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常见的自行车外胎,简单来说是由编织物叠合之后和橡胶黏合而成,支撑外胎结构最重要部分其实是橡胶底下一层层的「编织物」。对着自行车的内胎不断充气,会发现它跟气球一样不断膨胀,但承受着内胎压力的外胎却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简单来说两者主要的差异是在编织层的应用。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假设外胎的编织层受损,内胎的压力很可能会从这个「弱点」一口气爆发把外胎撑破,瞬间释放的压力如果是作用在胎唇附近,还有可能会让轮框受损(铝框可能会向外弯曲,碳框可能就直接炸裂了)。

所以,小编认为外胎受损之后,有没有立即更换的必要,取决于有没有损及外胎本身的「编织层」,不论是常见的开放胎、管胎或是无内胎系统的外胎都一样。


接下来列举几种外胎比较常见的异常状况、提供一些换新轮胎的判断基准给各位车友参考。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1爆胎受损

骑车在户外闯荡,运气不好难免都会遇上破胎的状况,通常只要重新装入内胎、充气过程中没有看到外胎表面有不正常的「隆起」,外胎都可以继续使用。

单一个「点」的穿刺,其实对外胎的结构不会产生太大的威胁,哪怕是扎到一根很粗的图钉或铁钉,不管是哪个等级的外胎,应该都还不至于直接寿终正寝。

如果运气稍微差一点,外胎最外层的橡胶被翻起来、甚至被削掉了一点,也是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伤及「编织层」,就是从伤痕能不能直接看到白色的编织物(通常都会是白色的)。只要没有大范围的割断外胎的编织层,外胎应该都可以算壮实的了。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假设发现编织层有被割断的迹象,也先不要紧张,试着装进新的内胎,在充气的过程中注意受损区域的变化。等级比较高的外胎,编织层可能是2~3层相互叠合,或许「不幸中的大幸」,损伤没有割穿同一个范围内全部的编织物,这样也不至于立刻威胁外胎整体的结构,但是要密切注意损伤区域之后有没有出现异状,最低标准是「充气之后外胎不要出现不正常的隆起」。


2胎壁侧面受损

胎壁侧面受损是最危险的,因为「通常」胎壁侧面披覆地橡胶和编织层都最少,因而成为整条外胎防御力最弱的部位。当然这不是绝对的,部分针对旅行、越野用途的外胎也会刻意加强侧面的编织物和橡胶,所以不一定胎壁侧面的防御力就一定很差。

如果胎壁的部分没有特别强化,即便充气、补胎之后外观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未来也有比较高的机率会从伤痕处裂开。另外,外胎的伤痕越靠近和轮框咬合的「胎唇」也越危险。

3严重磨损

轮胎磨耗到什么程度需要更换?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自行车的外胎都不会有明显的胎纹,加上橡胶的胶料并没有很厚,所以比较难像机车、汽车在胎纹设计的时候也把「磨耗指示」一并放在外胎上。汽机车胎纹深度可能动辄5mm,公路车外胎最厚的胎壁还不足5mm,跟汽机车轮胎相比,自行车的外胎就跟纸一样薄啊!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磨耗量通常都是后轮比较明显,磨损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们可以直接从外观上看到胎面正中央从原本的「弧形」变成一个「平面」,当外胎开始出现明显的「平顶」其实就可以开始考虑更换外胎。

把外胎从轮框上拆下来,用手摸轮胎胎面的厚度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方法没办法适用管胎,管胎真的只能用眼睛看了),也可以直接拿前轮做为参考的基准。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如果不知道怎么研判的话,建议可以找自行车店评估,轮胎磨损的案例脚踏车店一定看得够多了,这些店家换过的轮胎比我们喝过的珍珠奶茶还多,基于安全考量应该都能给出诚实的建议(不像小编,关于外胎所有大小问题我都一律建议换新最安全)。

轮胎外层的橡胶也是外胎防护性能的一环,橡胶变少,意味着抗穿刺、抗割裂的效果也降低了,所以不要觉得「啊~好像还可以用、换掉可惜」这种想法喔~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如果看到胎面上露出「编织层」,也是不要犹豫,赶快换新的,哪怕就只是露出一小块编织层,为了自己的安全也该更换。


