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会宫中心学校同筑共建 爱心托起梦想的翅膀

  近年来,会宫中心学校积极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加强青少年思想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与社区、家庭对接,同筑共建 ,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用爱心托起未成年人放飞梦想的翅膀。

  为了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宫中心学校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成立专门组织,并明确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协调各方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学校、社区、“家长学校”活跃家庭教育,并通过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关工委的作用,使“好少年”、“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未成年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积极营造了“为了孩子,为了未来”的浓厚舆论氛围,各学校、村、社区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十佳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几年来共评出“十佳少年”、 “新时代好少年”等60名,“十佳少年提名奖”、“新时代好少年提名奖”等20名,教师志愿者、“五老”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影响和突出作用。

  加大工作力度,配合严格执法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日常工作中,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三结合”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常态化抓好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学校文化特色打造,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以网吧、网络游戏厅、书刊音像店为重点,积极发挥“五老”人员作用,加强对其监管。并注重加强对中小学校周边地区和居民区有关文化经营户的监管力度以及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严厉打击暴力犯罪,不断增强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对弱势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管理和保护。重视舆论,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根据未成年人的需求,定期办好专栏、板报。还精心策划选题,定期不定期的以家长学校和道德讲堂,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要阵地,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模范进行专业辅导,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和家教方法,提高中小学教育子女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放学后、节假日,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读书活动和文体活动,把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纳入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之中,有效防范了社会不良现象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使社区成为了未成年人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乐园,使社会、家庭、学校相互衔接,形成了社会化、开放性的道德建设格局。再加上社区的图书室、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公益性场所免费向青少年开放,且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及把握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道德需要科学规划教育内容和目标,创造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形式,坚持“小、巧、土、实”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动手和自主能力。除此,积极与辖区内的敬老院、文化站等企事业单位联系,以弘扬精神为重点,在今年抗疫特殊的情况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云升旗”,让未成年人在家也能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教师志愿者在线上对未成年人进行“学习雷锋精神”教学活动,2020年4月5日开展的“网上祭英烈”活动,有效的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号召未成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公益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当好“小小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来践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沐浴新时代的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