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新天地弄堂的插畫書店-“鯨字號”深耕線上、紮根街區

晨報記者 李欣欣

疫情期間,不少實體書店紛紛在網上發出“求助信”。和其他零售店相比,書店的復工之路似乎來得更加艱難。

在新天地附近的弄堂裡,有一家主打插畫的文藝小書店“鯨字號”。自去年意外火起來之後,也和所有店鋪一樣,如今正面臨著客流下降的挑戰。

然而,“撐不住了”這樣的故事,卻沒有發生在“鯨字號”身上。書店創始人張曄說,“我們一直在打造線上平臺,也很注重街區的互助,有了長期‘幕後’的積累,當實體店受到衝擊時,我們並不慌張。”

不依靠“網紅”帶來的名氣

“鯨字號”開在自忠路上,離新天地地鐵站很近。因為開在二樓,又在馬路轉角,一不留心就會錯過。

進門處有一塊小小的藍色招牌,沿著木樓梯走進店裡,一轉彎,琳琅滿目的空間展現在眼前。整個店面佈置得暖洋洋的,插畫書、貼紙、海報、明信片……走廊裡還有定期的展覽可以參觀,整個空間的佈置創意十足,不少客人把這裡視為必逛的“解憂網紅鋪”。

張曄今年33歲,她曾在建築公司的品牌部工作。3年前,偶然接觸到了插畫後,學藝術的她認為插畫市場有廣闊的潛力,便搭建起一個關於插畫的線上平臺。

很快,這個平臺就聚攏了許多插畫師、插畫愛好者,活動也從線上延伸到線下,開設插畫課程、策展、開發周邊產品、做音頻節目,這些形式格外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2年前,張曄決定開一家書店,為朋友們的插畫作品提供一個展示空間,也打造一個可以面對面交流的地方。“去年我們書店搬到自忠路的老洋房後,突然之間成了網紅,這讓我們始料未及。”

在疫情發生之前,每到週末,“鯨字號”50多平方米的空間總是擠滿了人,店員有時不得不採取一些限流措施。

“疫情一來,門店還是很受影響的。2月、3月期間,書店的客流只有平日的1-2成,4月以後,已經恢復到了7成以上,目前主要缺失的是來自外地的客流,還有未能開學出門的學生。但對我們來說,小店只是回到意外走紅前‘熟悉的溫度’裡。”張曄說。

張曄的團隊有10人,多數員工都在參與線上平臺的工作。“疫情期間,線上平臺為書店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我們有穩定的線上插畫課程、淘寶店、有品質的公眾號、音頻節目等。”

讓“鯨字號”團隊感動的是,一些插畫師告訴她,整個2月份,自己唯一的收入都來自於“鯨字號”打造的平臺。

5月,新的插畫師作品展又要在書店開啟了。曾在米蘭佈置了中國年大櫥窗的插畫師螞蟻,將展出自己的東方風格插畫,還會有現場創作等活動。

一起打造“最好的街區”

“鯨字號”很注重“與街區共存”的理念。最早開在淮海中路一帶時,書店就為周圍的咖啡店、麵包店設計過插畫印章,還會向店裡的客人推薦附近的文藝小店。

自去年搬到自忠路後,書店很快和附近的咖啡廳、麵包店、餐廳打成一片,連住在附近的鄰居阿姨們,都跟書店成了朋友。

張曄說:“我每週都會去書店旁邊的咖啡店,招待來自各地的插畫師,還有很多的合作洽談都在附近的小店發生。有時其他店鋪舉行活動,也會邀請我們去參加。這樣一來,我們就能認識更多的朋友,也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去年書店搬家到新天地附近,也是因為這片街區的氛圍。

“一些客人專門到我們店裡來打卡,離開時,通過我們放置的名片,還有店員的推薦,發現周邊有其他好玩的小店,那麼客人的體驗也會更加豐富。”

疫情一來,張曄更加堅定了“融入街區”的想法。“小店是無法孤立生存的,尤其當考驗來臨,大家面臨著客流下滑的挑戰。那麼同一個街區的小店更需要互相支持,想辦法提升街區的人氣,一起營造更好的氛圍。”

在張曄的理想圖景中,最好的街區,既有生活的煙火氣,又有商業的便利性和豐富度。

“我們不僅在書店的商品和服務上下功夫,更希望超出書店的空間範圍,擴散到周邊,和街區一起生存發展。”張曄對未來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