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数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自我式教育,别耽误了孩子一生

文/晓梅妈妈聊育儿

同事小唐家四岁的孩子已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了,成为很多家长都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小唐在孩子刚刚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带孩子上早教班,通过各种方式来开发孩子的智力。现在小唐家的孩子已经会说很多简单的英语句子,认知很多的汉字,十以内的加减法都已经学得很溜了,美术,钢琴和舞蹈都有所涉猎。

用小唐的话说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唐说早教班的人很多的,需要提前半年报名才能去的。由此可见,小唐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相当高。其实,小唐的这种情况也只是当先千万父母的一个缩影而已。

高分数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自我式教育,别耽误了孩子一生

自古就流传着一句名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对读书对仕途的崇尚程度可见一斑,同时这句话也是从古至今,世世代代人们为了出人头地十分信任的至理名言。同样的这句话也很适用于当下的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孩子智力,高分数是似乎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

高分数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自我式教育,别耽误了孩子一生

分数至上的时代,孩子们都接受怎样的教育方式

1、刚会说话就上早教班

很多生活的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的孩子,在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会被爸妈抱着去上各种类型的早教班,来提高孩子智力。

2、采用各种方式全力开发孩子智力

很多的妈妈都会在孩子六岁之前给孩子补充各种的营养品,或让孩子学一些不适合,不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东西,来加快孩子脑部的发育,提高孩子的智力。崔玉涛老师说,很讨厌“开发智力”这个词,顺其自然的成长,正常智力就是最好的。很多的爸妈手把手地教给孩子怎么喝水,怎么吃饭,怎么去玩玩具,恨不得把自己会的东西都一股脑的全都传输给孩子,想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高分数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自我式教育,别耽误了孩子一生

3、让孩子去学各种特长,而从不问孩子是否喜欢

大多数孩子每周都要去上各种的特长班,而且年龄都比较小,美术班的小朋友四五岁的大有人在。舞蹈班,钢琴班的更是如此,很多的孩子可能都不喜欢妈妈给自己选的特长班。只是妈妈让去学的,自己就去了,其实孩子未必喜欢,也未必愿意学,或者学的会。

洪兰教授说其实很多的家长都存在着教育误区,逼着孩子去学习,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但是,很多的家长却没有想过,家长们一心追求的分数,一旦离开学校后就会失去它的魅力。同时很多的父母都忘记了自己对孩子的初心,一个妈妈在孕育一个小生命的时候,几乎天天期盼孩子健康,这种想法可能会一直持续一两年。过段时间后,妈妈就会忘记自己的初心,不断的要求孩子拥有过人的智力,考试满分。而父母一味地追求智力和分数,未必会让孩子优秀。

高分数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自我式教育,别耽误了孩子一生

一味追求智力和分数,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1、孩子失去天性,变得呆板

很多孩子在小时候就被爸妈要求学很多的特长,上各种的辅导班,没有玩耍时间,没有属于自己的掌控的时间。让孩子失去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天性,变得呆板冷漠。

2、一味追求高智商,让孩子变成“电脑硬盘”

有些孩子在上学之前几乎已经学完了小学一年级的全部课程,并且,美术和钢琴以及舞蹈都已经考过好几次级。这些孩子的大脑都被爸妈当成了“电脑硬盘”,不停地去储存知识,收集各种特长,并无限制的扩展内存,让孩子不断地去保存并继续储存更多的知识。杨佩昌在德国留学多年,并针对当下教育方式写了这样一本书《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而在一些欧美的发达国家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是不会要求学书本知识的,而更注重孩子的性格和能力方面的教育。

高分数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自我式教育,别耽误了孩子一生

3、没有自己的爱好

孩子在小时候思想和心智都不成熟,而这时爸妈占据了主导地位,长期以往,导致孩子没有自己的爱好。更没有办法发自内心去喜欢某种东西是什么感觉,缺乏来自内心深处的感知力。因为这些本该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反而被父母剥夺了,没有去亲身感触,学习的机会和过程。

洪兰教授说不要去让孩子跟别人比智力,比分数,而是要比孩子不会变的内在品性,如善良和正直,孝心和适应能力等。因为高智商和高分数,只适用于学校,而不适应社会和人的一生,更不是孩子的全部。

高分数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自我式教育,别耽误了孩子一生

培养孩子内在不变的东西,孩子才会更优秀

1、锻炼孩子独立性

独立性是孩子在进入学校时,首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当孩子拥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叠小被子,穿鞋子,吃饭等这些能力后,孩子就会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而独立性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更是重要,孩子有较强的独立性,会变得坚强,敢于闯荡,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更不会成为“啃老族”。

2、培养孩子安全感

很多的父母都忽略了对孩子安全感的培养,而孩子的安全感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也就是三岁之前。有了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有底气,才会更自信,才能够有去探索和发现的想法。因此,孩子在三岁之前,爸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陪孩子讲故事,做游戏都可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高分数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自我式教育,别耽误了孩子一生

3培养孩子感知力和认知力

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感知力去学习,去观察,去发现,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认知力,而非爸妈手把手地教会孩子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去玩。三岁之前是孩子感知力和认知力发展的很重要阶段,爸妈不妨可以尝试,去怎样搭积木,怎样骑小车子,给予孩子去感知事物的空间。

古人都遵循十年寒窗的苦读规律,想要一举成名,让天下人尽知,拥有荣华富贵。而一个人不变的品性才是孩子赢过他人的必胜砝码。因此,孩子能力和品行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智力和分数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晓梅妈妈聊育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