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3月8日,武汉江岸方舱医院正式休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带领的河北省第5批援鄂医疗队也即将迎来赴鄂“满月”的日子。

一个月的时间,王飞带领团队在这艘“生命之舟”里日夜兼程,守护了600余位患者,并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出院患者零回头的目标,展现了“河北力度”。

忆此行,王飞在战“疫”满月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每一个历史的瞬间,总需要有人为这个时代做出牺牲,或者说这是一种英雄的情结,那好,我来了!”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第一时间向“疫”线集结

“一直以来,‘和谐协作、奋发创新’都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显著‘标签’,并已内化为医院精神,融入每一位员工的骨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按照河北省卫生健康委部署,河北医护向武汉江岸方舱医院集结。“和谐协作”的医科大三院人闻令而动,虽然接到指令已是2月9日凌晨2点,医院还是在第一时间遴选出32名精兵强将,执甲出征。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这一过程比较顺利,因为疫情初期,医院的大部分同志早已递交了请战书,我们根据省卫生健康委给我们的任务名单,选出了符合要求的医护人员,大家立即坚定地接受了任务。与我们同行的还有来自全省117家医疗卫生机构的283名医护人员,虽然是混编战队,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此,兵贵神速,我们很快就把这支队伍组建好了。”作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有着丰富的医疗管理经验,也因此被任命为河北省第5批援鄂医疗队队长。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不打无准备之仗,出发前,王飞一直在关注着武汉一线的情况。“患者数量每天都在增长,很多患者没有床位,得不到有效治疗,当时情况是非常危急的,而且这种病毒的感染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应对如此狡猾顽固的对手,我们必须准备充分。”落地武汉前,一张战略图已在王飞脑海中徐徐展开。

来之能战 战之必胜

一线战“疫”首先从队伍组建入手。落地武汉后,王飞拿到了全部队员的名单,他迅速厘清人员安排,第一时间成立护理组、医疗组、后勤保障服务组。为使团队迅速投入战斗,王飞进一步对医疗组和护理组进行划分。

“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要从队伍里挑选出年资比较高、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人员,按照其擅长的领域担任一组的小组长,充分体现人尽其才,同时,根据队伍中人员地域关系,尽可能安排来自相同或邻近片区的队员组成小组,便于队员之间的沟通以及组长的管理。”王飞说,“这种小组长带队的团队作战形式优势就在于,虽然我不能第一时间熟悉300多名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能力,但我只要了解我的医疗组长、护理组长,后勤保障组长,再通过他们就可以传达工作计划和安排,最后按照金字塔模式,我们的组织架构很快就建立起来。”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党建引领一切。落地武汉后,短暂休整,王飞又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宣布成立河北省第5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发挥党组织的强有力领导作用。同时,开展“三个起来”活动,即“党员党徽带起来,党员身份立亮起来,河北形象竖起来”,把党旗牢牢插在战“疫”一线。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处不在,针对方舱医院患者多、个别患者依从性差的实际,王飞还开创性地提出成立患者临时党支部,根据患者意愿,在他们当中遴选出有党建工作经验的党员,组成“小红帽行动志愿者”团队,成为促进医患沟通的良好“润滑剂”。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战之必胜离不开实力加持,王飞格外注重对医护人员的院感培训。“2月12日就要开舱,只给我们留了一天的培训时间,但绝不能马虎,我们邀请了来自河北医科大三院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杨楠医生,为我们队伍中10名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培训,这10个人经过培训后再1对1培训10个人,然后接受过培训的20个人再一对一培训另外20个人,构成一个塔形结构,步步扩增,让我们高效率地完成了相关培训,以最快速、最严谨的状态做好了战斗准备。”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王飞还提到,医疗队本次圆满完成任务还得益于严格的队员生活管理制度。在酒店,王飞严格按照隔离病区设置及感控基本要求,要求队员们自觉遵守生活纪律,不串门,不随意外出,极大降低了感染概率。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爱心汇聚“生命之舟”

2月12月,江岸方舱医院开始接收患者,仅仅7天时间,患者就多达900余人。“大家都没有经验,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患者收治进方舱医院后,一开始医疗压力非常大,虽然当时有江西、天津等4支医疗队驻扎其中,医护人员的数量也达到六七百人,但是因为这些人不能同时在方舱医院工作,每天4班倒,每个班工作6小时,因此每天在方舱里工作的医护只有60人左右,平均每个医生每天要负责40~50名患者的治疗与管理工作,每位护士要负责20~30名患者的照顾工作,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压力还来自于方舱医院的患者构成。“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绝大部分属于轻症患者,但他们中的很多患者确诊后没被及时收治入院,已经在家等了很长时间,有的患者家属也在医院住着,甚至还有家属在重症病房抢救,因此,他们的焦虑情绪还是显而易见的。”王飞说,这种焦虑情绪的外化表现就是很多患者每天要不止一遍地询问医护人员很多问题,诸如“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什么时候可以做CT”。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这种解释、安抚的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王飞说,“因此,在方舱医院,人文关怀非常重要,但也是很难做的工作。”

难在哪里?王飞举例说,很多人在电视上看到,方舱医院里,医生会带领患者跳舞、做操等,其实这些医生护士穿上防护服后,本身呼吸都困难,他们完成本职工作已经非常艰难了,舞蹈、做操等动作不仅增加呼吸负担,还会降低防护服的密闭性,增加感染风险。但为了让患者情绪振奋起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医护人员也都拼了。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如何让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王飞团队还边推进工作边总结。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王飞团队独创“1对1帮扶”法,即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对口帮助”,“我们电话、微信都留给患者,不仅上班时间要去照顾患者,下了班还与患者通过微信、电话交流,不仅限于病情交流,患者有什么生活困难,比如缺哪些生活用品,我们也都会第一时间给他们送进去。”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有一位患者来方舱医院的时候非常仓促,没有带剃须刀,王飞便想到可以将自己居住酒店的一次性剃须刀给患者送去,解决了患者的燃眉之急;一位女性患者有个3岁的儿子,和亲戚一起在酒店隔离,她一直牵挂着孩子,队伍中的一名护士便牺牲自己下班仅有的休息时间,通过志愿者帮助,驱车去到患者儿子隔离的酒店,把一些生活用品和物资给小朋友送去,还通过视频连线让患者与孩子“重逢”。王飞说,正是这样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挺过了在方舱医院最难熬的日子。

“可以说河北医疗队在武汉江岸方舱医院的工作,不仅是把患者的肺炎治好,还竭尽所能去治愈他们的心灵。”王飞说,至今,他们还与400多名患者保持着微信、电话联系,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追踪。“虽然在武汉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做出了很多牺牲,但最终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只要患者满意,最终的结果就是好的。”

战疫院长访谈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用“河北力度”托起“生命之舟”

文:健康报记者 刘欣茹

编辑:彭艳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公益支持:宜昌人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