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的晋梁相争,为何最后是前期处于弱势的李克用取得胜利?

导言

唐末五代政局纷繁多变,但真正影响到当时政局的核心事件是晋粱争雄。双方在中原大地上展开了激烈地争斗,而这场战争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一场征战。在这场持久战中,晋胜梁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本文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政治策略上。

刚开始晋梁都打着尊王的旗号,他们都利用唐室的剩余价值来达到扩大自己政治影响的目的。前期,梁方以"勤王"的名义多次兴师,在这些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政治资本,实力强大。但之后,由于梁方的朱全忠弑君篡位,一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谋略,梁自此以后就渐渐失去了政治优势。与此相反,晋方始终坚持尊王的旗号,把复兴唐室作为其口号,获得了比梁方更多的政治支持。晋由于始终坚持"尊王",故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成为这场争战的最后赢家。

朱全忠篡唐自立的野心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

要说在晋梁之争的前期,梁方一直处在有利地位上。前期的时候,朱全忠始终打着"尊王"、"勤王"的幌子招降伐叛,什么"尊王"、"勤王"呀,说白了就是又当又立,既想得到更大的势力来为自己造势谋求便利,又不想顶着个乱臣贼子的骂名。

由于出师名正言顺,朱全忠积累了较好的政治基础。例如平定黄巢余部秦宗权一事中。在整个平定的过程中,朱全忠的宣武军一直处于主力军的地位,一直是主力还能不被朝廷器重吗?于是乎他先后有多次晋升,从沛郡侯到沛郡王,还兼领淮南节度使一职,甚至还得到了纪功碑、铁券等赏赐。由于他的权力一步步扩大,达到足以征调周边诸镇兵力的地步,这些都为他取得这场军事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唐末五代的晋梁相争,为何最后是前期处于弱势的李克用取得胜利?

平定这场战争后,朱全忠进封"东平王",赢得了拥戴王室的巨大政治声望和政治优势。在随后的行军中,他也始终打着"尊王"的口号。在这些征战中,他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光化元年,他因解救昭宗复辟被封为梁王;天复三年,他第二次解救昭宗,并且护送昭宗返回长安,被赐予"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封号。

这个时期堪称朱全忠个人声望和政治优势的顶峰时期。但是他并不满足于目前的功绩,他想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开创朱氏王朝,也就是想自己创业单干呗。在那个封建君主制的社会里,他想要成为九五至尊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堂堂七尺男儿要忠君,要下跪,虽说封建时代的古人那都是受忠君思想荼毒的很深了,但要是自己创业成功了就谁也不用跪了,这多好呀。

如果朱全忠能做到像曹操和司马懿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继续打着尊王的旗号招降伐叛,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取而代之,那么他很有可能就大事已成,这样历史就改写了。但是他偏偏就没有耐心,朱全忠最失败之处便是没有耐心,他一点都不想等。在周围强敌犹在,环伺四周的情况下,他太着急取而代之了,因此不惜背上了乱臣贼子、不仁不义的恶名。

由于名声已经臭了,朱全忠在政治上毫无优势可言。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出师也名不正言不顺不被认可,这使得朱全忠渐渐丧失了自己的政治优势,真是一把好牌打的稀烂,最后只能一步步朝毁灭走去。

唐末五代的晋梁相争,为何最后是前期处于弱势的李克用取得胜利?

晋方牢牢抓住梁方篡唐自立的把柄,借此展开大规模的丑化梁政权的宣传攻势,为其政权争取到了一定的政治盟友和民心。试想一下,你的对手名声越来越臭,政治势头也越来越差劲,那盟友和民心还不是都纷纷转向你么?

你梁方篡位就篡位呗,我晋方就不篡,晋方就始终坚守"忠君"的幌子,虽说还在一君之下吧,但是想干啥就干啥呀,也不用背骂名还被多方势力认可,还能得民心,忍这一会儿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梁方就是想不开,非要反,连他朱全忠十分信任和重用的梁将丁会都对他篡唐自立的行为不满了,何况是别的将士和百姓呢?当丁会听到昭宗被害的消息时,那大鼻涕流的,可真是伤心呢。虽说昭宗也不是什么精明能干的皇帝吧,但人家好歹也是正经皇家出身的皇帝呀,名正言顺,忠心的将领还是大都忠于这大唐的江山的,这丁会自然也不例外。

唐末五代的晋梁相争,为何最后是前期处于弱势的李克用取得胜利?

