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护士,做天使” 护士节征文④

“做人,做护士,做天使” 护士节征文④|抗疫之路,你我同行


护士节系列征文④


作者:血透室 杨静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正掀起全民共同抗击新型肺炎的战役,就像时间被拧住了发条一样,城市节奏也在忽然间慢顿下来,人们都闭门不出,生活安静而紧张。


就是这样一个疫情的特殊时期,有着一群相伴逆行的人。他们就是为了续命而逆行的血透患者以及为了守护血透患者生命而逆行的血透医护人员。


····


义无反顾,全体返岗

奔赴抗疫一线


血透室是医院一个特殊的存在,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工作性质。治疗间是一个大通间,容纳所有透析患者治疗,感染风险极高,如有一人感染将会“团灭”。


接到医院通知后,科内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工作中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和无私奉献。


一句召令,所有的护士全部返回岗位,她们有的放弃了难得的春节休假回家的机会,有的过家门而不入,直接返程;有的花高价打飞的飞回深圳;有的通宵舟车劳累往回赶。


或许父母不理解;爱人不谅解;儿女不了解,只有宣誓过希波拉底克宣言的我们才懂得那句“召必回,回必战”的决心。所以,我们义无反顾,走上逆行之路,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


结合血透室的实际情况及防控要求,如何把好防控第一关,重点放在透析患者的预检分诊工作上,而面对着几百个透析患者,每日三班治疗的密集性,如何优化并有效进行预检分诊是个棘手的问题。


····


····


科室护长迅速部署安排

确保透析患者安全


作为一个老党员,一个有着近30年护龄并参加过抗击非典、有着丰富经验的丁殊节护士长迅速做出部署安排,统筹布局,稳定人心。


“做人,做护士,做天使” 护士节征文④|抗疫之路,你我同行


她首先制定透析患者分诊标准,明确接诊患者地点,在血透室候诊厅设立体温监测点,配备体温枪、备用口罩、鞋套、快速手消毒液等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


每个患者和陪护人员入室透析前,都必须戴好口罩,体温监测正常,穿好鞋套、进行手卫生;对于口罩佩戴不正确、洗手不正规、依从性差的患者或陪护人员,她都要苦口婆心,再三叮嘱他们:“请戴好口罩”,“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做完透析直接回家”,“大家候诊的时候请分开入坐”,“一定要开窗通风,勤洗手哦”。有时候,她更是亲自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


疫情之下,透析患者们更加理解和配合各种防控工作。


“我不能让我的护士冒险”


作为护士长,要对患者负责,也要对自己的护士团队负责,随着疫情的严重,各种防护物资紧缺,科内也进行物资管控,连医用N95口罩都没有,但是在面对疑似患者的防护用具上绝不马虎。


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能让我的护士冒险,我要替你们的家人对你们负责”。正是因为这句话,让科内的护士姐们不再焦虑和恐惧。


在接待一位从高风险地区来的患者时,丁护士长拿出自己高价购买的N95防护口罩填补科室空缺,对治疗护士穿戴的防护服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对每一步消毒隔离措施检查了又检查。


我们都道她是啰嗦,但都知道她是为了护士姐妹们的安全才事事小心,处处谨慎。


即便各种物资如此紧缺的情况,在全科两百多个患者筛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查时,她也首当其冲,自己承担起采样工作。她说:“我是科室的护士长,我是个老党员,我肯定要第一个上”。


····

“做人,做护士,做天使” 护士节征文④|抗疫之路,你我同行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身边默默付出的人很多很多,她们放弃团聚、放弃安全、坚守岗位,不计生死,科室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治愈人数的不断增多、死亡病例的降低、疑似病例的稳定、新增病例的减少 ,这都在告诉我们,一切都已经好起来了,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


“做人,做护士,做天使” 护士节征文④|抗疫之路,你我同行


2020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力量。同样的,在血透室这个特殊又平凡的岗位上,让病患看到了我们罗湖医院医护的职业力量。


在疫情下“逆行”透析,有我们相伴同行,有我们保驾护航。


作者:血透室 杨静

照片:宣传策划组 刘玉文

护士节头图:宣传策划组 刘玉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