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要從“心”出發

每次看畫展的時候,總能看到一些讀者茫然無措。他們喜歡找一些有發言權的人,比如畫家、前輩或評論家,跟隨他們聽評價。可是除了聽到“好好好”,這幅作品“不錯”等感嘆之外,很難會有人為你講其作品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聽了半天,仍是一頭霧水。但讓人擔憂的是,這種聽來的評價卻很容易成為你的立場。於是,便會在跟別人提及時捍衛這個自己不知優劣的主張。

藝術發展到今天,已從告訴你一個標準答案到邀請你參與的過程。而作為讀者,如果我們仍然放棄欣賞的權利,盲目地跟從,那麼我們永遠無法品嚐到作品本來的美妙滋味。所以,作為讀者,要捍衛自己欣賞的權利,就要從“心”開始。

多年來,我總是渴望聽到別人談談是如何欣賞畫作的,可是除了古人的“六法”論,“遠看其勢,近看其質”的指引外,很少能看到當代畫家或批評家指點迷津。即使那些專門的藝術欣賞書籍,也大多是理論到理論,總讓人不能解渴。因為這些欣賞往往把畫作當材料看,當作一個物象來看,去解剖、去分析、去定位。這樣,沒了學術和技術的支持,就成了瞎子。可是畫作入眼時,明明是新鮮活潑的,怎麼就僵死了?

我的欣賞觀就是從“心”出發,尊重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把畫作當音樂聽、當舞蹈看,當作一個生靈,當作朋友一樣去交流。由此,判斷一幅畫的好與不好,主要是用心品味。

一些冰冷、機械、模式化的作品,通常圓熟、好看、老練、甚至甜俗,這是因為畫家在心中事先設定了模板,他所做的只是在局部的增減,最多是在複製的基礎上加些細微的改動。這樣的作品看一兩幅還可以,看多了就會覺得乏味。而那些寄託藝術家情感的作品,能讓觀者讀懂藝術家內心的渴望、歡愉、幸福、憤怒、絕望、悲愴等,才能真正讓人回味、讚歎。

現代展覽畫和商品畫基本上是利益驅動下的製作和販賣。於是,我們看到的大多是精雕細琢的作品和粘貼複製的作品,技巧嫻熟而冰冷。就像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造美女,只可遠觀,不可近看。因為一個人的外形可以改變,但內在的涵養和氣質卻是不可以偽造的。

畫家最可貴的就是創作源於內心情感抒發的作品。畫中的線條、構圖或者意境是其思考和呼吸的一部分,是其理想和信念的表達,這樣的作品不僅生動、有趣味,還會走進讀者的內心。

藝術是向夢想靠近的一切努力,惟因有夢,藝術才顯得如此精彩。欣賞不僅僅是純技術的價值歸位,更在於從欣賞中能體悟到來自畫家創造的“詩意”空間帶給我們內在的感動和感傷,帶給我們打破個人審美束縛的無限可能,帶給我們超越個人的沉思和喟嘆。

如是,欣賞其實不難,只需從“心”出發,以心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