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馭景 借“圖”品秋

教學背景

《故都的秋》是高中語文必修二第2課,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描繪了“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等幾幅畫面,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將自然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學習本文,要理解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

教學實錄

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自古以來,文人於秋,有壯秋和悲秋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以前我們學過哪些關於秋的文章?

生(七嘴八舌):《天淨沙·秋思》《沁園春·長沙》……

師:好,那我們來思考一下,《沁園春·長沙》和《天淨沙·秋思》兩篇文章在表現秋上有什麼不同?

生(七嘴八舌):詩人的身份、心境、環境和所表達的情感不同。

師:也就是作者要描繪的景和表達的情一定有某種關聯。今天,我們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作者筆下北京的秋景與他的情感又有怎樣的關聯。

(學生打開預習案)

師:我們現在直接看預習案後面的第二個問題,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生(齊說):可是啊,北國的秋,卻是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師:作者在開篇就把自己的情感、把自己對北國秋天的情緒表達出來了。那麼,圍繞“清、靜、悲涼”的特點,作者寫了哪些秋景?也就是本文的脈絡是怎樣的?大家交換一下彼此的思維導圖,說說看法。

師:現在老師在黑板上展示幾位同學的思維導圖,我們一起來學習比較一下。

(課件展示思維導圖一)

師:大家先看第一位同學的思維導圖,有沒有什麼問題?請小組交流後發表看法。

(小組交流)

生1:我們組認為,第二段“寫江南之秋,引出北國之秋”不對,文章開門見山,提筆就是北國的秋天。

生2:我們組認為這個說法有道理,這應該是對比,與北國秋天的三個特點進行對比。

師:南、北秋天的對比,那南國秋天的特點是什麼呢?

生3:本組同學認為,應該是三個字:慢、潤、淡。

師:南國秋的“慢、潤、淡”是為了反襯北國秋天的“清、靜、悲涼”。所以,他這個地方有些不足,然後第3至第11段,他說為了表現北國的秋天,從小院、槐樹、秋蟬、秋雨、果樹五個方面來寫。第12段他說寫的是“詩人詩歌中的秋”,這是議論段落,那麼到底想要說明什麼呢?請同學們思考後回答。

生4:我覺得,應該是為悲秋正名。從第一句作者看似客觀的陳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對這些批評家很不滿意;後文又說“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地特別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可見,悲秋不是中國詩人獨有的現象。所以,這種偏見是不合適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種正名。

師:對,這段議論是為悲秋正名的。可見,這位同學的思維導圖在這裡是有些不足。然後,他說“第13段又與南國的秋作了對比,回到了故都的秋”,這句話有沒有問題?

生(齊說):沒有問題。

師:那在第13段,作者用了哪8個字來概括南國的秋呢?

生5: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師:說這個的目的是什麼?

生5:反襯了北國秋天的色彩濃郁,回味雋永。

師:最後一段他沒有標識出來,那第14段想表達什麼?

生6:感情。對北國秋天的喜愛、讚美。

師:可見,這幅思維導圖還是有些不完美的,我們再看下一幅。

(課件展示思維導圖二)

師:這幅圖比較獨特,它以南、北秋的對比為核心,認為第3段到第11段是寫北國秋天的特點,得出的結論是“北國的秋更有滋味”,大家覺得有沒有問題?

生7:我們組認為,這個說法不準確,應該是清、靜、悲涼。

師:對,然後第12段是秋帶給人的感覺,並且以中外對比來說明中國文人對秋的思考更為深入、感覺更為深刻。這句話,你再比較一下原文,看看是不是很準確?

生7:不夠準確,書上說,“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地特別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師:對。再看這裡,圖上表示南方的秋景是混沌的。那麼,他在這裡是第13段和第14段沒有寫出來。我們可以對照上一幅圖,將它補充完整。

師:我們比較了兩位同學的作品,老師也把自己的思維導圖展示出來,大家可以做一個比較分析。

(展示思維導圖三)

師:大家看看,自己的思維導圖與老師的哪兒不一樣?

