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在數千年以前,有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它的先民曾被中原大國稱為南蠻。歷經歲月洗禮與滄桑變化之後,終於由南蠻族群分立單一民族。時至今日這個民族的人口也僅有七萬人左右,他們世居於怒江和瀾滄江兩岸,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民族就是怒族。

相信大家聽到“怒族”的族名時,都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因為“怒”在現代漢語中有發怒,或者情緒激動等比較負面的解釋。但事實上怒族的“怒”卻與怒江有關係,這主要是因為怒族先民世代居住於,怒江和瀾滄江沖刷的平原上。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怒族雖然相對來講人口數量比較少,但怒族人平時卻使用三種語言交流。怒語、傈僳語、漢文都是怒族人的通用語言,這種現象主要與怒族人聚居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有一定關係。同時,怒族人因長期與漢族人雜居,所以正在逐漸被漢化。

怒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歷史記載怒族先民在幾千年之前,就已經聚居於現代怒族人聚居區域。相傳怒族人最開始屬於南蠻族群,但是隨著時間不斷推移,以及南蠻族群逐漸出現分化。在這種前提下怒族先民,才形成了一個單一的民族。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作為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原生民族,怒族的形成與發展都具有一定客觀性。由於怒族也是農耕民族中的重要分支,所以怒族先民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刀耕火種的農耕生活。雖然為了填飽肚子也會採集、狩獵,但從整體上來看怒族就是農耕民族。

怒族的形成歷史與發展軌跡

據《南詔野史》記載:“怒人,居永昌(今保山)怒江內外,……射獵或採集黃連為生”。這句話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信息,首先就是怒族人的聚居地“怒江內外”。從這四個字中可以看出,怒族人在清朝時期主要聚居地,在怒江兩岸的平原地區。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由於怒江與瀾滄江都發源於青藏高原,並自北向南蜿蜒流淌於雲南境內,總長度可以達到170多公里。這兩條大江呈並行之勢,江水兩岸是非常宜居的風水寶地。而怒族先民早在幾千年以前,就寄居於此地並繁衍生息。

怒族人在卡山、高黎貢山、怒山、雲嶺等地,通過辛勤的雙手建立起自己的家園,並在此地過上了射獵、採集生活,但作為農耕民族隨著生產力提升,逐漸開始拓荒並種植糧食、蔬菜等農作物,這也是怒族人賴以為生的主要食物來源。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一、怒族起源歷史

1.南蠻支系怒族

歷史上對怒族人最早的記載,始於西漢時期,據當時史料描述怒族人聚居於越巂郡和永昌郡。在此之後大約500多年左右,怒族又出現於唐朝文獻之中,怒族人的居住地依然在西南地區,但當時主要歸南詔和大理地方政權轄制。

怒族由於人口數量相對稀少,而且根本沒有跟上社會發展步伐,所以一直都處於其他民族的壓迫之下。這其中就包括聚居於此地的傈僳族,以及納西族、藏族、白族等。可以說怒族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頗多坎坷,但由於其族民不屈不撓才最終迎來新社會。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筆者認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怒族從一開始就處於弱勢地位,而這種境遇在建國之後才徹底消失。如果按照新石器時代的的考古遺物來看,怒族祖先早在新石器時代,其實就已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只不過寧波發展速度相對緩慢。

2. 怒族“蓄奴”現象

歷史上關於怒族的記載並不多,而且多見於其他民族的史料中。筆者認為怒族之所以會人口稀少,除了與生產力過於低下有關係之外,還與怒族內部不斷分化息息相關。怒族被其他少數民族奴役時,產生的“蓄奴”現象,在其本民族內部也極為嚴重。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蓄奴”實際上就是奴隸制,簡而言之就是社會中有奴隸階層,這也直接導致怒族在公元十七世紀,依然處於落後的奴隸制社會。這種慘無人道的“蓄奴”現象,直到清朝末年甚至民國初期都還存在。

3.怒族發展歷程

公元十七世紀正處於清朝統治時期,此時的怒族因為生產力有所進步,所以其民族發展也躍上了一個新臺階。這一點可以在清朝人的“見聞”中獲知一二。

據《維西見聞記》記載:“覆竹為屋,編竹為垣,谷產黍、麥,蔬產薯蕷及芋,獵禽獸以佐食”。這段文字能表達的含義就是,怒族人在清朝時開始用竹子搭建房屋,筆者猜想這種房子可能就是“竹樓”。“垣”原意是指用土坯壘的牆,怒族居住地由於盛產竹子,所以他們用竹子搭建籬笆牆。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怒族人的主食為黍、麥,蔬菜則為薯、蕷、芋,肉類食物基本上就是獸肉。筆者認為通過怒族人的飲食習慣,可以發現他們其實是一個,狩獵、農耕兼具的民族。這其實完全符合聚居於西南地區,大部分少數民族的歷史發展規律。

4.怒族名稱來源

“怒族”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最終定稿,在此之前生活在不同地區的怒族人,會根據聚居地的實際生活情況不同,而產生了很多不一樣的族名。“怒蘇”、“阿怒”、“阿龍”等,都是怒族人為自己起的名稱。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生活在瀘水地區的怒族人曾自稱“怒蘇”;而居住在福貢、貢山、蘭坪等地的怒族人,原來則稱呼自己為“阿怒”,以及“阿龍”、“若柔”等。無論是聚居於哪個地區的怒族人,都起源於怒江和瀾滄江兩岸的怒族先民。

