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VS 傳統節日,過不過節誰說了算?

又臨近聖誕節了,過還是不過,這是個問題。

聖誕節VS 傳統節日,過不過節誰說了算?


近兩年聖誕節的"節日氛圍"不見特別隆重,各大商場的裝飾也顯得低調簡單,這跟國家提倡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有關。第一次知道還有這麼一個工程。

回想自己對於傳統節日的感情,好像與國家推廣的工程不甚相關,大多都是與家有關,與吃有關。

春節自是不必說了,兒時除夕飯的繁瑣,豪華程度超出日常認知。香腸、臘肉是提前預備,各色菜式既遵循舊例,又偶有創新,母親每次竭盡所能為家人準備一大桌子菜,每年過年,年年如此。

聖誕節VS 傳統節日,過不過節誰說了算?


在年夜飯開餐之前,還需祭拜先人,雖說在城市中,偶有不便,但紙錢,香燭也一應俱全。飯菜上桌之後,先要擺放供奉,做孩子的時候哪裡忍得住,少不得上手撈幾口先吃上,這時如被母親發現,就要用筷子伺候。所以從小煉就火眼金睛,要快、準、穩,然後若無其事的從桌邊走開。待到敬了酒,點燃了香燭,焚燒了紙錢,燃放了鞭炮之後,家人再上桌,父母開始動了筷子,孩子們才能舉筷開吃。

聖誕節VS 傳統節日,過不過節誰說了算?


兒時的除夕,是伴隨著的燃燒的紙錢,混和著飯菜的誘人香味度過的。透過瀰漫的青煙,似乎能夠探尋到血脈的源頭,不忘那些逝去的生命也曾經跳動,熱烈,鮮活。

接下來的元宵節,自然是要吃湯圓的,或者叫做元宵,南北各有不同,有餡兒的,沒餡兒的,芝麻的,花生的,多少不論,但總要應景。

聖誕節VS 傳統節日,過不過節誰說了算?


二月二龍抬頭,要去剃頭剪髮;三月三是吃紅蛋。孩子們帶著自家煮的紅蛋去學校,相互碰撞戲耍,最後誰的紅蛋不破,便是考了狀元也不及的自豪,小小的歡喜能得意上一整天。失敗者也未見傷心,高高興興地剝了紅蛋殼,高高興興地吃了,高高興興地吹噓勝績,卻絕口不提失敗。

聖誕節VS 傳統節日,過不過節誰說了算?


到了清明時節,掃墓上墳提上日程,準備各種傳統食物,到了正日子,全家出動,不見得有多少哀思,更像是一次春天的出遊。想來家中祖先若能開明,看見後輩懷有歡快心情來看望,祭奠自己,是不是也會感到一些欣慰?

聖誕節VS 傳統節日,過不過節誰說了算?


端午節總是粽子,每到時節,粽葉飄香。後來才知道,粽葉也分兩種,南方巴掌寬的是粽葉,北方狹長的是蘆葦葉。至於口味,大江南北,甜的,鹹的,肉的,素的,難以統一,各派自是有各自的傳統,各自的道理,有人推崇,有人批駁,有人據理力爭,每年都要來一次,只要不上升到謾罵,雞飛狗跳的,也不乏熱鬧。

聖誕節VS 傳統節日,過不過節誰說了算?


七夕未必會刻意去過節。到了那天,如若剛好記得,家中有孩子的,老人大概還是會說上一說,有關牛郎織女的故事。只不過今年聽,明年也聽,兩三年的功夫,最後變成陳芝麻爛穀子的故事,小孩子們倦了,大人也就沒興致講了。

再或者牛郎織女的故事,在邏輯上總有漏洞。小時候看著天上的星星,怎麼也不相信會有鵲橋,大概早早的就知道天上星星其實相距甚遠,而且炙熱,絕不會有生命。而且故事總是包含了壓制和強迫,又過於傷感,沒有快樂的感覺,小孩子們大概是不大喜歡的。

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在家鄉似乎尤為重視,"七月半,鬼亂竄"。在餐桌上,隆重的程度僅次於春節,但在祭奠的規格上似乎還要更甚一籌。每家每戶要準備包封——像一隻信封,將紙錢一摞一摞裝入包封,再寫上故去親人的名字,還有落款,日期。離開的親人越多,包封就越多,特定的年份,還會更多。

聖誕節VS 傳統節日,過不過節誰說了算?


以前,看著父母每年如此興師動眾,心中略有些不以為然,後來,母親看出來了,便說:"這也不是封建迷信,不過傳統罷了,我們在的時候,儘儘心意,我們不在了,也不會要求你們非要這樣的……"

如今想來,深感慚愧。

重陽節則是登高,印象更深的還是那句詩句。沒有重視,也沒有不重視,順其自然的過去。想必是沒什麼應景的吃的,所以印象不夠深刻。後來重視,是因為母親生日在此之後,九月九作為一個標誌,看著到了,就唸著母親的生日也快到了,重陽節也就有了別樣的意味。再後來,好像官方推崇提倡,大概又是老人節了。

在面對聖誕節"入侵"的時候,會提出"振興"中國傳統節日的"工程",豐富傳統節日的內涵。可是傳統節日的內涵是什麼?

具體到個人,傳統的節日是家庭的生活的一部分,是火紅的鞭炮,是粽葉的清香,是黃酒劃過舌尖的甘澀,是母親包餃子的背影;還是家庭中進退的禮儀,是父母身體力行的堅守,是追逝,是懷思,是歡快的當下,也是對故去的溫情。傳統一直是存在於人身上,存在於家庭教育之中,存在於行為舉止之間,是代際間思想行為的繼承,是文化的認同。這是個人行為的選擇,既不能強迫,也不用強迫。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