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认为公孙弘除了《春秋》之外还学了杂说?

司马迁为什么认为公孙弘除了《春秋》之外还学了杂说?

公孙弘在海边放猪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赞扬了公孙弘“用节衣食,为百吏先”,不过,在列传中介绍公孙弘的求学经历时,却提到公孙弘“学春秋杂说”,司马迁为什么觉得公孙弘除了学习《春秋》之外还学习了杂说呢?

公孙弘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一生之中曾经三次为朝廷工作。少时曾经在薛(今天的山东寿光附近)作狱吏,因为出了差错被免职。六十岁时被推举入朝作博士,被派去出使匈奴,回来汇报工作时汉武帝很不满意,于是告病还乡。七十岁时又作为饱学贤士被推举入朝,大家一起写文章展示才华,他写的文章被汉武帝列为第一,从此仕途通畅,最后以文略被封为平津侯,在丞相高位上病终,实属不易。

公孙弘出生在平民之家,离开狱吏的岗位之后,生活清苦,以放猪为生,一放就是二十年。期间双亲陆续离世,长辈唯有继母,公孙弘奉养继母非常周道,得到了左邻右舍的称赞。根据史记记载,公孙弘是在海边放猪,也许是在海边林地的灌木丛,也许是在鱼虾残骸堆积的海滩,总之,在起伏的涛声和咸咸的海风陪伴下,公孙弘度过了幽暗的二十年。直到一个人像流星一样划过天际,点亮了公孙弘那颗烦闷的心。

这个人就是告老还乡的胡毋生。胡老先生是景帝时的博士,告老还乡之后就在齐鲁家乡讲授《春秋》,口口相传,影响越来越大,公孙弘也终有耳闻。此时公孙弘已经四十多岁了,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忙的时候。但他还是下定决心登门拜访胡博士学习《春秋》。这段经历为他打开了一扇求知的大门,那些《春秋》记载中简练的文字在胡博士的讲解下融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血淋林的教训。每一个读历史的人在有所感悟的时候无不感慨:“为什么我不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呢?”。公孙弘也是这样,这些浓缩了前人智慧的记载足以丰富他对人性的了解,尤其是帝王心性的了解。自此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充实自在,即使是海边放猪,也有富足的思绪填满看似漫长的时间。而他的行为举止更加自信从容,为远近所称道。

六十岁时出使匈奴,却没有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公孙弘一定总结了许久。十年之后,当他被再次举荐时,终于以一篇雄文获得汉武帝的青睐。班固的《汉书》收录了这篇文章,让后人能有机会了解公孙弘七十岁时的进身之作。这篇文章以君王之信开首,续以仁义礼智,以天文地理人事的呼应结束,大气磅礴,果然非同凡响。单从文章看,确是儒家观点无疑,可为什么司马迁会有“杂说”的提法呢?这就要谈谈公孙弘做事的策略了。

公孙弘在向汉武帝提建议的时候,最优先的做法是罗列出解决一个问题的几个方案,这些方案尽可能周全地覆盖问题发展的可能性,最为关键的是,在这些方案之中,公孙弘避免表达自己的倾向,一切让汉武帝自己选择。

当必须展示倾向性的观点的时候,公孙弘就会先找汲黯。汲黯是《史记》中有名的炮筒,以直言面谏为己任,经常把汉武帝轰得下不了台。在卫青贵为大将军的时候,汉武帝边上厕所边和他谈工作,可是换作汲黯,汉武帝帽子戴歪了都不敢见汲黯。因此公孙弘把自己的主张先和汲黯商量,如果汲黯认同的话,就由汲黯提出。公孙弘注意观察汉武帝的反应,如果汉武帝的反应是积极的话,公孙弘再出面赞同汲黯的观点。两人通过这种方式配合,提出的很多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由此关系比较融洽。

当然,圣意难测,公孙弘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有一次,大家商量好的建议在由汲黯提出后,遭到汉武帝的反对,在问公孙弘的意见时,公孙弘和汉武帝保持高度一致。汲黯是个直性子,当众炮轰公孙弘“:都说齐人狡诈无情,大家商量好的事情你咋说变卦就变卦了呢?你这人不忠实。”汉武帝也感到奇怪,就问公孙弘究竟怎么回事,公孙弘避重就轻:“理解我的人会知道我的忠实可靠,不理解我的人不明白我的忠实可靠”。汉武帝觉得这个答案也有道理。

胡博士不会这些技巧,按照儒家的标准,公孙弘的这些表现甚至可以归结到奸佞小人的行列之中,但是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公孙弘自有过人之处令司马迁赞叹。

公孙弘不贪污,坚持过简朴的生活,作为位极人臣的丞相,他只用粗布铺盖卧具,每顿饭不会超过一个荤菜,这样简朴的生活他坚持到病故。他的丰厚收入都用来周济门客急用之处,他对钱财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这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公孙弘重名,他是以文略见长进入仕途的,遇见文略高手自然会感受到危机。比如说主父偃和董仲舒,都深得汉武帝的器重。在对待这二位时,公孙弘不厚道的一面就展示得比较明显,主父偃的死和董仲舒被放逐,公孙弘都起了关键作用。

不过,即使是这样,公孙弘自始至终倡导汉武帝改变穷兵黩武的政策,改善民生,又能身体力行以俭养德都是值得赞扬的。这个活生生的人是不能以脸谱化的定义去判定的,他的那些游离于儒家教化之外的技巧,在关键时刻似乎更有用的技巧,保证了他能持续地推进自己的主张。这些能力不能归结为《春秋》教化的结果,只能来源于杂说的点拨,这也许就是司马迁认为公孙弘除了《春秋》之外还学了杂说的缘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