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疫情不利影响,这批央企在上海集中发力

“今年会大力度挖掘和上海本地企业合资合作的机会,越是风险压力比较大的时候,越是要发挥责任担当,和上海企业一起携手共进。”国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央企采访活动中,多家在沪央企表示,正在通过央地合作等多种方式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努力危中寻机,有所作为。

危中寻机

今年一季度,央企实现营业收入6万亿元,同比下降11.8%,超过8成企业营业收入下滑;实现净利润1304亿元,同比下降58.8%,57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26家企业经营净亏损。虽然3月份月度净利润比2月份明显回升,但与上年同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4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继续保持战时状态,实施硬核举措,坚决遏制效益下滑的势头,尽快实现稳定增长。

克服疫情不利影响,这批央企在上海集中发力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产品进入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岸桥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量连续22年保持第一。

上海振华重工副总裁刘启中对记者表示,因为疫情的影响,有些项目会推迟3~5个月甚至更长。“目前我们各个业务板块都在调研,一是落实手上已有项目,二是延伸服务比如维修等,把减少的部分补上去,要努力完成原定目标。”

随着各生产基地的产能恢复,振华重工的236个项目目前已全部复工,部分生产单位的产能甚至超过去年同期。

截至4月4日,振华重工海外今年共计完成35台设备交机工作,以及2个航次的卸船工作。3月4日,振华重工研制的2台智能跨运车在瑞典和黄CTN码头举行交机仪式,这标志着主流港机市场对振华重工品牌跨运车的认可,也标志着中国跨运车产品实现出口海外零突破。

克服疫情不利影响,这批央企在上海集中发力

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18日在世博片区注册成立,主营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焦煤等大宗商品国内及进出口贸易。去年营收1400亿元,其中上海地区的结算量达600亿元。

近段时间以来,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中铝国贸集团财务总监董克恭表示,大宗商品利润薄,周转快,尤其金融属性强,且一个品种波动会带来相关品种的波动。比如,能源和金属的相关性就比较强。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研究应对波动之策。

“我们要严格按照期货套保的原则,把握好风险敞口的管理。”董克恭同时表示,要积极研究市场波动中有哪些风险点需要积极应对,又有哪些价值点和机会需要抓住。“危中有机,我们可以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另外,由于贸易企业是信息的收集者、机会的发现者,董克恭表示,还要加强服务实体企业的功能,根据市场的波动来指导实体企业的生产组织、原料供应和销售等。

危中寻机的时刻,企业对于通过改革开放开拓新的业务空间的需求也非常明确。“对标贸易发达地区发展离岸贸易业务,我们一直在提出建议,也看到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都做了一些探索。”董克恭说,目前正在研究上海自贸区以及新片区的政策,希望可以把离岸集聚到上海。

中国外运华东是中国外运下属的五大区域公司之一,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江为纽带,现有238家下属企业,近1万员工遍及上海到川渝地区的沿江六省两市,致力于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竞争力的一体化智慧物流平台企业。

中国外运华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笃鹏说,中国外运最大的特点是有70年的国际经验,所以非常关注跨境电商,以及上海要大力发展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未来将加快推进外运‘E’拼平台、关务共享中心、海铁多式联运通道以及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建设等。”

央地合作平台

今年3月,9家央企和1家地方国企16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世博片区,总投资金额累计达到960多亿元,项目涉及生态环保、核电研究、能源投资、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

上海自贸区世博管理局副局长沈锋说,世博片区已成为上海市央企集聚密度最高、央企数量最多的区域之一。目前已有25家央企集团在这里注册了近80家各类公司,初步形成了总部、金融、能源、贸易等功能板块。

其中,总部方面,已有中国宝武、中国商飞等2家一级总部和中核上海总部、中铁投资等9个区域性总部;金融方面,已有远东宏信、商飞资本、天安财险等一大批金融机构入驻;能源方面,集聚了如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核电等一批能源企业;贸易方面,已有中铝国际贸易、中铜国际贸易两个千亿级的贸易平台等。

“央企加速集聚的趋势还在继续,世博片区很快就会有第26、27家央企入驻,央企投资不断加码。”沈锋说。

“华东地区一直是有色金属铝铜的国内最大消费地和加工出口区域,迁至世博片区更加贴近客户。”董克恭表示,中铝国贸集团的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宗商品贸易集团。

化工央企中化国际(600500. SH)目前在浦东共注册了10家下属企业,近期还将筹建财务共享中心等一系列机构。“浦东一直是中化国际全球化发展的大脑与智库。”中化国际董事会秘书柯希霆说。

落户世博片区的央企,除了自身业务大幅发展外,还依托央地融合发展平台,与其他央企、上海地方国企之间不断产生化学反应。

2018年5月成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是国内首个聚焦央地融合的功能性平台,成员单位主要是央企、地方国企,为央企和地方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创造机会。

“老凤祥的项目就是通过央地融合发展平台发现的。”田晖说。

国新上海是中国国新全资子公司,其核心业务主要包括配合中国国新总部完成区域性资本运营、股权投资;参与地方国企改革重组、股份制改革、IPO等项目;参与科创产业股权投资等。公司已经参与了老凤祥、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的改革重组等。

2018年,国新上海发起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专项基金,收购职工持股会及自然人持有的21.99%股权,积极解决了老凤祥职工持股的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具有170余年历史的“老凤祥”加速实现全球著名品牌和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

董克恭也表示,落户世博片区后,中铝国贸集团与客户、金融机构、央企之间以及央地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目前已与40多家金融机构、200多家贸易单位开展了合作。

2019年6月,上海临港集团、上海电气、上海建工、国泰君安等10家上海地方国企正式成为自贸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理事单位,“央”“地”融合更加紧密。

沈锋说,央企和上海地方企业的融合也颇有进展。比如国新上海发起设立了央地融合股权投资基金,同时还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合作并参与研究院改制。中国外运华东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新成立七大事业部,业务管辖范围从两省一市增加至六省两市,营业额将翻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