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就一定买不起房吗?

最近身边有朋友来问我,好像房价又要涨了,到底什么时候买比较合适?看着他矛盾的表情,我欲言又止,想了一会,认真的告诉他:中午买比较便宜。他很疑惑:为什么?答:早晚要涨价。看着这位朋友悻悻而去的背影,我想也许有时候买不起房,真不是钱不够,而是错误的思维。

穷,就一定买不起房吗?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房子都是有钱人才买得起的,穷人一辈子可能都挣不到买房的首付,因此很多人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买房机会,等到房价真到了高不可攀的时候,又感叹为何命运如此不公。我所在的城市曾经被媒体报道是全国房价虚高的几个城市之一,房价收入比达到16:1。笔者13年认识一个女孩子,大学刚毕业,工资3.5K,当其他人在抱怨买不起房的时候,17年她已经在市中心核心地段置换了一套新房。她跟我讲起她的买房经历:参加工作第三年她存够了10W块(真不容易,后面两年应该加工资了吧),不甘心一直租房住,而男朋友又遥遥无期,她咬咬牙问父母和同事一共借了5万块,三层首付,在离市中心比较偏的位置买了一套80平的小房子,贷满30年,月供1600。17年本地房价翻倍,她卖掉了老房子,除去贷款,当初的15万变成了60多万(言语君口算了一下数据无误),正好凑够市中心一套200万房子的首付,而此时她和男朋友的收入已完全可以支持每月的还贷。听起来这个故事似乎不太真实却又让言语君无法反驳。

穷,就一定买不起房吗?

讲故事不是言语君的风格,我们来复盘上面那位女生的买房经历。1、当房价贵的时候,买还是等,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城市的房价有些区域高,有些区域低,有人老是幻想着能在市区、核心地段拥有一套房子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核心地段房价高,普通人靠工资来积攒首付,等到首付够的时候,房价又不知道蹭蹭涨到哪了。房价翻一倍并不难,而普通人工资每年涨20%都得对老板感激涕零。正确的买房决策应该是力所能及,买得起比买的好更重要,用有限的首付款买到适合的房子,不论是为自住还是投资,到手的比悬在空中的更可靠。2、钱不够要不要等。买房是人生大事,很多人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买房才叫实力,借钱或靠父母反而颜面无光。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买房是一件要靠全家,甚至全家族鼎力支持才能完成的大事,会不会利用家庭和家族翘起财富杠杆,体现的不仅是个人的能力,也是整个家族的能力,那些亲戚来借钱买房一概拒绝的家庭往往是缺乏财富观念的。试想上文中女生父母和朋友借出去的5万,三年后收益率会比理财产品低吗?3、贷款买房值不值得。很多人觉得贷款不划算了,贷款买房要付出高昂的房贷利息,一般人按贷款20年,算下来要付的利息和本金差不多一样多。但是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杠杆的作用,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地球。在财富的天平中,往往会使用杠杆的人比不会使用杠杆的人能攫取更多的财富,上文中女孩房价翻倍卖掉房子后,首付款按理应该是从15万变成30万,可最后她拿到了60万,这就是因为她使用了杠杆,她用15万的首付翘起45万的资产,杠杆率1:2;等到45万的资产变成90万时,杠杆率变成了1:6,她用从银行贷的钱帮她赚了一倍。

穷,就一定买不起房吗?

从复盘女生买房的经历我们得出,要想买房首先得下定决心(当然努力工作攒首付也很重要),其次要学会量力而行,重在最后一个“行”字,再次要学会借力,借家族之力,借朋友之力,借一切能接之力(当然不要借高利贷),最后要学会使用杠杠,在最适合的支点用杠杆来撬动财富天平(首付越低越好)。讲这么多,回到本文的结尾:穷,不是你的错,认为穷就买不起房才是你的错。

(言语君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鼓动大家买房,也不是鼓吹房价会上涨,以上所有论点都是在房价上涨的基础上推理出,眼下中国房地产的走向并不适合套用,本文仅供开拓思维,不带洗脑。喜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言语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