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刺客信条越来越RPG化但也越来越狂战士化?


您好,我是蛋哥,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1.其实在起源之后,很多人就说刺客信条没刺客了,只有狂战士了。那是当大家发现等级不够的时候,刺客刺杀就不会一击必杀了。这是刺客信条引入等级系统的造成的。其实从大革命开始,刺客信条很早就有了人物等级系统机制,那时候就有许多玩家开始抱怨了,因为游戏主角不在是满级的了,你需要自己去慢慢培养了。但是玩家们却说不,于是就没有耐心去培养法棍的玩家就被NPC教去做人了。

2.法棍成了历史上最弱的刺客,为什么?但是实际上法棍在设定中也是很强的。在起源中玩家可以通过火,毒,弓箭的方式在无人发现的情况下清掉一个据点,又有谁规定只有用袖剑才能刺杀的吗?到了奥德赛,许多人发了很多自己正面秒杀敌人的视频,用来证明刺客信条奥德赛就是个狂战士游戏。我就相当无语了,你自己配的一身战士装备,本身不就是狂战士吗?

3.所以,刺客信条rpg化了吗?是的,这是为了让IP继续活下去,所以刺客信条必须做出改变的。刺客信条狂战士化了吗?其实没有,育碧说了,创造你自己……,育碧把选择权交给了你。但是对于我来说,刺客依旧是刺客。新的英灵殿出来了,官方宣称的是狂战士,可是你们要注意了,育碧的狂战士和我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于育碧来说,狂战士更像是一个兵种的。在育碧的荣耀战魂中,狂战士的定位本身就是刺客,野蛮人才是战士,以后再育碧有关问题中,请把狂去了,因为狂战士就是刺客。




蛋哥游戏


我是皮兔游戏酱 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

刺客信条真的是非常成功的一部ip,不过随着不断的更新,玩法越来越暴力,大家也戏称为战士信条。

其实,我认为,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刺客信条这么多部,一直搞刺杀,潜行玩法有些单一了,很难支撑起这么多部。而往战士信条发展,除了动作玩法的丰富,剧情上也可以更加丰富。

其实总体来讲,刺客信条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单机游戏。英灵殿也马上就要发售,我们可以期待一波了。


皮兔游戏酱


“狂战士信条”梗的由来

“狂战士信条”这个梗起源于《刺客信条3》康纳。

康纳·肯威

不算原因的原因,是比起前作艾吉奥,康纳人高马大,整体造型更加野性,显得非常勇猛。而且战斗系统在三代变得更为流畅,再加上手持战斧,一个“狂战士“的形象就这么建立起来。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刺客信条3》任务的完美同步条件难度过高——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完美同步条件的设置上,敌人的警觉度也很高,以及攀爬的诡异判定。在追求完美同步的情况下,《刺客信条3》对比其他系列作会更容易卡关。正因如此就有不少玩家被逼急了,索性不管完美同步条件直接开干,“狂战士信条“这个梗就这么诞生了。

但如果对AC3的历史不了解、刚接触和正准备接触AC系列的玩家来说,“狂战士信条“是一个非常负面的形象。频繁地玩梗就难免会有人信以为真而带有恶意,来否定游戏质量——甚至游戏并没有玩过。

以过度玩梗的角度来看,“狂战士信条”属于前两个错误观点的结合产物——任务完成手段没有了限制和视觉效果变得愈加华丽的战斗系统,造成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错觉。除此之外,AC系列的RPG化也使得这个梗越来越泛滥。

一、取消了任务完成手段的限制

这一点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过剧情难度变低——这个“低“指的是游戏任务没有设置额外因素来限制玩家,除了玩家的操作失误,玩家是不会造成什么损失的。

还有完美同步条件的枭雄

既然过任务的方式是玩家的自由,那么直接正面开战比起自己规划路线暗杀是一个没有顾虑的选择。

也正因为是玩家的选择,以正面战斗的形式过剧情本身是没有争议的,但借题发挥讽刺“狂战士信条“那就是玩家的不对了。

二、更为复杂华丽的战斗系统

这一点造成了正面战斗越来越无双的错觉——其实新作正面战斗的难度反而变高了。

在起源之前,《刺客信条》是被定义为ACT游戏的,这显得有些突兀——因为战斗系统实在过于简单,没有可深究的地方。

枭雄的技能树也未能改变战斗思路

起源之前的AC作品在战斗中只需要注意三点——防反,无法防反时翻滚,还有破防。这三点在战斗中是有非常显眼的按键或图标提示的,而且给的反应时间足够长。

也正因为前几作简陋的战斗系统,反而是正面作战最容易以一敌百的时候——更别说兄弟会的连杀系统,真正意义上无难度的“狂战士屠城“。

至于大革命,战斗核心思路是没有变的,但会被说成战五渣,笔者更倾向于是因为大革命的动作华而不实,有很大的延迟,而且室内打斗场景很多,很容易卡视角。

三、AC系列的RPG化

这是在起源发售时出现比较多的间接原因:

袖剑也有了伤害数值

游戏转型为ARPG类型后,势必会引入伤害数值。但有的玩家还没有从传统的AC作品调整过来,把“袖剑暗杀必死“的机制优先于游戏类型改变的事实。这就造成”袖剑暗杀不死,违和感严重“的说法,加上大改的战斗系统,难免会有成见。

现在的“狂战士信条“其实是因为游戏性丰富起来和固有认知形成了冲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