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點巡撫與薯蔬總督|湘軍野史

本文題目:汙點巡撫與薯蔬總督|湘軍野史

小時候看小人書,有一本《楊乃武與小白菜》,講的是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餘杭葛畢氏冤案”。

那時候,眼睛裡的世界沒有灰度,總是非黑即白。看完之後,現在還模糊記得的感覺,就是壞人是真的壞,好人是絕對好,冤屈總有一天會雪昭天下。

近來讀史,不經意間發現,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中,被革職的浙江巡撫,並非無名之輩,乃是湘軍名將,晚清重臣楊昌浚。

再搜撿了一下《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資料,現重讀小人書,卻更加驚訝地發現,小人書中的敘述,至少90%以上,是作者編的,沒有任何史料依據,甚至多處出現常識性錯誤。不禁感嘆我們成長環境之惡劣。

比如,小人書中說到,該案之所以會成冤案,是從巡撫到知府,大小官員受賄一萬多兩白銀。

其他人我沒有查資料,但楊昌浚卻是一個出了名的清廉官員。

楊昌浚是湖南湘鄉人。

這次因為楊乃武與小白菜案,被革職,就要回湖南老家,卻發現宦囊羞澀,一家老小滯江寧(即南京),竟然沒辦法啟程。最後是部屬們搞了一次眾籌,湊齊了三千兩銀子餞行,才避免了尷尬。

到了湖南老家,也是布衣茅屋,並不以鄉村生活為苦。

即使是後來歷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之後,依然是非常儉樸。

有一年,楊昌浚回湖南老家,偕夫人徒步去拜望岳父,岳母準備設宴款待,楊昌濬急忙阻止:“我久不吃家鄉的紅薯、豆腐、蔬菜,只此幾樣便夠。”並招呼夫人一同下廚。吃飯時,作陪的都是兒時舊人,見他筷戳紅薯,吃得香甜爽口,都稱讚他是不忘根本的“薯蔬總督”。

說到他的岳父岳母,還有一件事也說明楊昌浚的人品不錯。

楊自幼家貧,於是從小就找了一個童養媳,只要目的是可以節省一點彩禮錢。不料湘軍興起,楊昌浚也因為軍功卓著,步步高昇。家裡人便動了心思,想要退婚,對方家裡也覺得高攀不上,同意退婚。詢問楊昌浚的意見,不料楊昌浚卻表示反對,並請假回鄉完婚,給童養媳一個交代。不僅如此,在妻子去世之後,也再未續絃,這在當時社會是很少見的。由此可見其人之品性。大家都知道,不忘本,說說沒問題,要做到有多難。

楊昌浚也是一個實在人。

革職之後,楊昌浚成天在家,與村裡人聊聊天啥的,有人問他現在是什麼感想?他想了想說,“曾做官,雖罷,猶有官意。”這話,用文言文說出來,還不覺得那啥,如果用白話說,就是說一個只要做過官,雖然罷免了,但還是會總想著怎麼去做官。這是大實話,也只有他能說,曾國藩左宗棠是說不出來的。

後來,左宗棠經營新疆,由於糧臺劉典申請病退回家,上奏朝廷,請起復楊昌浚接任。奏摺裡也提到過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楊昌浚以餘杭案去官,時論異同,臣固毋庸置喙;然觀浙民去思之切,亦足見其無負於浙人也。”

於是楊昌浚開始幫辦甘肅新疆善後事宜,做得不錯,就慢慢恢復了待遇。楊對此感激不已,賦詩一首,題目是《恭頌左公西行甘棠》:

上相籌邊未肯還,

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度玉關。

怎麼樣?

很熟悉吧,這首詩還入選了小學課本,成了西域佳話。雖然有馬屁之嫌,但拍得坦蕩自然。

光緒十年,楊昌浚由漕運總督調任閩浙總督,入京請訓,上任之前,還要跟皇帝告別,叫“陛辭”。

慈禧問哪天走?

楊說初十。

慈禧不解,再問,初四不是過了嗎?

楊昌浚一愣,知道聽岔了。

可是舌頭在嘴裡扒拉扒拉地轉了好幾圈,捲舌音還是發不出來,音調也有一些怪怪的,急得滿頭大汗。

最後只好“以兩手指作十字,重言曰初十”,慈禧這才明白。

記載上說,慈禧“為之囅然”,這個囅然,就是高興地笑起來的樣子。如果你曾經面對面聽湘鄉人說普通話,你就會理解這個“囅然”是一個什麼樣子了。

但如果認為楊昌浚就是因為與左宗棠關係好,就累任高官,那就錯了。

左宗棠是什麼人?

沒有能力他根本就不會鳥你。

著名的晚清外交家郭嵩燾,大家都知道吧,他還與曾國藩是親家,跟左宗棠也有點親戚關係,都是湘陰人。

當年郭嵩燾任廣東巡撫,因為事情沒做好,左宗棠一樣逼得他主動辭職,氣得郭嵩燾一輩子都不原諒他,給左宗棠寫輓聯還說“公負我,我不負公”的氣話。(這個以後再跟大家講講)

楊昌浚最大的功績,是在閩浙總督任上。

光緒十二年(1886年),楊昌浚等上疏,指出:“臺灣是中國前往南洋的門戶,也是中國沿海七省的前沿,朝廷將臺灣改設巡撫,可以加強對臺灣的控制,這是保衛我國東南海疆的大計啊”。

又上書說:“福建和臺灣本來就是一省,如今將其分為兩部分,還仍然應該唇齒相依,讓他們互為犄角、相互援助”。在推動臺灣建省的問題上,作為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楊昌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於是清廷決定將臺灣從福建分立成省,命楊昌濬與劉銘傳共同籌備建立臺灣行省。

為了使臺防能有確實保證,他積極設法籌措經費,建議由閩海關、福建各庫局每年協銀四十四萬兩,加上其他各海關協銀共成八十萬兩。

由汙點巡撫,到薯蔬總督,再到那個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湘鄉人,楊昌浚的人生也算豐富多彩。可是,又有多少人,只知道他是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中的那個昏聵官員呢。

歷史,總是喜歡把一個人臉譜化,符號化。

不僅如此,我們生活中,不也是經常這樣嗎?

因為一件事就把一個人全部否定,一棍子打死。

所以,我們對別人,應該多一些角度。如果別人這樣對我們,也要看得開,上下五千年,史書二十四,大抵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