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老人不接受人工耳蝸,僅僅是因為沒錢?

中國老年人耳聾現狀

臨床上將老年開始出現的雙耳對稱,漸進性的神經性耳聾稱為老年性耳聾,人體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一系列衰老現象,老年性耳聾是因為聽覺系統衰老而引發的聽覺功能障礙。根據聽力學的研究,男性約從45歲以後開始出現聽力衰退,女性稍晚,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齡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耳聾的發病率也有所增加。

聽障老人不接受人工耳蝸,僅僅是因為沒錢?

人口老齡化

在發達國家,老年性聽力損失已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干預和幫助的問題,並對此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在我國我們才剛剛開始,中國的老年化也是迅速發展。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3億,佔總人口的比重近11%,2025年到2040年又將從2.84億增長到4億多。在未來的近半個世紀中,我國老年人口將一直呈迅速增長的發展趨勢。家庭結構功能的變化要求社會必須建立系統化聽力健康老年產業。

聽障老人不接受人工耳蝸,僅僅是因為沒錢?

聽力檢查

家庭代數的減少,表明老年人單獨生活的家庭即所謂空巢家庭增多。1998年,在有65歲及其以上老人戶中,只有一對兩人生活的家庭佔11%,單身老人戶佔10.44%,兩項合計,共佔21.44%。這部分老人往往難以得到家庭的照料。家庭結構的變化,要求社會必須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老年服務的社會化勢在必行,家庭結構變遷也呼喚老年聽力健康產業的建立。而聽障是一種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疾病。

聽障老人不接受人工耳蝸僅因為沒錢?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的發展,人均經濟水平和國外的區別已經不大,在國外,老人和兒童裝人工耳蝸比例差不多一半一半,但在中國10個患者中僅有不到一成老人裝人工耳蝸。從思想觀念上講,大多數國內有了解過人工耳蝸的老人認為,自己年齡已經很大,預期壽命不過十幾年,沒必要花幾萬甚至十幾萬醫治耳聾。

聽障老人不接受人工耳蝸,僅僅是因為沒錢?

聽力障礙

其實,聽力不好的老人往往懼怕和人交流,長時間不說話所接受的信息刺激很小,就會越來越焦慮、孤獨,認知能力變差,甚至可能發展為痴呆。也有可能加重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全身疾病,老人的健康狀況受到影響結果適得其反,疾病治療費用只增無減。如果早安裝人工耳蝸,生活質量提高,焦慮感減少,可減緩因耳聾影響其他病症以及衰老,其性價比反而高。

聽障老人不願植入耳蝸的其他原因

有些老年人一聽要手術就心裡發怵,張老爺子的求醫經歷,很多人不相信,可它就真的發生在身邊;張老爺子今年66歲,害怕手術,老人情願中藥調理延誤病情結果導致重症入院;李老太太今年72歲,害怕手術,老人愣是愁出了抑鬱症;我們似乎經常從身邊聽見老人因害怕手術未及時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的案例。聽障老人和大部分人一樣主要有兩方面的擔憂:一、手術副作用;二、手術療效。

聽障老人不接受人工耳蝸,僅僅是因為沒錢?

人工耳蝸手術過程

對重度和極重度耳聾患者,戴助聽器效果並不理想。助聽器多對中低頻聲音有效果,對高頻聲音沒用,這就是調大助聽器聲音只是聽到更多噪音,卻聽不清楚說話。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老人一旦出現聽力障礙,言語表達也會逐步退化,所以重度和極重度耳聾患者應儘早裝人工耳蝸。

聽障老人不接受人工耳蝸,僅僅是因為沒錢?

人工耳蝸手術過程

關於手術效果,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應用和推廣在國內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選擇一名經驗豐富的醫生保障手術安全,手術在全麻下進行,1~2個小時,一般住院1周左右,植入後聽覺康復效果即可達70%~80%,對老年人來說,裝完人工耳蝸後不用像兒童那樣長時間進行語言訓練,術後1個月開機後只要稍加培訓即能日常會話交流。

人工耳蝸大有所為 缺科普傳播

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早已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人工耳蝸產品介紹,人工耳蝸植入效果,人工耳蝸發展技術,人工耳蝸手術這些知識還僅存於網絡,人工耳蝸並沒有普及到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

聽障老人不接受人工耳蝸,僅僅是因為沒錢?

人工耳蝸

看到這篇文章前,您是否有聽說了解過人工耳蝸?國內聽力障礙群體千千萬,您是否為老人聽力健康感到惋惜與擔憂?我們在研究聽障人士就業、學習、與社會的融合、婚戀、職業技能這些問題的同時,更應該加強相應知識科普傳播,讓聽障群體擁有更好的明天,這也是筆者的寫文目的。最理想的目標並非只是聽到聲音那麼簡單,而是讓植入者的生活與正常人毫無差別。

關注中民講耳朵,查看歷史文章瞭解更多人工耳蝸乾貨

最後請分享該文,讓身邊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內容編輯:重慶中民耳鼻喉醫院 李瓏

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