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上期心理学播出之后,(国内疫情接近尾声,为什么依然有人忧心忡忡?| 科技袁人Plus)我们收到很多差评,小猿很是苦恼,只听说过心理学家帮别人解决问题,难道现在要让小猿来安慰心理学家?

不过没想到,大佬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真不一样,唐老师不仅自己反思了问题,还决定出一期视频,教大家如何面对差评。遭遇差评之后,我们会感到恐惧、羞耻和内疚,这三种心理会导致不一样的效果,有时候差评还会促进我们不断进步、完善自我。小猿觉得唐老师这期视频的效果好多了,不知道大家感觉怎么样~

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Q4y1T7uD

部分评论:

天羽沫沫: 唐老师讲的东西对我很有用!我总是为过去所做的一些事烦恼。就像一直好不了的伤疤一样。一想起来就疼。

天地长久: 以前的糗事像蚀骨之虫啃咬着我,一直在想办法摆脱。今天终于能解脱了,现在我心里只有对自我人格的内疚,明明只是因为不成熟才挨打毒打,我却一直责怪自己人格的不是,心疼自己!(=・ω・=)

元素分解: 借用陈平老师一句话:不要怕别人指出你的错误,因为有免费学习机会,免费得到新知识不好么!?

精彩呈现: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科技袁人Plus

哈喽,我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唐义诚,

这两天回看了自己前一期的节目,扎心扎透了...这辈子第一次收到这么多“差评”,当然,作为一个心理学人,这些都是小事啦!前一期节目里,有粉丝吐槽我读稿痕迹过重,于是,这期节目里……我决定脱稿了!而且这期节目,我和大家聊聊"被差评"这件小事儿!

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科技袁人Plus

我们常说的“差评”其实是一种来自他人的责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差评”其实是社会网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关于社会道德的教育工具。但是,仍然没有人会喜欢被“差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责备会激发出两种非常负面的情绪,一种是恐惧,另一种是羞耻。

为什么被责备让人恐惧?我在之前节目中提到过,人类是自然界中最依赖社会群体的动物,尤其是在原始社会,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依赖同伴提供信息、分享食物和相互保护。一旦被自己的群体排斥,在很大程度上,无异于直接宣判了死亡。这就形成了人类天生恐惧排斥的本能。

责备,就是遭到排斥的一个警铃。因为责备所传递给你的信息就是:“我对你不满意”“你没有做到我想要的”“我和你不是一伙儿的”。有脑成像技术显示,当人们听到责备时,大脑的杏仁核会产生明显的反应,要知道,杏仁核就是我们脑中负责感知恐惧的区域。

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科技袁人Plus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许多人在被责备时会给自己找理由,我们在另一次节目分析过的“甩锅”行为,就是我们受到责备的时候常出现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它的潜台词是在说:“这个结果不是我造成的,请不要把我排斥出去。”

恐惧让许多人下意识地躲避责备。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会过于迅速地接受它,让这些责备深深地扎进心里,自己慢慢消化。这样产生的情感,就是强烈的羞耻感。

羞耻堪称为人类最负面的情绪,它是一种直接针对自我的情感。当我们的缺点或者错误被当面说出来的时候,当因为受到责备而觉得低人一等的时候,当我们没能得到他人尊敬而受轻视的时候,就会感到羞耻·。羞耻的情绪让我们以为“没有人爱我,没有人愿意接纳我”,并让我们变得愈发的谨小慎微。

同时,羞耻感会切断一些正面情绪,例如兴奋、愉悦或者好奇。在它出现的一瞬间,它会切断由正面情绪带来的探索、投入的渴望,取而代之以警惕和抑制。

责备带来的恐惧感与羞耻感,让许多人开始陷入“自我厌恶”的思维中。有些人会很难原谅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只记得错误发生的时刻,而忽略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不仅如此,他们还会陷入对过去的“反刍性”思考之中,反复“咀嚼”、琢磨已经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自己都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或是犯了不该犯的错,而在他人眼中,这些可能都并不能算是错误。

要想不被“差评”带入“自我厌恶”的深渊,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学会

把错误和人格区分开是面对责备的最可贵态度。我们可以责怪自己的错误行为,而不是人格,这种“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可以让我们产生“内疚感”。内疚则能让人一直努力改进,让人有动力去修正自己的错误,在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上一期节目被吐槽了之后,我就开始反思,我的节目的确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是一个糟糕的人,这时候,内心的羞耻感就缓解了很多,再想想自己节目效果上的确做得不够好,就有了内疚感——对不起粉丝呀!于是就产生了改变的动力。

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科技袁人Plus

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科技袁人Plus

区分开了错误和人格之后,就可以着手改正自己的错误。事实上,每一次错误的改正都是一次自我完善的机会,事实上,生命的演化就是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理查德·道金斯在《盲眼钟表匠》称之为“累进选择”,这个过程的力量非常强大。比如在自然界,这种作用的结果会产生一种称作“造物幻觉”的假象,意思就是大自然的事物实在是太完美,太精妙,就像是由某种神秘的力量设计的一样。实际上呢,所谓完美的造物其实是对无数次错误不断修正后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一个“正在被打磨的作品”

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科技袁人Plus

除此之外,每当你内心对自我的批评与厌恶又出现的时候,

可以尝试着回想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譬如:我会发现无论自己每场讲座发挥得如何,总会有一小部分人给我正面的评价,也就是我的每次表现总有可圈可点之处,这种想法就为我提供了力量感。

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科技袁人Plus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被“差评”,心理学的作用就是教会我们用自我接纳的态度面对一切,既不会自欺欺人地为自己辩护,也不会通过过于自我苛责去伤害、攻击自己,更不会无视批评,放弃自己不去努力。取而代之的是,是直面差评,改变自己。 感谢收看这期节目,愿心理学伴你我一起成长,我们下次再见。

拓展阅读:

国内疫情接近尾声,为什么依然有人忧心忡忡?| 科技袁人Plus 关于疫情异地恋,我有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 科技袁人

人经历最残酷的灾难会变怎样?| 科技袁人Plus疫情后的心理学特别篇

心理学:故意隐瞒病情的,是哪类人?| 科技袁人Plus第27期

全民抗疫之际,为什么有人总想“主动感染”?| 科技袁人

“甩锅”是一种本能?难怪我控制不住自己 | 科技袁人Plus

被指责时,该如何花式应对?| 科技袁人Plus

背景简介:本文是【科技袁人Plus】听说有人吐槽我?让你感受一下心理学家的反击!的文字介绍,视频发布于2020年4月22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Q4y1T7uD)。

责任编辑:祝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