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食椿,抓住春天的尾巴!

時至暮春,初夏將至,又是一年穀雨時。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節,鄉村田野之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雨生百穀”。穀雨之後,寒潮退去,雨量增多,是農作物生長的大好時節。

穀雨食椿,抓住春天的尾巴!

穀雨時節,南方地區“楊花落儘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北方牡丹吐蕊,櫻桃紅熟,饕享香椿,漁民祭海。集合著古人智慧的二十四節氣,不僅提示著農人耕作的節奏,也在吃食上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幾分樂趣。

穀雨食椿,抓住春天的尾巴!

由於穀雨是採茶佳季,古人還有喝穀雨茶的習慣,穀雨茶也被稱為“二春茶”,相傳可清火、辟邪、明目。不僅南方有“二春茶”的習俗,北方人在穀雨節氣時則有“穀雨食椿”的習俗。

一盤黃綠相間的香椿炒蛋、一盤原汁原味的香椿拌豆腐、一盤滿有市井煙火氣的炸香椿魚、一罐拌麵絕配的香椿醬……“質地脆軟,鮮嫩可口”,都是食椿季的絕美佳餚。

穀雨食椿,抓住春天的尾巴!

香椿作為一種時令食材,“穀雨食椿”歷史悠久。據說早在漢朝,我們的祖先就有食用香椿的習慣。香椿還曾與荔枝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們的喜愛。宋蘇頌盛讚其 “椿木實而葉香可啖。”椿素有“樹上青菜”之稱,鮮椿芽中含豐富的糖、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和大量的維生素C。其葉、芽、根、皮和果實均可入藥,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等多種功效。

民間有句農諺叫“三月八,吃椿芽兒”,農曆三月正是香椿應季之時,香椿嫩芽脆嫩甘美,營養豐富,堪稱席上珍蔬。

穀雨食椿,抓住春天的尾巴!

清明後穀雨前,香椿樹枝頭開始吐出鮮嫩的幼芽,起初,芽很小,上邊還長著比汗毛還細的茸茸短毛,不幾天工夫,香椿芽就長到一拃長,這時香椿芽就可以採摘了。樹低的用手把芽摘下來,樹高的要用專門的鉤杆來摘。剛剛採擷的香椿芽,葉梗透著鵝黃色的嫩綠,葉尖則呈瑪瑙色的淡紅,晶瑩剔透,光彩潤澤。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

而過了穀雨,香椿的枝葉慢慢舒展張開,顏色變得越來越綠,脆嫩的葉梗逐漸木質化,口感會一天不如一天。

不過,食用香椿也要適當、適量。唐代孟詵所撰的中醫典籍《食療本草》就指出“椿芽多食動風,燻十二經脈、五臟六腑,令人神昏血氣微”。從現代視角來說,香椿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而且不同時期的香椿所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不同。發芽期,香椿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是最低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的含量會逐漸上升。因此食用香椿還是在穀雨前香椿最鮮嫩的時候為最佳,並且下廚時應當在沸水中焯上一分鐘,減少其中的亞硝酸鹽成分。

穀雨食椿,抓住春天的尾巴!

此外,香椿不僅是春季獨有的美味,在古人眼裡更是一種長壽樹,常常被視為長壽的象徵。這莊子《逍遙遊》中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意為上古時代的大椿樹以人間八千年當做自己的一年,可見壽命之長久。後來,人們便常常用帶“椿”的詞語來形容福壽綿延,如“千椿”形容千歲,“椿壽”作為對長輩的祝壽,盼望長輩像椿樹一樣長生不老。

穀雨食椿,抓住春天的尾巴!

可見,“椿”的歷史與文化裡還蘊含著人們對健康長壽的美好向往。

穀雨,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吃春”,人們也許是想用這種形式,留住春色,讓春意駐在心中吧。

暮春回望,你可曾辜負春光?

如果還有沒實現的計劃

請繼續加油,以更好的自己迎接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