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悄悄改变人们的读书方式

22日,记者从长春市新华书店了解到,自3月10日复工至今,市新华书店重庆路店销售额为130万码洋,与往年同期相比虽有所下降,但远高于预期。疫情并没有阻挡住春城读者购书的热情,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有更多人选择捧起书籍,感受读书带来的力量与温暖。

阅读方式改变

线上阅读成为新时尚

“过年后我们除了买生活必需品,全家基本就不太出门了,但对书籍的需求越来越大了。” 在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工作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她和爱人一直有读书的习惯,每月都要读两三本书。在他俩的影响下,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也养成了每日读书习惯。这次疫情让他们家对书籍更加依赖,今年1月,她开始了线上阅读,三个月时间,她已经读完了近20本新书。

国内移动社交平台“陌陌”日前发布了《2020网民阅读报告》,报告显示,在疫情期间,56.2%的网友读书量有所增加,其中八成受调查者选用线上阅读方式。疫情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读书方式。

阅读偏好改变

科普和文学励志类受欢迎

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对书籍种类的选择也在发生悄然变化。

来自市新华书店重庆路店的销售报告显示,3月以来,该门店销售量靠前的除了教辅类图书外,还有科普、文学励志类图书。

与病毒、流行病学相关的科普类图书销量大幅增加,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读者面对疫情,渴望了解、认知病毒的愿望尤为迫切。“通过阅读与病毒、疫情相关的书籍,我觉得病毒固然可怕,但通过科学手段绝对可防可控。”已退休的杨女士说,具有足够的知识,就能做到正视病毒,不焦虑不恐惧。

另外,在各大网店畅销书排行榜上,余华的《活着》均位居前列,《霍乱时期的爱情》《平凡的世界》《挪威的森林》也都出现在榜单中。特殊时期,人们通过阅读文学类书籍产生共鸣,以此寻找心灵的慰藉。

销售模式改变

疫情下,读者的阅读方式和读书偏好都在发生改变,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实体书店也敏锐地洞察到这种商机和变化。

“针对疫情,我们推出了线上销售模式,两个月销售额达12万元,这一全新领域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长春市新华书店重庆路店经理曲连伟对记者说,实体书店销售受疫情冲击,但线上销售模式却受到读者的青睐。

与新华书店不谋而合的还有“书嗜”24小时书店。“书嗜”疫情前十分红火,但复工后顾客锐减。面对困境,“书嗜”积极自救,将营销重心向线上转移:开通线上社群服务,开启“书嗜阅读”线上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