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手握折扇,开合乾坤。这样的折扇谁都想要!

  西汉刘向《列女传》有云: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娥皇为后,女英为妃……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

  传说,舜帝的二个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寻追舜帝。到君山后,闻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泪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点,故又名“泪竹”,或称“湘妃竹”。

  元代诗人唐珙夜游洞庭湖,有感而发写下千古名诗《题龙阳县青草湖》。此诗构思之新颖独特,诗境之缥缈奇幻,极富浪漫的气息,成为后世追捧的经典。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流传千古的“湘妃”、“湘君”,如今化作一颗颗俊秀挺拔的青竹,在文人墨客的手中雕刻成精致典雅的折扇,闪耀着文化与艺术的光芒。今天小编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扇子的故事。别看扇子小,它们的故事可多着呢!

封面手握折扇,开合乾坤。这样的折扇谁都想要!


  湘妃竹折扇在明清时期开始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们的心头爱。它以“腊底紫花”为上品,意思是经过晒干的竹皮呈蜡黄光洁感,搭配紫红色的花纹(中国传统文化中说的“紫”是指深红色,而非茄子色)。

封面手握折扇,开合乾坤。这样的折扇谁都想要!


  著名相声演员于谦老师除了说相声之外,也是一位资深的文玩收藏大咖。他的收藏眼光高于常人,可遇到了喜欢的湘妃竹折扇,还是激动得感慨万千。

  湘妃竹折扇的魅力,可见一斑。

  中贸圣佳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方物-文人书斋长物”专场,曾以805000元拍出过一柄明代陆恢的湘妃竹折扇。此扇以湘妃竹为扇骨,在方寸扇面之上描绘山水自然风光,自成一派天地,妙不可言。

封面手握折扇,开合乾坤。这样的折扇谁都想要!


  当然,这柄折扇能拍出天价,是基于以下几点因素共同成就的:

  一、扇面内容完整且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细观扇面上的云雾、山脉、树林、河流,无不展现出“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感觉,这便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在山水画中最为推崇的“气韵生动”的典范;扇面上方有作者完整的款识、题跋,方便后人研究、鉴别。

  二、扇骨为明代极品湘妃竹,且此长度的扇骨在湘妃竹选材里极为罕见。

  明清以后极品湘妃竹因过度砍伐、气候变化等原因,令其踪迹难寻,令人颇感遗憾。这就成为了此类物件在收藏界价格飙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成扇品相保存完好。

  扇骨包浆晶莹透亮无划痕,扇面内容无破损,品相堪称完美。

  四、传承有序。

  此扇自出世后经明、清、民国各大藏家收藏,传承有序,无争议,因此在拍卖之时买家敢放心出价。

  五、拍卖会哄抬。

  拍卖会上,竞拍者在高度亢奋的状态下,出价都会高出心理预期价位一些。

  以上五点原因造就了湘妃竹在收藏界的收藏地位,令无数文人墨客、风流雅士都想拥有这样一把“神扇”。但是这样的宝贝何其稀少,除了有钱,还得有缘才能拥有啊!

  当然,文玩界里流传着一句名言:好的宝物并非都价值千金,但却人见人爱。您想在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拥有一件即可消暑纳凉又“才貌双全”的扇子么?

封面手握折扇,开合乾坤。这样的折扇谁都想要!


封面手握折扇,开合乾坤。这样的折扇谁都想要!


封面手握折扇,开合乾坤。这样的折扇谁都想要!


封面手握折扇,开合乾坤。这样的折扇谁都想要!


封面手握折扇,开合乾坤。这样的折扇谁都想要!


以上扇面虽然价格无法和极品湘妃竹折扇相提并论,但是也能够称得上是清新雅致,别有情趣,令人赏心悦目。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拥有一把这样的折扇,也能够开心很久吧!不知道您是否也想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折扇呢?

如果您喜欢的话,就收藏、分享起来,让更多的朋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小编在此拜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