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马岛战争毁了名声!曾是先进区域防空导弹,与人民海军擦肩而过

在冷战时期,为了弥补第一代海蛇舰空导弹的不足,英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第二代舰空导弹,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拦截苏联的高空侦察机和轰炸机,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毁誉参半的海标枪舰空导弹。

被马岛战争毁了名声!曾是先进区域防空导弹,与人民海军擦肩而过

海标枪的研制主要就是为了弥补,海蛇舰空导弹中高空拦截能力的不足,同时将体积进一步缩小,以适配于4000吨级的驱逐舰,要知道在当初海标枪研制的年代,舰空导弹大多体型巨大,比如美国的黄铜骑士和苏联的SA-N-1果阿,最低的适配舰艇都的是6000吨级起步,因此为了缩小体积并达到设计指标,海标枪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冲压发动机,最终成功将体积控制成长4.36米,弹径0.42米的这个指标,除了稍微显得有点臃肿以外,搭配在4000吨级的谢菲尔德级驱逐舰上还是非常和谐的。

被马岛战争毁了名声!曾是先进区域防空导弹,与人民海军擦肩而过

1975年42型驱逐舰的首舰谢菲尔德号正式服役,作为配套武器,海标枪舰空导弹也随之进入皇家海军,成为英国海军中远程防空作战的绝对主力。海标枪舰空导弹分为轻型和重型,最大射高为25000米,最快速度3.5马赫,其中轻型的最大有效射程为40公里,重型为70公里,这个指标在当时来讲是非常先进的,同时期的,且体积相似的标准-1MR导弹的最大射程仅为38公里,而配套现代级驱逐舰的9M38防空导弹,射程仅为25公里,且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服役,因此海标枪舰空导弹在那个时期绝对是一颗耀眼的新星。

被马岛战争毁了名声!曾是先进区域防空导弹,与人民海军擦肩而过

至于说海标枪舰空导弹为何毁誉参半的,则是源于那场著名的马岛战争。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英国皇家海军派出特遣舰队前往参战,舰队的防空主力自然就是42型驱逐舰携带的海标枪舰空导弹了。在整个马岛战争期间海标枪舰空导弹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一共击落的7架来袭战机,但最终却付出了谢菲尔德号和考文垂号两艘驱逐舰被击沉的代价,究其原因,首先来说42型驱逐舰的整套防空系统是为了对付苏联的高空轰炸机和侦察机的,对于低空存在较大盲区,此外单艘42型驱逐舰的火力通道只有2个,在面对饱和攻击的时候有点捉肘见襟,另外42型驱逐舰的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也较为迟缓,对于以低空掠海而来的敌机有点应接不暇,总的来说这是整套防空系统的不足,全部结果不能只让海标枪舰空导弹自己背锅。

被马岛战争毁了名声!曾是先进区域防空导弹,与人民海军擦肩而过

此外更让英国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马岛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成为了海标枪舰空导弹没有被我国引进的原因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同欧洲的关系日趋良好,此时我国看上了英国这款刚刚服役没几年的舰空导弹,打算以051为蓝本,打造一款防空驱逐舰,以弥补我国海军防空能力的不足。1981年我国和英国方面正式确定了051S型防空驱逐舰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设计排水量达到4100吨,搭载一套海标枪防空导弹系统,如果成功的话,将会使我国海军第一次具备还想区域防空能力,到了1983年最后审议的时候,国内军工部门以马岛战争42型驱逐舰表现不好为由,力推号称费用仅需一般的自主研制方案,最终使得引进海标枪的计划流产,使得中国海军最终具备区域防空能力整整晚了17年,至于所谓的自主研制方案,也就是红旗61也没折腾成功,最终不得不引进了法国的海响尾蛇导弹作为052型驱逐舰的配套防空武器。

被马岛战争毁了名声!曾是先进区域防空导弹,与人民海军擦肩而过

而在马岛战争期间背了骂名的海标枪舰空导弹,在马岛战争结束后进行了技术升级改进,提升了低空拦截能力,并在海湾战争期间成功拦截了一枚伊拉克海军发射的海鹰2型反舰导弹,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拦截反舰导弹的舰空导弹,也算为海标枪在最后的服役生涯的名誉大大的扳回一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