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課堂——白薇

中藥課堂——白薇


1來源


中藥課堂——白薇


本品為蘿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乾燥根和根莖。


2相關名


軟白薇、薇草、白尾、白馬薇、白暮、炙白薇。


3產地


主要分佈於山東、安徽,遼寧、四川、江蘇、浙江、福建、甘肅,河北、陝西等省;主產于山東莒縣、沂水、日照;江蘇贛榆、東臺;安徽滁縣、嘉山、來安等地。通常以山東所產為佳。


4採收加工


中藥課堂——白薇


春、秋二季採挖,洗淨,乾燥。


5性狀鑑別


中藥課堂——白薇


本品根莖粗短,有結節,多彎曲。上面有圓形的莖痕,下面及兩側簇生多數細長的根,根長10~25cm,直徑0.1~0.2cm。表面棕黃色。質脆,易折斷,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氣微,味微苦。


6性味歸經


苦、鹹,寒。歸肝、胃、肺經。


7性能特點


本品苦洩降,鹹入血,寒清解,兼透散,略益陰,入肝、胃、肺經。既退虛熱、涼血熱,又透營熱、透表熱,為治虛熱及熱入營血之要藥。並能清肺而止咳,利水而通淋,解熱毒而療瘡,解蛇毒而療毒蛇咬傷。


8功效


退虛熱,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9主治病證


1、陰虛發熱,骨蒸潮熱,產後虛熱,陰虛外感。


2、溫病熱入營血證;肺熱咳嗽。


3、熱淋,血淋。


4、癰腫瘡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10配伍


白薇配玉竹:白薇性寒,功能退虛熱兼透散益陰;玉竹性平,功能滋陰生津而不甚滋膩。兩藥相合,既滋陰又透表,治陰虛外感。


11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2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12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益陰,故脾虛食少便溏者不宜服。


聲明: 本文轉自網絡,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僅為傳播中藥基礎知識。若有異議,將做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