生8:很有條理。

生9:比較全面,前後呼應,是個閉合的完整結構。

……

師:其實,思維導圖追求的不是整齊劃一,而是思維各異。大家討論一下,我們是不是沿著不同的思路達成了同一目標?

生10:我們組認為,殊途同歸,看似路徑不同,實則目標一致。

生11:我們組覺得,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思考過程才是彌足珍貴的。

師:說得好,肯思考、會思考、善思考,以思維解構文本再重建文本,就是將知識內化的過程。現在,讓我們回到文本,回到課堂問題的源頭,作者筆下北京的秋景與他的情感究竟有怎樣的關聯?讓我們以第3段為例,試著分析在“秋院晨景圖”中情與景的關係。

師:第一個問題,在描寫秋院晨景圖時,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

生(七嘴八舌):天色、馴鴿、牽牛花、日光、破壁腰、秋草、破屋、馴鴿的飛聲、濃茶……

師:這些景物有怎樣的特點呢?

生12:常見。

生13:蕭條。

師:哪些地方表現了蕭條呢?

生(齊說):一椽破屋、一碗濃茶、破壁腰、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

師:還有什麼特點?

生14:冷清。

生15:孤寂。

師:有沒有依據呢?

生14:全是冷色調,比如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藍色或白色的牽牛花。

師:可在預習案中,無論是郁達夫的《北平的四季》,還是老舍的《北平的秋天》,我們都能感覺到故都秋天獨有的熱鬧和魅力,可為什麼到這篇文章中就全是冷清景、悲涼情了呢?

生16:我們組得出的結論是,心境不同,主觀情緒不同,作者看到的景色也會不同。

生17:我們組認為,這些景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挑”到的。

師:挑到的?

生17:對,這段用了很多主觀色彩極為強烈的詞語,如“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也能看得到”“靜對著”……可見,這不是作者的實寫,而是一種想象。

生18:我們組覺得不只是想象,也有寫實。作者虛實結合,寫某部分,不寫某部分,都是為凸顯北國秋天的清、靜、悲涼,可能為了更契合題目中的“故都”。

師:既然說到“故都”二字,我們想想看,這個題目能不能換成“北京的秋”或者“北平的秋”?

生(齊說):不能。

師:為什麼?

生19:“故都”有一種滄桑感、破敗感、頹廢感,有一種歷史的幽深,甚至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感。

師:美感?

生19:是的,這可能比較契合郁達夫本人的氣質,就是所謂的頹喪美,這與老舍截然不同。

師:你是說,作品一定會帶著作者的烙印?

生19:是的,每個人有不同的作品風格。

師:那這是不是不同於咱們平時常說的借景抒情、寓情於景?

生20:也同,也不同。

師:怎麼說?

生20:我們組認為,本質上情與景並沒有嚴格的先後關係,先看到還是先想到,其實很難把握,只是相對於含蓄、委婉的作家,郁達夫顯得外露一些、坦率一些,不似借景抒情,倒是為了某種感情而選取特點的景……

師:這其實就是以情定景、以景顯情。接下來,請大家在課下用“以情定景、以景顯情”來賞析《故都的秋》的其他四幅畫面。大家用這種寫作理念就校園的秋景寫一段不少於100字的小練筆。

(作者單位系陝西省西安高新一中灃東中學)

課後點評

點評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助理房超平

這堂課以師生的思維導圖比較為抓手,相互補充,相互引導,體現了“思考過程才是最珍貴的”主旨,全面踐行了思維導學“思維第一”的理念。相信通過這一節課,學生對這一類的散文閱讀、鑑賞的方法都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甚至對寫這類文章的方法也會了然於心,有效實現了“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設計目標。假如能讓學生通過比較“濟南的冬天”或其他類似文章進行學習,進一步挖掘類似文章的寫作特點,一定會激活學生的思維火花,使本節課的教學更有深度。

《中國教師報》2020年04月22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