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固始一種快失傳的美食

信陽固始一種快失傳的美食

三河尖人素來以大米為主食。在“固始南山五社”人的想象中,“三河尖”那可是淮河岸邊的北侉子。其實不然,三河尖人在生活習俗及吃的方面,既不囿於皖北人的生活習慣,又不承襲河南北方人的生活方式。三河尖人的整個生活方式倒與江南水鄉的蘇滬杭相似,融入於吳儂軟語靈秀和河南人的豪放於一體,得益於淮河水的融會貫通,連三河尖人做的麵食都享有名氣。拿高樁饃來說吧,就是三河尖歷史悠久的特色傳統麵食之一。

信陽固始一種快失傳的美食

在三河尖製作高樁饃最有名的數河西岸的房家和與河東岸的李西谷,他們二人稱得上是三河尖河東水西製作高樁饃的高手。房家和幾代人都是做高樁饃的世家也兼推面磨,有做高樁饃的豐富經驗,他在三河尖的賣饃業享有很高的聲譽,他不僅製作高樁饃,還製作鍋巴子饃。其實,過去三河尖經營高樁饃的店家很多,清末民初時,三河尖鎮子上就有好幾家饃鋪,他們都是做高樁饃的行家裡手。但從五八年吃食堂開始至大食堂結束以後的一段時期,就不見高樁饃的影子了,最後一次吃到高樁饃還是七十年代初,當時又曾短暫的閃現過一回,只是記不得是誰賣的了,至此後就徹底絕跡了。

信陽固始一種快失傳的美食

高樁饃,三河尖人又叫它“千層饃”,始於宋代。高樁饃之名取自它的外形,相比饅頭、龍條子饃、鍋冚(kan砍)子饃、轉香饃、老鱉吸水饃、鏊子饃、包子饃、鍋巴子饃等等而言,高樁饃個頭高,形狀如樁,頂部呈半圓形,底部向上凹進。高約十餘公分,直徑六公分左右。是用麵粉、酒酵子和水發酵後經人工反覆揉揣做成坯子後蒸制而成的。其特點是色白光亮,皮薄如紙,饃瓤乾爽,自然分層,聞之清香,食之爽口,耐嚼微甜。吃時可一層一層剝至饃心,肉筋筋的勁道。

信陽固始一種快失傳的美食

如果再佐以滷肉就著吃,簡直就是一種特美的享受。尤其是冬天,饃皮被炭火烘烤的焦黃之後,再一層層地趁熱剝著享用,更加酥脆香甜。

信陽固始一種快失傳的美食

製作方法 精粉白麵為主要原料。先把酵頭兌上水,加上面調勻成糊狀,放一旁養著。把麵粉與調好的“酵頭”放入大瓦盆中,倒入水,攪拌均勻,儘量把面和的硬實一點才行,不能太瓤。 製作高樁饃的關鍵在揉麵。將面揣勻揉透,狠揉狠揣。再把麵糰放在案板上,用力反反覆覆多次揣揉,每揣揉一次撒一次面醭,且墊微許鹼水(鹼墊多了饃泛黃而不雪白)。每揉一次要餳(xing醒)十多分鐘。揉時撒乾麵粉的目的應該是便於成饃時產生層次。老話說,和麵做到“三光”,即:盆光、面光、手光,可不能手插面盆裡拿不出來了。面和好後,把大坨面揪成一個個面劑子,把每個面劑子用手反覆揉搓成長條狀,再“搓摶(tuan團)”①成高十公分左右、直徑五公分左右的圓頂生坯,(沒蒸的生坯肯定比蒸熟成型的饃小),整齊地擺放在案板上,用溼紗布蓋好,再餳半小時左右。在餳的過程中,待生饃發好膨脹起來時,即可上籠。在上籠前,把餳好的生饃,每個再搓一遍,擺放在鋪有溼籠布的蒸籠內,每個生饃之間相隔兩公分左右的距離。擺完後,扣上籠蓋,將蒸籠移置到沸水鍋上,用旺火蒸二十分鐘即熟。一般家庭沒工夫做高樁饃,都是買。

信陽固始一種快失傳的美食

有一天的傍晚,我放學回家,家裡來客了。這時,大人們都在廚房忙碌著準備晚上的飯菜,已經做好的一個小火鍋擺在方桌上的紅泥爐上暖著。我看見方桌上還擺放一盤雪白誘人的高樁饃,強行嚥下早已流到嘴邊兒的口水,走過去走過來,眼睛都死死盯住那高樁饃不放,終於忍不住了,趁大人不備,偷一個撒腿就跑。真應驗了那句老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我慌慌張張地偷跑驚動了姥姥,說時遲那時快,姥姥一個箭步上來抓住我,從我後脖領子處把我提溜起來,在那樣的緊要關頭,我居然三握兩握把一個高樁饃握進嘴裡一小半,噎的我直翻白瞪眼,饃被我咬破不能待客,姥姥拿我沒法,吃了幾個釘釘鎬籌。不過上街買高樁饃大都是我的任務,但也佔便宜,每次買饃回來在沒開吃前,姥姥總會先掰一半給我,算是對我跑腿買饃的獎賞。

信陽固始一種快失傳的美食

回首往事,我對高樁饃別有一番情感。它是一種飲食文化傳承,不僅蘊藏著許多童年故事,而且飽含著深沉的家庭之愛和濃濃的親情……六十多年過去了,高樁饃那香甜的味道,至今都揮之不去。 現今,絕大多數生產大蒸饃的店家,已使用和麵機與做饃機,極少有店家制作手工饃了,更何況高樁饃還得費時費力地揉揣呢?從市場上買回的大蒸饃,咬它一口,如棉花在嘴;搦它一下,如棉花在手,泡不濫脹屁松屁松的不勁道,更沒嚼頭。過去那種真正手工製作的高樁饃在街市上從未見到。但很多三河尖人一直有高樁饃情結,多年之後從沒剪斷對它的牽掛,仍然還在留念過去那高樁饃的味道。心心念念地期盼著傳統的高樁饃能有傳承人儘早恢復製作,以解我等吃貨之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