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之藍鷳

藍鷳[xián](學名:Lophura swinhoii)是雉科、鷳屬一種大型雉類。體長50-80釐米。雄鳥頭頸黑色,羽冠白色,有時雜以黑斑;臉紅色,額部肉冠和臉部肉垂亦為紅色;後頸和頸側藍黑色;肩赤紅色;翅上覆羽及外側次級飛羽黑色,具金屬綠色羽緣;初級飛羽暗棕褐色,次級飛羽和覆羽黑褐色;尾羽中央一對白色。下體黑褐色,胸及兩脅具金屬暗藍色光澤。 雌鳥頭頂至後頸紅褐色。外側7對尾羽暗栗色,微綴黑色。頦、喉淡褐色,胸紅褐色,其餘下體黃褐色,密被黑色'V'字形斑和細小黑色蟲蠹狀斑。 嘴角色,腳和趾紅色,雄鳥具距,顏色為角色。

棲息於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尤以茂密的原始闊葉林和成熟的次生闊葉林最為喜歡。留鳥。常單獨活動。雜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嫩葉、幼芽、花、莖、漿果、果實、種子以及根和苔蘚為食。中國特有種,僅分佈於中國臺灣本島山。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 ver 3.1——近危(NT)。

野生動物之藍鷳

藍鷳

一、形態特徵

大型雞類,體長50-80釐米。

雄鳥頭頸黑色,羽冠白色,有時雜以黑斑;臉紅色,額部肉冠和臉部肉垂亦為紅色;後頸和頸側藍黑色,具金屬光澤;上背白色,下背、腰及較短的尾上覆羽黑色,具金屬鮮藍色羽緣;肩赤紅色;翅上覆羽及外側次級飛羽黑色,具金屬綠色羽緣;初級飛羽暗棕褐色,次級飛羽和覆羽黑褐色;尾羽中央一對白色,其餘尾羽黑色,微綴藍色,第二對尾羽內翈有時也為白色。下體黑褐色,胸及兩脅具金屬暗藍色光澤。

雌鳥頭頂至後頸紅褐色,頭上有一短的羽冠,亦為紅褐色,各羽均雜有黑色細小蟲蠹狀斑和具棕黃色羽幹紋;背、肩和翅上覆羽亦為紅褐色,但羽中部黑色,且呈'V'字斑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密雜以皮黃色蟲蠹狀斑;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暗褐色,初級飛羽具棕色橫斑,次級飛羽具淡褐色或皮黃色橫斑;中央1對尾羽和尾上覆羽同色,但雜有黃色斑點。外側7對尾羽暗栗色,微綴黑色。頦、喉淡褐色,胸紅褐色,其餘下體黃褐色,密被黑色'V'字形斑和細小黑色蟲蠹狀斑。嘴角色,腳和趾紅色,雄鳥具距,顏色為角色。

二、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尤以茂密的原始闊葉林和成熟的次生闊葉林最為喜歡。常活動在山脊平緩、坡度在10-60°,尤其在20-30°之間、林下灌木發達而又不過於稠密的林下地上。

三、生活習性

  • 1、習性

留鳥。常單獨活動。通常5:00左右即開始活動,直到19:00左右停止,其中尤以晨、昏最為活躍,中午活動較差,晚上多棲息於樹上。活動時常沿固定的路線進行,久而久之常常形成明顯的"鳥徑"。活動時常常昂首闊步,行動機警,受驚後迅速奔跑,羽冠聳立,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離後再機警地觀察動向,有時走走停停,四外觀望。藍鷳除善於在地面行走和奔跑外,也能飛翔和跳躍。跳躍時鼓動雙翼作為輔助,但有時也不張翼。疾走時頭前後晃動,尾略向下垂。通常無固有的領域和活動範圍,亦無領域性行為,即使在繁殖期間亦如此。

  • 2、食性

雜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嫩葉、幼芽、花、莖、漿果、果實、種子以及根和苔蘚為食。所吃植物種類達33種,其中較為喜吃的有清飯藤、百香果、懸鉤子、小葉桑、水麻、愛玉子、臺灣赤楊、戟葉蓼、腎蕨和硃砂根。除植物性食物外,也吃蠐螬、蟬的幼蟲、蚯蚓、螞蟻、蝗蟲、蛙和麗紋石龍子等動物性食物。覓食活動主要在地面,常常快步行走,邊走邊啄食,即使在食物非常豐富的地方亦如此,顯得很匆忙。覓食時或用腳爪刨開地面落葉和泥土再啄食,或用嘴直接啄食,除取食地面食物外,有時也通過伸頸或向上跳躍方式啄取灌木高處的漿果、嫩芽和昆蟲。

四、分佈範圍

中國特有種,僅分佈於中國臺灣本島山。

五、繁殖方式

繁殖期2-7月。一雌一雄制,2月初即開始配對。

發情:發情時雄鳥額部肉冠和臉部肉垂膨脹通紅,頭頂白色羽冠聳立,頸羽蓬鬆,常常昂首挺胸,尾羽散開,兩翅下垂,不斷地圍繞雌鳥緩慢地走動,同時邊走邊發出"pi-pi-pi"或"sui-sui-sui"的叫聲。有時兩翅還上下伸展,也有的時候雄鳥站於突出處或小徑空曠處伸展兩翅,做快速而幅度較小的扇動,尾亦展開如扇。振翅後昂首引頸的發出"check-check-check"的連續叫聲,聲音短而急促,且較尖銳。雌鳥對雄鳥的求偶通常無特殊的行為表現,總是靜靜地站在雄鳥一側觀看,偶爾發出"ng-ng-ng"或"gu-gu"的呼應聲。

營巢:通常營巢於1100-1500米的原始闊葉林中,偶爾也在混交林中營巢。一般置巢於隱蔽而陰暗的倒木下或岩石間。巢多利用地上凹坑或自己在地面挖一淺坑,內墊以幹樹葉、草莖、草根和羽毛即成,結構較為簡陋,呈淺盆狀,大小為直徑26(24-28)釐米,深7.5(5-10)釐米。

產卵:每窩產卵3-7枚,通常間隔2-4天產1枚卵,卵乳白色而微沾淡黃色,大小為51-55.3毫米×39.4毫米×43.3毫米,平均53.2毫米×40.9毫米,重41(39-43)克,孵化期27.5(26-29)天。

六、保護現狀

  • 1、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ver 3.1——近危(NT);

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保護鳥類;

列入瀕危野生動物物種《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

  • 2、種群現狀

平均種群密度為0.13只/公頃,最高種群密度(典型棲息地種群密度)為0.18只/公頃。而適宜藍鷳生存的棲息環境,在中國臺灣已所剩無幾,藍鷳的生存,已受到了嚴重威脅。藍鷳在1862年被史溫霍發現時,在中國臺灣曾有廣泛的分佈和較高的種群數量。當時整個臺灣島從近海平面到3000米左右的闊葉森林中皆有分佈,但由於臺灣經濟的急速發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森林被砍伐,土地被開墾,致使藍鷳的棲息生存環境遭到很大破壞,分佈區域越來越縮小,加之隨著藍鷳越來越珍貴,個人的收藏、捕捉和飼養也隨之加劇,從而更加導致種群的減少。因此當前的首要問題是應加強生境和種群的保護和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