4 磨损不均

不均匀的磨耗通常比较容易出现在后轮,通常是紧急煞车、后轮锁死的情况留下的,不习惯使用前煞车制动的车友比较容易遇到这种状况。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后轮锁死的瞬间会让外胎的小范围产生急剧的磨损,有可能其他部分的磨耗不严重、甚至轮胎看起来还很新,也会因为几次紧急煞车就让后轮一小部分的编织层暴露出来,面对这种情况也是强烈建议更换

,那怕轮胎才用了数个月甚至几周,只要编织层暴露出来就只有换新这个选项。


5 放置太久 严重龟裂

很多车友在购买外胎的时候都会很在意「生产日期」(小编经常受到车友查询生产日期的问题),这是因为轮胎在生产完成之后,即便只是长时间放置,橡胶也会自然老化,逐渐硬化、失去弹性,进而导致抓地力的表现也逐渐下滑。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厂商在轮胎生产完成之后,其实多少都会给轮胎抹一些保护剂、保护腊之类的东西,以确保轮胎在仓库或店家架上存放的时候不至于快速变质,但是当轮胎安装到轮框上、经过一定里程数的骑乘,这些保护用的涂料也差不多都没有了,所以用过的轮胎长期放置、理论上老化的速度也会比架上的盒装品来的快。

轮胎的橡胶老化、硬化之后,会开始在外观出现「龟裂」的现象,各家厂商的外胎所用的橡胶配方不同,所以外观出现龟裂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曾经看过车友反应,有些外胎只用了几个月、数周就可以看到外胎出现些微的龟裂,小编自己的看法,假如龟裂的情况没有恶化到会让编织层暴露出来,那外胎应该可以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毕竟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有些轮胎的胎面可能会混合两种以上的橡胶配方,轮胎老化的时候可能会从两种胶料的接缝处分离;有些外胎老化的时候胎面上的橡胶会从胎纹的切线开始剥离;有些轮胎放置太久,橡胶会变黏、甚至用手指搓就可以把硬化的橡胶搓下来,出现以上症头都表示:该花钱了。


6 外胎变形

外胎充气之后如果发现外胎有不规则的隆起,不要犹豫,赶快换、马上、立刻。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这种不规则膨胀的现象,经常发生在放置很久没有移动的自行车上,汽车和机车也会,尤其是轮胎压在地上的那个区域。建议就算车子很久没骑、每隔一段时间也给轮胎充个气,给轮胎转个方向,不要让同一个位置压在地面太久。有一种说法是,完全静置不动的轮胎,自然老化的速度会比不断滚动的轮胎来的快。


7 碾碎玻璃


不小心辗到一地碎玻璃爆胎真的很气人,更气人的是玻璃碎片有可能会残留在外胎上,外观也不太好确认,换上新的内胎还可能直接炸掉,看到眼睛脱窗可能都搞不清楚玻璃碎片在哪里,用手摸还可能被划伤......这种状况可能只有灌了补胎液的无内胎、管胎能比较准确的看到受损的位置,装内胎进去的话可能会破好几次。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如果是因为辗到碎玻璃而爆胎、并且牺牲了一条以上的内胎都没办法让外胎恢复正常,或许也只能忍痛换新了。

8 固定时间更换轮胎

就像前文所述,轮胎一直放着也是会逐渐老化的,所以真的不要把轮胎买来之后「放着不用」,脚踏车如果放着很久没动,最好还是偶尔把胎压充饱之后确认一下外观有没有什么异状。

很多车友家里可能不只一辆车、或是有多套轮组可以替换,这种军备丰富的车友遇上「轮胎耗损不严重但却放到坏掉」的机率可能会比别人多一些。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通常,一般人是一条胎最多就是用两年,两年之后就算磨损的情况不严重为了尝鲜也还是会买新的外胎来装,最常用的轮组当然是最常更新,换下来的轮胎可能就移植到比较不常用的轮组。小编认为,即便是相同款式的外胎,持续使用一年之后和全新品相比,摸起来也会感觉到弹性和黏性的不同、骑乘的路感也会不太一样。


一辆自行车和地面接触的面积,其实也就只有两个拇指印的大小,外胎本身还要持续承受内胎和骑士的压力,可以说是整辆自行车承受最大压力的零件,它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骑乘时的安全,并且和煞车系统一样都会直接影响制动性能,所以千万不要轻忽轮胎的重要性,装着一条有问题的外胎等于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随时都有可能掉进去,一切以「安全无价」为前提。

////////


选轮胎时,品牌的保障也很关键,有轮胎保险、补胎服务的轮胎,能提前为车主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买单,更值得选购。

轮胎都这样了?你还不换?

大行折叠自行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