理者少之又少,管理者除非只是名義上的,掌握實權的另有其人,否則他不可避免的要做業務方面的決策,對業務不精通的管理者往往無法抓住關鍵問題,業務策略、方向偏差,導致無法取得理想的成果,徒做無用功。

”無為“的含義是自治,要的是積極進取,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每個部門都是企業的一個系統,企業要高效的運轉,需要各個系統的協同運作,管理者就是每個系統的傳感器,接受信息並轉換成合理的系統指令。上面這四種管理者,就像存在安全隱患的傳感器,如不及時修復,在企業運轉中可能隨時出現故障,成為前進的障礙,而且時間越長越難以清除。這四種管理者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容易因為情感或其他的原因而聽之任之,需要企業的領導者早做防範,避免成為企業成長的不利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