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徐公子谈创业,如何组建初创团队

如何组建初创团队

找准方向、跟紧浪潮之后,就是组建团队、准备启航!而组建创新团队则是一门大学问!

1.团队并不是越大越好,要将初创团队成员控制在5人以内

和通常的大众认识不同,创新创业并不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根据帕金森定律(官僚主义病),大团队往往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相反,团队越小、团队成员越少,团队中的合作、沟通、协调就越好、越容易进行,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加亲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经有一个著名的“两个披萨理论”,他认为初创团队如果不能用两张披萨饼喂饱,那么人数就太多了。

但人数精简也并不意味着“越少越好”,初创团队的搭建有它的要求和技巧,团队成员的组合和分工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其中需要四种关键人才,分别是:

CEO:担任团队中的领导者、沟通者,对团队负总责;

技术官:即CTO,技术领域负责人,负责把创新计划在技术层面落实;

设计师:具有设计理念的团队成员,优化产品、计划的用户体验设计;

专家:可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学者或是某领域经验资深的成员,有其所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团队架构中,并不一定是一人对应一个角色,同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几项技能,但整个团队中每种技能都不可或缺。

【案例】

创办Facebook的扎克伯格本身是一个复合型人才,既是天才的程序员,又是优秀的产品经理,还懂得运营和架构团队。但是在创建和发展Facebook的过程里,扎克伯格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

2.利用好创新冲刺和截止时间

①创新冲刺

以“黑客马拉松”为代表,让创新团队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创新活动。初创团队被要求在短时间(如48小时)内完成连续工作,发挥最大的潜能探索新观点、解决新问题,以最高的效率完成任务。实践证明,这样的创新冲刺活动往往能够收获奇效,不少团队的创新潜能被迅速激发,完成了令他们自己都惊讶不已的成果。

②截止时间

人类具有天生的惰性,自从有了deadline,人人都得了拖延症。好的截止时间,应该给团队成员增加压力,但不是机械的规定,而要让对方清楚截止时间的意义,以便于合理安排工作、完成既定目标。

3.资金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资金可能是毒药

资金支持是把大象送上天去的强劲动力,初创团队想要实践具体的创新创业计划,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行融资时需要了解资本投资的几种分类:

①风险投资:投资额度大、对初创企业体量有高要求、追逐独角兽、不做小投资;

②天使和种子:不需要独角兽、在早期投入、退出也较早;

③企业投资:关注战略价值、不关心短期回报、比较保守;

④自我实现:为投资人提供自我满足的资本;

⑤内部创新:企业内部投资新的想法、新的创意。

投资中,辨识机会、发现机会有五大准则,这些是投资人重点考察的对象,也是一个创业项目能否真正成功的几个考量维度:

①团队需要优秀,创始人应有献身精神

整个团队的斗志、方向都应当保持一致,这既是团队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创始人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检验;

②客户应该对产品爱不释手

Airbnb联合创始人布赖恩·切斯基说:“你只需要有100个人能真正热爱你所做出来的东西,而不是有100万人说他们有点喜欢。”人们会碍于情面评价产品说“还不错”、“有点喜欢”,只有“太好了!”“太棒了!”这样的反馈才能证明客户对产品具有真正的认可;

③要拥有秘密配方

可口可乐、麦当劳等食品产业有具体的“秘密配方”,是竞争的巨大优势。非食品产业也可以有自己的秘密配方,这就是企业的独特基因、核心优势。

此外,产品应该可以提供出色的客户体验,市场应该专注、特别,但有潜力获得扩展。

最后,投资能够助力创新创业的起飞,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有限的预算可以真正鼓励创新思维,反之,研发上的高投入不一定能真正完成实质创新。一旦资金过多,初创团队必然要按照既定的商业计划,一步一步完成阶段任务,按照固定节奏和思路进行商业行为,这就会导致团队丧失了灵活性,不能够及时调整、转向。

阜阳徐公子谈创业,如何组建初创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