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衛東宋倩復婚、喬英子開心:好的親子關係從“尊重彼此”開始

文/糖糖姑娘

近日,《小歡喜》迎來了完美的結局。

高考結束,雞飛狗跳的日子暫時塵埃落定,三個家庭,各有各的幸福,要說最大的歡喜莫過於喬衛東和宋倩復婚了。

當然最開心的還是喬英子,她曾經說過,最大的願望是希望爸媽復婚,如今,她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一家三口的團圓。

喬衛東宋倩復婚、喬英子開心:好的親子關係從“尊重彼此”開始

縱觀整部劇,“乖乖女”喬英子在父母雙方愈演愈烈的關係中,變得脆弱敏感甚至是抑鬱,可見父母離婚以及父母之間的矛盾給她的成長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我們常說,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人的三觀、性格、思維模式以及生活方式,而父母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父母婚姻關係的破裂對孩子來說更是致命的打擊。

01 父母婚姻關係破裂對孩子有著摧毀性的影響

一:離異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脆弱

劇中的喬英子成績好、性格好,長得也漂亮,妥妥的美女學霸一枚,她平日裡跟好朋友打打鬧鬧,活潑開朗,但她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觸碰的傷痛,那就是父母的離婚。

在學校組織的心理學會上,喬英子在自我介紹時並沒有提及父母離婚的事,而當一旁的方一凡不經意間補充這件事時,英子立馬朝對方翻了個白眼,她臉上的笑容也逐漸消失,內心不可觸碰的傷痛,卻被他人攤曬在日光之下,英子彷彿跌入了深淵。

喬衛東宋倩復婚、喬英子開心:好的親子關係從“尊重彼此”開始

父母離異,孩子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因為在他們所見的世界裡,別人家的孩子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而自己卻只能跟其中一方生活,這種“差距感”會讓孩子覺得低人一等,他們害怕被嘲笑、被孤立,從而變得小心翼翼,越是想掩飾,就越發痛苦,如此惡性循環,慢慢變得脆弱敏感。

二:離異家庭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

每個孩子從出生,就在爸爸媽媽的庇護下成長,然而有一天,爸爸媽媽之間突然有了矛盾,吵鬧不斷,接著是一方先行離開,另一方痛苦堅守,不管是哪一方離開,對孩子而言,都是一種傷害,更可怕的是,不管哪一方離開,孩子都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以往存在的安全感也慢慢消失。

六年前,父母離婚,喬英子由媽媽獨自撫養長大,期間爸爸忙著掙錢、談戀愛,對她的關心甚少。爸爸的缺失,造就了媽媽的“獨裁”,高三之際,當爸爸頻繁出現,讓內心極度渴望父愛的英子欣喜若狂,但這種幸福感並不長久,因為父母之間的“水火不容”,讓她變得患得患失,安全感蕩然無存。

父母口口聲聲說愛她,說為了她好,但她認為的“好”是父母能夠重新在一起,就算不能和好如初,也該像朋友那般和睦,雙方都不該為了討好她,而引發各種各樣的“戰爭”。或許在英子心裡,只有父母和平相處,她才會覺得安全。

三:親情的缺失,孩子易有逆反心理

劇中,喬英子紅著眼睛對爸爸說:“您和小夢阿姨是一家,我和我媽才是一家,我們是兩家人啊。”

兩家人就不能生活在一起,這樣的愛終究是有欠缺的,越是欠缺,孩子就越渴望完整。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離異後又各自重新組建了家庭,當孩子跟繼父/繼母生活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會有磕磕碰碰,此時,家裡如果再添一個弟弟或妹妹,原先的孩子或多或少會受到大人的冷落。

從“被捧在手心”到“媽不疼爹不愛”的處境,這種落差感,讓孩子心灰意冷。

當親情被分割成碎片時,孩子為了“自保”,易有逆反心理,他們會覺得如今的一切都是父母離婚所造成的,他恨父母的自私更恨父母的決然。

當孩子帶著恨意生活時,他的人生必定會錯過太多風景。

02離異後的父母該怎樣去愛孩子?

父母離異會給孩子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那是否意味著,父母為了孩子就不該離婚呢?

顯然不是,如果父母之間已經沒法繼續生活了,還勉強在一起,他們之間的冷漠以及無休止的爭吵對孩子來說,同樣是巨大的傷害。

所以,當離婚是一個必選項時,父母應該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一: 告訴孩子:無論爸爸媽媽之間發生什麼,都不影響我們愛你

孩子害怕父母離婚,其實就是害怕父母對自己的愛和專注度大打折扣,從有到無,這種缺失感會讓孩子心生恐懼,對未知產生懷疑。

此時,父母應該跟孩子說明情況,比如,爸爸媽媽分開了,是因為我們之間存在一些分歧,但絕不是因為你,這事跟你沒有關係,我們分開是為了減少矛盾,同樣是為了給你更好的生活環境,儘管我們分開了,但對你的愛不會變,你是我們的孩子這個事實也會一直存在。

就像王菲和李亞鵬,雖然婚姻不在,但雙方對孩子的愛一直都在。李嫣先天唇顎裂,又生在離異家庭,按理說這樣的小孩應該特別不自信,可我們看到的李嫣卻是這樣的:自信、陽光、活潑、可愛。

