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训练这么做,不把尿就能告别纸尿裤!

天气开始慢慢转热了,很多家长也开始计划着给孩子脱掉纸尿裤。

但是,如厕训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轻松啦。

如厕训练也是需要尊重宝宝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的。

对于1岁以前的宝宝来说,他们的尿道、肛门括约肌发育尚未成熟,所以,并不具备自主排便的能力,更别说进行如厕训练了。

1岁之后的宝宝,虽然身体条件达到了要求,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还相对欠缺,很难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厕训练也很难进行。

如厕训练这么做,不把尿就能告别纸尿裤!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为了省事便会给孩子把屎把尿,或者穿开裆裤。

但这两种方式对宝宝来说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01.为什么不能把屎把尿、穿开裆裤?

1)把屎把尿的危害:

频繁的把屎把尿会对宝宝的生理发育造成影响,会出现尿频、脱肛、骨骼发育出现问题等。

并且,频繁的把屎把尿会让孩子难以形成自身的排尿反射,在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仍旧会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孩子没有尿意、极力想要挣脱时,家长仍然不断的摇晃孩子,并发出“嘘嘘”的声音,孩子不尿誓不罢休。

这样的强行把尿不正是违背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生理本能吗?


2)穿开裆裤的危害:

幼小的宝宝正是处在比较好动的年龄,这蹭蹭,那坐坐,光着屁股就很容易让细菌趁机而入,女宝宝还有可能因此感染妇科病。

并且穿开裆裤的宝宝,一会摸摸嘴巴,一会摸摸屁股,很容易感染粪口传播的一类疾病。

如厕训练这么做,不把尿就能告别纸尿裤!

其实应对孩子尿裤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穿纸尿裤。

如果家长怕纸尿裤太热的话,就给孩子穿闭口的小内裤,尿湿了就换,一定不能嫌麻烦。

一定要耐心等待孩子能够学习如厕的年龄。


02.什么年龄可以进行如厕训练?

美国儿科学会(AAP)表示,大多数婴幼儿在 18~24 个月大之间会出现排便意识;也有一些宝宝直到两岁半左右才开始有所表现。

一般来说,在宝宝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后,再进行如厕训练,会取得较显著的成果。

有数据表明,宝宝在18个月大之前,进行如厕训练,需要到4岁才能完全掌握自主如厕。但2岁左右开始开展如厕训练的孩子,仅需1年就能够独立上厕所了。

所以说,如厕训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开始时间,具体的时间要根据宝宝自身的情况而定。

如厕训练这么做,不把尿就能告别纸尿裤!


03.可以开始如厕训练的信号

当宝宝出现如下情况时,就表示如厕训练可以开始了:

  • · 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白天尿不湿能够保持2小时干燥,或午睡后尿不湿仍然干燥;
  • · 有排便意识:尿不湿脏了或想排便时,有语言表达的欲望;
  • · 对小内裤、座便器产生兴趣;
  • · 可以有规律的进行排便;
  • · 主动要求脱掉纸尿裤;
  • · 能够听懂并遵守简单的指令

如厕训练这么做,不把尿就能告别纸尿裤!

当你决定要开始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时,也不要过分期待。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嘛。如厕训练也是一样,要顺其自然,让孩子慢慢适应。


04.如何进行如厕训练?

1)选择适合宝宝的小马桶

和宝宝一起选购一款TA喜欢的儿童专用座便器。小马桶会让宝宝在如厕时更加舒适一些。

如厕训练这么做,不把尿就能告别纸尿裤!

2)言传不如身教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示范。

同性成年人带着宝宝一起上厕所,让孩子跟着成年人学习如何上厕所。比如妈妈教给女宝宝如何擦屁股,爸爸交给男宝宝如何站着尿尿。


3)从大便训练入手

一般来说,大便时间相对固定。家长可以在排便时间主动询问孩子是否想要排大便,让孩子通过排大便来慢慢适应座便器。


4)引导

待孩子能够正确使用座便器排大便后,家长可以开始引导孩子使用座便器完成小便。

当孩子出现如:双腿夹紧、撅着屁股、不停跺脚,或者用手抓着裆部等行为时,家长可以询问孩子是否要小便,并带孩子去上厕所。


5)多鼓励

在训练宝宝如厕的过程中,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孩子每次的小进步进行表扬,不要因为一些小错误就批评孩子。


6)午睡及夜间训练

在宝宝完成白天如厕训练后,可以慢慢开始鼓励宝宝在入睡前以及睡醒后,及时的使用座便器。


05.最后

什么时间开始如厕训练,什么时候可以脱掉纸尿裤,都应该是由孩子来决定的。

而不应该变成“我觉得”“我认为”“别人这么说”。

如厕训练这么做,不把尿就能告别纸尿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