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魚之家》:東野圭吾慰藉人心之作,人性與理智的較量

死亡,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我們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死亡的征程。

迪士尼電影《尋夢環遊記》,通過講述一個墨西哥男孩闖入亡靈世界的故事,探討死亡的定義。

電影中有個核心問題:人的死亡,究竟該由什麼定義呢?

是肉體不再運作,生理角度的死亡?還是舉辦了葬禮,戶口本和一切身份資料會被註銷,社會角度的死亡?抑或是世上的親朋好友都將你遺忘,精神層面的死亡?

通過閱讀東野圭吾的《沉睡的人魚之家》,或許我們能得到不同的感悟。


《沉睡的人魚之家》:東野圭吾慰藉人心之作,人性與理智的較量


一、一個令東野圭吾煩惱的故事,一個因痛失愛女走向偏執的母親

我始終認為,一個優秀的作家應該具備社會責任感,能關注現實,關注人性,引發社會議論,並最終推動社會的進程。

東野圭吾無疑就是這樣一個作家。

他在作家生涯30週年之時,出版作品《沉睡的人魚之家》,探討關於腦死亡和器官捐獻等社會問題。

其中關於日本器官移植捐獻法律法規的探討,涉及法律和社會道德,引發各方熱議,連東野圭吾本人都不得不感慨:“寫出這樣的故事真的好嗎,我現在仍然煩惱著……”

這個令東野圭吾煩惱的故事,發生在日本播磨科技董事長和昌的家中。

和昌與妻子燻子孕育了兩個孩子,但夫妻感情不和,早已分居,他們本來打算在女兒瑞穗小學畢業後離婚。不幸的是,瑞穗跟著外婆去游泳時發生溺水,在醫院搶救無效,被醫生宣佈腦死亡。醫生職業化地給播磨夫妻兩個選項:

接受瑞穗已經死亡的事實,將她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孩子,或是不放棄醫療手段,等瑞穗的心跳自動停止。


《沉睡的人魚之家》:東野圭吾慰藉人心之作,人性與理智的較量

就在夫妻兩人決定將瑞穗的器官捐贈出去,和瑞穗做最後告別時,燻子驚喜地發現女兒的手動了一下。燻子由此認定,心愛的女兒只是沉睡著,有朝一日還會醒過來。她開始利用播磨科技的先進技術,用機器維持著瑞穗的生命,並將“瑞穗還活著”的觀念強加給身邊的人。

更瘋狂的是,燻子學會用機器操縱瑞穗的肢體,甚至控制瑞穗的表情,使她像活人一樣微笑。沉睡的瑞穗因為母親的執念,像個洋娃娃一樣被肆意擺弄。

親人和朋友也被燻子的行為干擾,不得不說配合著燻子演戲。

故事的最後,狂熱執著的燻子在某一天凌晨,見到瑞穗的靈魂的離去。這一刻,燻子才認同女兒已經死亡這一事實,並同意將瑞穗的器官捐獻出去。


《沉睡的人魚之家》:東野圭吾慰藉人心之作,人性與理智的較量


二、生與死的定義,一個母親關於人性與理智的雙重思考

瑞穗的死亡,究竟該以什麼斷定呢?

這是《沉睡的人魚之家》著重探討的核心問題。

當身邊的人都質疑燻子將時間精力浪費在“死人”身上時,燻子沉著冷靜地報警,決心在警察和親人的見證下,將刀子捅進瑞穗的胸膛,試圖從法律的角度驗證瑞穗還活著。

“如果瑞穗早就死了,那我就沒有犯下殺人罪;如果她還活著,那我就犯了殺人罪,但我會欣然去服刑。因為這證明了從意外發生至今,我持續照護的瑞穗的確還活著。”

刀最終從燻子無力手中滑落。燻子的質問警察也無法給出答覆。

從科學的角度,瑞穗的醫生始終認為溺水的瑞穗在早已腦死,是全腦功能包括腦幹功能不可逆終止的過程。即便瑞穗的身體在醫療救助下和常人無異,甚至兩年來還長高了。

從父母的角度,看著自己的孩子面容恬靜,肢體柔和,像是隨時會清醒一樣躺在病床上,任誰都無法輕易認定自己的孩子已經逝去。

燻子就是這樣認為的。

如果你看過失去孩子的海豚,你就會訝異於海豚看似徒勞的行為。海豚會無懼風浪,艱難地馱著死亡的小海豚,遊向目不所及的大海深處。

燻子對瑞穗的愛,也和海豚一樣。這也是我們很難認同燻子的做法,但是無法苛責她的原因。

曾經有個遠方親戚重病入院,醫生斷定時日無多。但他的家人堅持搶救到最後。病人在醫院多次失去意識,在生死之間痛苦掙扎,但他還是有一口氣在。

這口氣對家人而言意義重大,是個無可替代的慰藉。在現實中有這樣生離死別的經歷,特別能理解燻子的行為。因為向愛的人說再見,太難太難了。

小說裡意外發生以後,瑞穗到底是生,是死?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人對她不求回報的照料,是有人默默等待她醒來,是有人願意奮不顧身地將她擋在死神的宣判下。


《沉睡的人魚之家》:東野圭吾慰藉人心之作,人性與理智的較量


三、母愛的力量,能超越生死的界限

在讀《沉睡的人魚之家》這本書的過程中,你就會慢慢發現,原來死亡不是人生的終點。

燻子在故事的最後,承認了瑞穗的死亡,並將她的屍體捐獻出去。在不知名的角落裡,有個小男孩因為接受了瑞穗的心臟,得以健康快樂地活下去。

這才是作者想傳遞給我們的價值觀:生命會在世界的某個角度,換了個面目,以愛的名義,源遠流長。



END-

今天的話題,燻子不肯一直承認瑞穗的死亡,你可以理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