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會忘記自己不想承認的年齡?

煙道網電焊網MZ


歲月無情,時間不停,曾經幼稚的我們,變得成熟了;昔日快樂的我們,變得憂慮了。

長大了,我們都變了,經歷了坎坷波折,變得不愛笑了;見識了人情冷暖,變得不簡單了。

日子一天天滑過,時間一秒秒走過,而我們也在一點點變老,沒有了年少時的矯健和熱情。

雖然歲月催老了容顏,但是卻改變了我們的心態。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人放下了,不再事事較真,耿耿於懷。

人生短短几十年,在變老的路上,我們增長了年齡,卻依然有一份好心態。

在變老的路上,要善待自己,不再為了誰把自己委屈。別人的議論,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在乎;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在變老的路上,善待自己,煩惱痛苦別揹著,不要整日想太多。該吃就吃,該歇就歇;該玩就玩,該樂就樂。

在變老的路上,善待自己,別為了錢財累壞身體,別為了名利唉聲嘆氣,只有健康的身體和愉快的心情最重!

在變老的路上,善待自己,糊塗一點,不較真;瀟灑一點,不委屈;大度一點,不生氣。看淡財富,過輕鬆的人生;忘記年齡,做最好的自己!



早安莓


1

首先,分析你的問題:“怎樣才會忘記自己不想承認的年齡?”

你的問題裡包含兩層意思:(1)不想承認年齡; (2)怎樣忘記年齡?

兩個意思說來說去,其實就是不願面對現實。這個在心理學上,稱為“理想化意象”。 展開說,就是不接受現實,試圖以無意識的行為製造完美假象,進行自我欺騙。

你這個問題,就像有些走入老年的人,不敢看鏡中的自己,總覺得鏡子裡那個人不是自己,自己應該更加年輕貌美、身強體壯才對。

你是這樣的嗎?

2

其次,說說這種心理可能會對你造成的影響。

即便有什麼好方法讓你暫時忘掉了自己的年齡,靠假象造出了另一個自我,你得到了自我的滿足。但是,正如鏡中月、水中花,很容易在現實中瞬間破碎。對你來說,損害是巨大的。因為這樣的假象不單讓你生出了無視現實、自戀自誇的毛病,而且後果也是慘重的。

因為如果你的內心不夠強大的話,很可能讓你有神經症的傾向,一旦你意識到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按照神經症的兩個極端思維方式,你要麼就是極力維護,要麼就自暴自棄,最終你可能會陷入人格分裂中,而難以自拔了。

3

再次,說說為什麼會危害這麼大。

本質上講,理想化意象往往是無意識的。旁人都能看出你的虛假,可你並不知道自己正在把自己理想化,也不知道這種意象有多怪異。甚至,你可能還會想:追求更年輕、更完美,這是我多麼值得驕傲的優點啊!從特點上講,理想化意象不同於理想。它已經成了一種僵化的觀念,牢牢地鎖住了你的頭腦。理想讓人去努力,理想化意象則讓人去否定或者隱藏自己的缺點。

但不幸的是,它的第一大功能就是,確實能解一時之需,替代在現實中找不到的自信。第二個功能就是在和人比較時,得到超越他人的自我滿足。因為在現實中,你感到的是無比的脆弱,總是覺得自己被別人輕視或羞辱。理想化能讓你的生活看起來似乎有了意義。理想化還有第三個功能,就是防禦。你給自己造了一個僵化的、更年輕的理想化意象,就能抵抗自己內心的衝突。

最終,理想化意象會讓你陷入深深的自戀:我很年輕、我很健康、我還很能幹。這些或許是你的潛力,但你卻把它們當成了事實,你用這樣的完美替代了現實中並非完美的自己。理想化創造出的意向,讓你無法容忍自己現實中的真實形象。拼命抹掉真實人格而突出理想化自我的結果,就是分裂。由此,正常的發展被阻礙了。你的生命中,虛構的理想化越多,就越有可能像個火山一樣,表面安靜,但隨時可能爆發。

而且,你還會從情緒上變得更脆弱,無法忍受任何外界質疑;任何一次不符合你理想化意象的行為,都會讓你焦慮甚至崩潰;你必須限制自己的生活才能讓自己免受危險。

但遲早有一天,你會發現,那些你造出來的,終究只是自己的想象,你根本就忘記了真實的自我。

所以,你會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種莫名的焦慮,無法忍受真實的自己。表面上,你用理想化替代了你的真實形象,得到了一時安慰,但後果,是你更加無法忍受自己真實的一面,更加不滿自己。反反覆覆的內心掙扎,終將讓你陷入巨大的失望、茫然和自我疏離。

4

最後,說說怎麼辦。

當小孩子說謊時,你可能會教育小孩子說:“不要說謊哦,你說一句謊,就要說十句圓回來。多累呀!“這句話,事實上,你也可以講給自己聽。

焦慮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為你造了一時的假,卻要花十倍的精力去維護這個假象。想想看,時間一長,能不累,能不崩潰嗎?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逞強不是什麼好事。你可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但老了就是老了,接受現實,保養身體,心態平和,才能長壽。

趁你現在還只是有個想法,早早地斷了這種念頭。正視現實,在真實的生活裡,活真實的自己,這才是長久之計。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我是杜豆豆,傾一生之力,讀經典好書,寫有厚度的文字,過有深度的人生。如果你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和關注我。再次感謝!


杜豆豆萬卷好書讀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