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18人,日本為何諾獎拿到手軟?

日本的諾獎成就不是一天練成的。

8月的京都,草木蔥蘢。這是京都大學一年最美的時候。

不過,對於匆匆趕來的投資人來說,吸引他們到來的並非櫻花,而是諾貝爾獎,確切地說,是2018年新晉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

十八年18人,日本為何諾獎拿到手軟?

在日本,像本庶佑這樣的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得獎者,本世紀以來已經有18位。他們的研究成果,吸引著全球各類資本的注意。

實際上,這幾年日本學者獲得諾貝爾獎如囊中取物。算上本庶佑,這是他們連續第五年獲得諾貝爾獎了。進入21世紀,日本科學家獲獎人數快速增長,平均下來幾乎一年一位。

其中物理獎8位、化學獎6位、生理學或醫學獎4位,日本人在諾貝爾獎的發力集中在物理和化學獎項。日本也成為近十年來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諾獎出產國」。

十八年18人,日本為何諾獎拿到手軟?

01

18年18人,為何日本做到?

很多學者認為,過去18年,日本在諾獎“井噴”背後的努力在更早之前就開始了。

諾貝爾獎的評選是一個極其嚴苛以及漫長的過程。因此,諾貝爾獎通常具有滯後性,也就是會獎給25至30年前、甚至50年前具有突出科研貢獻的人,因為從出成果到獲獎的整個過程往往需要時間的驗證。

21世紀後日本獲得的諾貝爾獎基本上都是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科技結晶,是日本經歷過高速經濟增長,對教育、科研進行穩定資金投入的結果。

十八年18人,日本為何諾獎拿到手軟?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高等教育主要照搬德國模式,非常重視科學研究。日本政府和企業也非常重視對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經費投入。

日本的教育經費投入,佔GDP的比例在5-6%,戰後持續了40多年。日本的研發經費投入,佔GDP的比例在3-3.6%,至今超過了20年。

特別是其中,基礎研究的經費佔據了大學研究經費的主要部分,而基礎研究正是孕育諾貝爾獎的最佳溫床。

作為老牌強國的日本,科研和教育投入近百年來一直不低,近幾十年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諾獎級的科研怎麼也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投入。由此可見,日本的諾獎成就不是一天練成的。

02

諾獎得主的研究之道

對事物的探索保持好奇心和質疑,是本庶佑的研究之道。

本庶佑認為,對成為研究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什麼都想知道,有顆覺得所有事情都是不可思議的心。

十八年18人,日本為何諾獎拿到手軟?

2016年,本庶佑獲得了國際科學大獎京都獎基礎科學獎項。他在領獎時說:「做研究不僅僅要埋頭苦讀。閱讀和記住那些論文是不會造就一個好的研究者的。要通過好奇心來自我驅動,且要有勇氣面對挑戰。在我看來,這才是科學的起點。」

此外,他常對學生說:時刻反思,保持懷疑(Stick to the Question)。

曾有媒體記者向這位諾獎得主提問:「對想做研究者的年輕人有什麼想說的?」

本庶佑回答道:「對書本寫的東西不要完全相信,經常保持懷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真正的到底是怎樣的,這樣的心態很重要。希望年輕的小學生、中學生一定要有志於做研究。」

十八年18人,日本為何諾獎拿到手軟?

他覺得自己獲得諾獎是幸運的,一方面繼承了父母身體健康的基因,以及喜歡刨根問底的求知性格;一方面得益於社會為推動生命科學發展而投入的研究經費。

正是有了這些「幸運」,才成就了本庶佑從一而終的基礎研究,因此從來沒有對研究有過一次放棄的想法。

好奇心加質疑精神,做基礎研究不功利,這便是當代的科學精神。雖然在他看來是幸運,但科學家所付出夜以繼日的努力,必然會受到幸運女神的青睞。

03

匯佳的科學探究

在匯佳IB課程的高中階段,每個學生都需要完成12頁的個人研究項目(individual investigation)和4000字的IB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

它們要求學生獨立遵循完整的科研步驟完成實驗,並呈現出一份全英文的、詳實專業的科研報告。

十八年18人,日本為何諾獎拿到手軟?

為什麼在高中階段就要進行這樣的探究?

像這樣完整的探究過程,不僅可以獲得科研過程的真實體驗,有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實踐與操作本身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這些往往是當下科研人才最需要的部分。

當然,這些探究遠不是終點,有的學生還會繼續深化自己的實驗項目。當若干年以後的他們穿梭在大學實驗室裡的時候,想起曾經在匯佳的科學探究,也許便是夢開始的地方。

日本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種下的科研幼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長成茂林,結得碩果。

目前中國也正處在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對教育和科研的重視和投入前所未有。或許,下一個二十年,國人也能取得豐碩的諾獎成果。而這些科學家,便在你我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