所以在晋军进攻潞州时,丁会不战而降。你说投降就投降呗,这丁会还在李克用面前哭着说他归降的原因。能有啥原因呀,还不是因为朱全忠篡唐自立了吗?他有守城能力,但他就是不守,谁会给乱臣贼子守城卖命呀。瞧瞧,这就是晋方比梁方更技高一筹了,顶着这忠君的头衔,得省了多少事儿呀,这潞州不就是白捡的吗。

其实,早在朱全忠有诛杀昭宗取而代之的想法时就暗中联系了其他势力,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是谁有他那么迷呀,大家都贼精,说是受大唐恩惠太多了,不敢有别的想法,其实还不是不想背上骂名,赌上一世清明。

朱全忠以为他篡唐自立是省了事儿,其实这才是麻烦的开始呀。他本来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充分发挥尊王伐叛的政治优势,但是他就作呀,作着作着这优势就没了,还陷入了失道寡助、四面受敌的劣势中。

唐末五代的晋梁相争,为何最后是前期处于弱势的李克用取得胜利?

这太可悲了,一开始的朱全忠那妥妥的是人生赢家呀,谁曾想他自己都作没了。他再等等大事不就成了么,非着急造反,为他人做嫁衣。这"嫁衣"就白白做给晋了。晋方领导脑子清楚,他们一直奉唐为正主,根本不承认大梁的合法性,始终坚持昭宗天佑年号,到正式建国号大唐的时候才改了同光元年的年号。晋始终打的就是匡扶和光复唐室的口号,最后既得到了江山,又得到了百姓及官员的认可,可谓名利双收。再一对比梁方,这高下立见呀,尊王就是有用,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高明。

"尊王"的李克用得以笑到最后

其实要说起李克用的忠君思想,它的建立其实还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的。李克用本身并不是唐朝李姓中人,只因其父镇压有功,被赐予了国姓。后因李克用擅自杀了与他不和的边将,被朝廷讨伐,自此亡命天涯。后因黄巢内乱方殷被启用,立下大功,这才重获皇室重用。

这样以来,对失而复得的荣誉和地位,李克用十分珍惜。此时,他既忠君,又对皇帝充满畏惧。后因与朱全忠在上源驿交恶之后未受到公正处理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想要活下去,就得拥有强大的实力,战乱年代谁靠得住?只有手里的权力才靠得住呀。打铁仍需自身硬,实力强大才不会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唐末五代的晋梁相争,为何最后是前期处于弱势的李克用取得胜利?

于是在上源驿事变之后李克用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就跟朱全忠展开了激烈的军事竞争。在经历昭宗这位想要有所作为的少年天子想要讨伐强藩一事后,李克用的政治形象严重受损,他不得不处处以尊王忠臣的面目出现。他的尊王,说白了也是为了与朱全忠抗衡的策略需要,他并不是要真心真意地尊王。但是在昭宗的个人魅力及其对待藩镇政策的压力之下,他表现出自觉的忠君思想。尤其是自大顺元年,李克用被讨伐一事,让他对昭宗更是心存感激。

虽然他没有被讨伐打下台,但是晋梁之争前期他处于弱势,昭宗的所使用的调解政策给了李克用时间缓冲,使他多了一些调整的时间。而后李克用参与的多次勤王行动使昭宗对他的信任倍增。所以这时的李克用对昭宗是忠心又感激的,这点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新唐书》 卷二一八《沙陀传》中是这么说的:当天复四年八月李克用听到昭宗被害的消息时,痛哭流涕,他的全军将士都为昭宗穿孝衣。李克用时期,他一直谨遵尊王的口号,但是到他儿子时,情况就不是这样了。那时唐朝已经灭亡了,他儿子认为他也姓李,他完全可以继承大位,名正言顺的。

虽然后来遭到监军老臣、重要谋士张承业的反对,但是李克用还是如愿以偿地做了后唐的帝王。他称自己是唐室后裔,是李氏合法正统的继承人。他树立自身的正统形象为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的,这就是他爹前期尊王带给他的,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魅力或者别的原因。没别的原因,就俩字"尊王"。

唐末五代的晋梁相争,为何最后是前期处于弱势的李克用取得胜利?