她小小年紀就成了“美妝教主李老師”,在個人社交網站上玩自拍、教網友化妝,儼然一副陽光天使的模樣。

喬衛東宋倩復婚、喬英子開心:好的親子關係從“尊重彼此”開始

李嫣成長得如此好,離不開李亞鵬夫婦永不缺席的愛。他們雖然離婚了,但他們都在努力避免將上一代破裂的關係,延伸到孩子身上,並共同陪伴孩子成長。

李亞鵬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每年李嫣過生日,都是全家人一起過的。

對於李嫣外形上的缺陷,李亞鵬曾告訴女兒:如果碰到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你,就給他一個微笑吧,這是他教給女兒的世界觀,同時也教會她愛與善良。

而王菲從來不把李嫣看成有缺陷的孩子,在她眼裡,孩子就是完整的,沒有一點問題。

離婚不離愛,是離異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二:離異父母要過好自己的生活

有些父母離婚後,會產生很重的怨氣,特別是受傷較深的一方。在《小歡喜》中,童文潔曾多次說過,宋倩被“渣男”喬衛東傷得太深,孤獨無助那段時間裡,哭天抹淚是常有之事。

時隔多年,宋倩依然忘不了前夫的“劣跡”,他們一見面,就爭鋒相對,吵個不停,她甚至還將前夫當成自己和女兒之間的“第三者”。

心理學家說:比起離婚,更能摧毀一個孩子的是父母之間糟糕的關係。

因為父母雙方任何一方對對方的否認,在女兒看來,都是對自己的否認。

喬衛東宋倩復婚、喬英子開心:好的親子關係從“尊重彼此”開始

前兩日,黃毅清吸毒被抓的消息一出,網上一片叫好聲,大家紛紛慶祝黃奕的好日子終於來臨了。

說起這一對,簡直是反面教材,離婚初期,雙方為了爭奪女兒的撫養權而大打出手,拼盡全力在爆對方的黑料。

而在招數上,明顯“渣男”黃毅清更勝一籌:他曝光前妻的私密照和偷稅漏稅的證據等,毫無道德底線,簡直喪心病狂。

黃奕,一個曾經靈氣動人的女子,只因真心錯付,半生被毀。好在一番成長過後,她選擇了一段全新的生活,並且努力為女兒創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離婚後的父母,應該放過彼此,當你們相互詆譭時,無疑對孩子造成了第二次傷害,“第二次傷害”的威力更具有毀滅性,因為孩子害怕步父母的後塵,從而對婚姻產生難以消除的恐懼感。

離異的父母如果愛孩子,他們就該收起彼此受傷的“鱗片”,過好自己的生活,各自安好。

三:任何一方都沒有權利對孩子“獨裁”

宋倩要求前夫一個月只能見女兒一次,可前夫愛女心切啊,恨不得跟女兒住在一起。一切的矛盾就由此開始,前夫的頻繁出現,導致了女兒情感上的偏移,她愛媽媽同時也愛爸爸啊,可在宋倩眼裡,前夫根本就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他憑什麼跟自己“搶”女兒,憑什麼能得到女兒的愛?

所以,當女兒頻繁地跑到前夫家裡玩樂高時,當女兒對爸爸的依戀越來越強烈時,宋倩情緒崩潰,她哭喊著:“你現在是不是就喜歡你爸?

嚇得女兒趕緊回應:“我肯定更愛您啊

父母即便分開了,也不該刻意去阻礙孩子的情感認知,孩子更愛爸爸或者更愛媽媽,對於父母本身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因為孩子總歸要長大的,他們有權選擇自己的情感需求。如果父母分開了,孩子還能得到雙方的愛,這樣的環境對孩子最有利,同時還能減少父母離婚所帶來的傷害。

不“吃醋”,不對孩子“獨裁”,是離異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喬衛東宋倩復婚、喬英子開心:好的親子關係從“尊重彼此”開始

03離異家庭的孩子要敢於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這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話題很火,不管是熱播電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常常有人將生活不幸的根源歸結於自己的原生家庭,換言之,父母的行為模式造就了現在的“我”。

遺憾地是,大多數人都改變不了原生家庭的面貌,也消除不了父母之間的矛盾,更掌控不了父母的人生,而他們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的認知。

首先,孩子需要跟父母和解,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接受父母的行為模式,以及父母之間的“糟糕關係”。嘗試著理解父母不經意間對自己的“傷害”,並且要尊重父母的生活,尊重父母的選擇,不要自私地把兩個形同陌路的人捆綁在一起。

就像劇中,喬英子得知父母是假復婚,她並沒有生氣,而是告訴父母,不管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自己都會好好高考。由此可見,經過一番認知梳理,英子認識到了自己的自私,她不該過多地干涉父母的生活。

喬衛東宋倩復婚、喬英子開心:好的親子關係從“尊重彼此”開始

其次,需要跟自己和解,將自己從原生家庭的泥潭中解救出來。一個人無法選擇出身、家庭,但他可以選擇喜歡的生活方式。他可以多看書,多旅行,見不同的人,看不同的風景,然後給自己的人生定一個方向,併為之去努力。在奔向終極目標的途中,他可以借鑑父母的意見,也可“一意孤行”,但重要的是,他要有敢於承擔後果的勇氣。

最後,不把自己的不幸延伸到下一代,是一個人最明智的舉動。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和原生家庭達成和解,同時還要剔除父母在自己腦海中移植的錯誤觀念,只有這樣,當你有了孩子,你才不會帶著“恨意”生活,更不會接過父母的錯誤認知並傳給下一代。

原生家庭就是一代人對一代人的影響所形成的關係總和,在這層關係網中,正確的做法是,將“積極的影響”傳承,將“消極的影響”撇除,如此,便能實現父母與孩子之間平等的相處模式:父母和孩子之間,相互影響,同時留有邊界感。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彼此成就、彼此尊重。

喬衛東宋倩復婚、喬英子開心:好的親子關係從“尊重彼此”開始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