筆者認為如果從這種民族現象來看,可以發現怒族其實也屬於民族共同體。居住在不同地區的怒族人因為社會發展需求,不斷融合並最終形成了現代怒族。作為一個我國土生土長的原生民族,時至今日依然保留了古老的傳統習俗。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怒族”獨一無二的民俗文化

每一個民族從誕生至發展再到成熟,都需要歷經千百年的風霜洗禮。怒族作為古代社會中南蠻族群眾的支系,雖然沒有確切史料可以證實,怒族到底在何時分立為單一民族。但卻可以肯定的是怒族的發展歷史,與古代民族史的完善息息相關。

怒族從古至今都居住於“三江並流”的核心地帶,古老的歷史薰染讓怒族文化渾然天成。實際上怒族的很多民風民俗,與當地的傈僳族、白族等都非常相似。但如果按照怒族的獨特民俗來看,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差別。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筆者認為怒族歷經千百年滄桑歲月的磨鍊,以及怒族人民的開拓進取精神,創造出來的獨屬於怒族的民族文化。怒族雖然在建國之前依然處於,比較原始的父系氏族公社時期。但是在其民族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大量的民間故事和民歌等文化形式。

比如舉凡龍女、除妖懲惡、大力士,以及孤兒、愛情、動物等故事,直到現代社會依然在怒族中流傳。這些民間故事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其實與怒族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反映出了怒族人與大自然,以及邪惡勢力作鬥爭的英雄業跡。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在這些民族文化的薰陶之下,以及千百年來形成的生活習慣,共同組成了怒族別具一格的民俗文化。而這些習俗文化也是怒族人,不斷追趕社會發展的一種體現。現代社會中的怒族人依然在遵守著,流傳了幾千年的怒族傳統文化習俗。

一、怒族的酒文化

相信大家都知道少數民族對酒都特別親切,這主要是因為酒是生產力進步、以及人們生活富足的一個突出標誌。怒族人不僅會用糧食釀酒,而且也掌握了不同類型的釀酒方法。“咕嘟酒”、“濁酒”、“高粱酒”,就是怒族人在生產實踐中摸索出來的。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1.“咕嘟酒”

“咕嘟酒”的名字聽起來特別奇怪,但卻是怒族人最喜歡的酒之一。作為一種利用獨特釀酒工藝,釀製而成的酒,其原料主要是玉米和芥子。這種酒的做法是講將“咕嘟飯”放涼,然後再加入酒麴放入竹篾籮,用棉布等密封性一般的東西蓋好。一般情況下7-15天左右竹篾籮中,就會有酒液源源不斷的滲出來。

怒族人會將酒液裝入容器中,每當喝“咕嘟酒”的時候,可以先加入一些蜂蜜或冷水,放置大約30分鐘左右就可以飲用。由於這種酒的度數相對較低,而且味道也香甜醇厚,所以怒族人都將其當飲料喝。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2.“濁酒”

“濁酒” 相比較於“咕嘟酒”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未過濾的酒。制酒的原料主要是糯米、黃米等,釀造成型的酒液比較混濁,所以怒族人才將其稱為“濁酒”。這種酒既是一種特殊釀造工藝釀製而成的糧食酒,同時也體現出了釀酒技術的落後。

3.“討男子”習俗

生活在貢山縣的怒族人至今,依然保留著“討男子”的習俗,用怒語表達就是“振徑怒巴縷”。所謂“討男子”其實與漢族的上門女婿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家中是否有男丁。怒族“討男子”不管家中是否有男孩,都可以在雙方同意的前提下“上門”。

貢山怒族 “討男子”習俗,據說源於幾千年前的漢朝時期。由於當時社會中男丁非常重要,因為無論種地還是上戰場打仗,都需要有充足的成年壯丁。所以貢山怒族為了不讓香火傳承斷檔,就逐漸形成了“討男子”習俗。

多彩魅力民俗:怒族為何以“怒”為族名?其有哪些特色民俗風情?

實際上怒族的“討男子”習俗,可以不改變原來的姓氏,就算是小孩也不用隨女方姓氏。而且在女方家庭和當地村寨中,也享有絕對的自主權和平等意識。雖然這種習俗僅在貢山怒族中流傳,但是其他地區的怒族人也有類似習俗。

結 語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一無二的特色,怒族作為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沉澱的古老民族,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相比較於同一地區的其他少數民族來講,怒族雖然人數相對較少。但卻創造出了屬於本民族的文化體系,以及別具一格的風俗習慣。

筆者認為一個民族能夠在歷史中沉澱下來,就足以證明其先民在歷史發展中,亦或是在本民族不斷進步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怒族的起源歷史遺蹟文化習俗,都可以全方位的展現出這個民族的獨特氣質。


【參考文獻】

孫宏開《怒族語言簡志(怒蘇語)》

李月英《“三江並流”區的怒族人家》

羅東梅《怒族7項不對稱行為特徵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