朱全忠和李克用不同的想法导致他们的结局不同

其实,朱全忠对唐室的态度比李克用还要复杂一些。他早年怀揣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投身黄巢起义军,并成为一方统帅。后来因为审时度势,觉得黄巢起义军不如唐军,于是他便叛降唐军。他一度受到重用,后来由于他不甘居于人下的性格使他在上源驿之宴上临时决定发难李克用这个曾对他有恩的人。自此,他们之间已经结下了梁子。

上源驿事件使得朱全忠更加肆无忌惮,他自此走上了明目张胆地对外扩张道路。他和李克用成了死对头,他们双方都打着尊王的幌子,扩张自己的势力。

早些年的时候,朱全忠和李克用确实走的是一样的路子,都是忠臣路线。他也勤王救驾、打着匡扶唐室的幌子,甚至说到政治策略的运用时,他比李克用还要更胜一筹。那时虽说他处处标榜自己,显摆自己,但是却没有让人反感。

唐末五代的晋梁相争,为何最后是前期处于弱势的李克用取得胜利?

可是后来,朱全忠再也不装忠臣了,他不走忠臣路线了,他开始太杀唐室宦官和朝臣,这时他取唐室而代之的想法已经浮出水面。本来就是靠忠君掩盖不少毛病的他,如今想造反,这谁还能忍?

尤其是在弑杀昭宗和篡代唐室以后,朱全忠就引起了大家的公愤和不满。虽然那时的唐已经没落了,但是人们心中的正统思想还没褪去,他取而代之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如果他能等一等时机,继续走忠君路线,他极有可能荣登正统大位。他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更名正言顺,也更稳妥么?可他偏不,眼前的一条光明大道他不走,他非要走那荆棘丛生的小径,一不小心还能踩上坨粑粑,弄得一身臭味。

唐末五代的晋梁相争,为何最后是前期处于弱势的李克用取得胜利?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朱全忠做不到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做不到像司马懿父子那样苦心经营三代时机成熟了才取而代之。虽然他前期一度打起尊王、勤王的旗号,但是实力强大以后,他就一心想成为最高领导,也不看看时机是否成熟就造反,最后没吃到狐狸还惹了一身骚。等等王位他就不香了么?正所谓"好饭不怕晚",心急可吃不成热豆腐,可是这些道理朱全忠他都当局者迷,他已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完全看不到这些了。

其实也不怪朱全忠做不到像曹操和司马懿那样,他的出身就把他局限在这样的见识之外了。他出生于耕读之家,寄人篱下,卑微的生活使得他对出人头地、扬眉吐气有执念。

在《旧五代史》卷一《梁太祖本纪》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朱全忠成年后,不愿意从事父辈们所从事的农业,喜欢舞刀弄枪,以雄勇之士自居。他喜欢无拘无束,他认为只要肯奋斗就会成功。这也得益于他生得是时候,在乱世中他毅然参军投入黄巢军队,从此屡立战功,甚至官拜黄巢大齐政权的同州防御使。即使是在中和二年降唐后,他也一度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这样的高位。后来甚至成为了一方强藩,势力范围非常大。

个人奋斗的成功让朱全忠有了事在人为的想法,即使是他想做皇帝,只要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所以在依靠个人的努力取得一番事业,大权在握之际,他哪里顾得上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谋略,他只想站在最高位,让别人都对他俯首称臣。

这种出身的局限性也就导致了他的失败,朱全忠成为了人人唾弃的乱臣贼子。相反地,李克用即使在一开始处于劣势,但是一直谨守的忠君思想却使他反败为胜,最终走向了胜利。看来不得不说,还是李克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谋略更为高明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