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湖畔》中讓所有家庭反思的警句

(本文文字由“涓語”獨家原創發佈,請尊重小編辛苦碼字燒腦的勞動成果,杜絕抄襲,如有侵權,雖遠必究!“涓語”潛心帶你領略獨一無二熱騰騰的生活情感!不虛編故事!只寫意生活!涓涓細語中,愛在流淌,生活在發光。)

東野圭吾《湖畔》中讓所有家庭反思的警句

小說的主要情節如下: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有名的私立初中,四對夫婦和他們的孩子以及孩子的老師津久見一起到姬神湖邊的避暑別墅進行升學考試前的集訓。

丈夫的情人尾隨而至,卻在深夜遇害。妻子坦白:“是我殺的。”

丈夫打算報警處理,但一起來集訓營的鄰居們竭力幫助妻子隱瞞罪行,在眾人的合力勸說下丈夫終於動搖了想法,加入了毀屍滅跡的行列,

然而冷靜下來他才意識到這一切非常不合情理。

他打算揭開層層迷霧,尋找真相。

當真相被揭開之時,他卻已無法掙脫……讓我們關注小說中主人公在對待孩子以及處理這件可怕的事件中所發表的看法,關注孩子,珍愛家庭,忠於婚姻,警醒自己。

東野圭吾《湖畔》中讓所有家庭反思的警句


關於孩子

1、為了考試所讀的書只能用來考試而已,這可是常識呀。

2、難道你認為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會考慮到未來而自己說要就讀私立中學嗎?哪個小孩不討厭讀書呢?要是讓他們自己做主,他們肯定會選輕鬆的路走。因此,父母更應該認真思考孩子的將來,他們該受怎樣的教育,並做出決定。因為除了父母以外,其他人是不會幫他做決定的。

3、不論是守護父母之愛的單純原因,還是在升學主義的壓力下,孩子惡意的反撲,換來的代價都是父母親必須為孩子背上一輩子的罪。但換個角度來想,不顧孩子的想法,以為是為他們好,獨斷地為了孩子出賣肉體、金錢,逾越道德的底線去交換光明的前途,不也是讓孩子無形中揹負了他們所不知情的原罪嗎?而這是隱藏在表面動機之下,值得我們一再去追問的問題。

4、小孩子的能力、資質因人而異。一個孩子究竟適合什麼,必須給他不同的機會去試才能知道。

5、裝出一副放任主義的樣子,其實不過是放棄自我責任。

6、你們根本就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只是懷疑自己的小孩可能是真兇,所以你們不想知道真相。就算不知道真相,為了隱瞞整個事件也願意不惜一切,是嗎?

7、每個家庭都一樣。孩子到了六年級的時候,夫妻之間的愛意早就蕩然無存了。

8、會讀書和不會讀書的人的差別,就在於當大家放鬆時,他是跟著一起放鬆還是更加努力用功。

9、也許你會覺得很骯髒。但是為人父母就是願意為子女付出一切。一聽到花錢就能考上,儘管知道不對,還是跨出了這一步。

東野圭吾《湖畔》中讓所有家庭反思的警句


關於人性

10、男人真是奇怪的生物,一方面背叛了自己的太太,可是一旦她跟其他男人搭上了,還是會生氣。

11、你們男人真是奇怪。自己可以公然拈花惹草,妻子稍有嫌疑就大發雷霆。

12、我並不認為決不能搞外遇,反而覺得它是人生的潤滑劑。

13、屍體要在湖底消失需要好幾年,不,大概要花幾十年吧。這中間我們肯定都會提心吊膽的。就算屍體不見了,我們的靈魂也無法離開這湖畔吧。

在推理小說中,屬於作者東野圭吾獨特的光芒,應該是在於“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死亡(事件)發生?”“遭遇這個死亡(事件)的人,該如何面對它?”這兩個概念。

評論家們認為:東野圭吾從來都不滿足於,只是經營一個漂亮但再也單薄不過的動機,在他的文字世界裡,動機只是殺人的一個觸媒。他真正要經營的是,做出“痛下殺手”這個動作,兇手背後整個的個人歷史背景、環境因素,還有包括這些因素加乘之後,所形成的更復雜的心理層面。

而這是隱藏在表面動機之下,那些關於婚姻、家庭、教育等,或許才是值得我們一再去追問的問題。

東野圭吾《湖畔》中讓所有家庭反思的警句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